分享

【围观】田里不灌水也能种水稻?

 北方农资传媒 2021-07-14

《北方农资 》记者 李娟

水稻不种在水田里,你见过吗?这种采用滴灌直播技术的新型水稻种植方式,产量有保证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华大新农-央视网商城联合品牌发布暨水稻种植滴灌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找找答案。

滴灌直播的水稻田

8月18日,由华大新农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国家农业标准化监测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华大新农-央视网商城联合品牌发布暨水稻种植滴灌技术推广工作会议”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举行。国家农业标准化监测与研究中心主任鞠福龙,华大新农总裁颜世来,华大新农副总裁郑广宇、唐正权等嘉宾、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200余位经销商与会。

会议现场

发展新模式 水稻种植有了新花样

鞠福龙

鞠福龙指出,《绿色(有机)水稻直播滴灌种植技术标准规范》制定过程中,得到相关部门和华大新农等企业的支持,推广以后将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效益,与华大新农的合作将从技术、种植源头上得到保障,服务好种植户。在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种植结构调整压力,部分优质水稻和大米价格不降反增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水稻直播滴灌种植技术的意义和作用在于: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二是积极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三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四是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制定《绿色(有机)水稻直播滴灌种植技术标准规范》是发展推广水稻直播滴灌种植技术的有效保障,但在推广过程中既要尽快完成绿色(有机)水稻直播滴灌技术试验和标准规范制定工作,走产学研农共同合作规模化发展的新路子,还要围绕五常大米打造龙江大米品牌,进行有效发展种植产业链紧密合作,拓展大米市场发展订单种植,同时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

颜世来

颜世来表示,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2004年国家就提出“振兴东北”的发展战略,而东北地区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华大新农致力于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链经营领导者,打造产业链经营新模式,提供从农业投入品到农产品经营的全产业链服务。农资产品方面,针对不同作物的需求层次,开发多个系列产品,为市场用户提供产品供应支持。公司努力打造农业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利用线上线下两条渠道,以“菲迪艾沃FDIY、99稳稳、魅力乡筹”三大业务模式为核心,为服务产业链环节提供实施路径与模式支撑。华大新农将充分发挥公司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专注于生态环保、绿色循环农业,为我国食品安全及现代化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联动、合作 创新发展有了新思路

唐正权

唐正权介绍华大新农的发展战略及发展目标,华大新农致力从单一的肥料经营向以绿色肥料和特色农产品为支撑的产业链经营转型升级。未来5年,华大新农将以构建产业链经营为导向,打造开放性平台,与上下游协同,从基因培育到机体打造,实现从模式的创新到业态的创新。打造华大产业链经营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核心内涵是以农产品在由互联网、金融、物流及服务搭建的综合平台上的流动为主线,以绿色种植为支撑,以健康生活为落脚点。通过远近联动、农贸联动、粮肥联动、城乡联动、双线联动等五联发展战略,公司制定“123”战略落地方案,即1个平台-农业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2条渠道-线下渠道、线上渠道,3大模式-FDIY、99稳稳、魅力乡筹,为战略执行提供清晰的路径。

品牌发布

会上,华大新农-CCTV联合品牌发布,双方就品牌推介宣传签署协议。华大新农分别与国家农业标准化监测与研究中心(黑龙江)、意大利易比西公司北京代表处、阿联酋阿恩泽国际有限公司、耐特菲姆(广州)农业科技、阿坤纳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和顺百联(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节水肥、保品质 实地观摩带来新体验

观摩水稻种植基地

与会人员参观了位于黑龙江五常市的绿色(有机)水稻滴灌直播种植技术标准规范试验示范种植基地,该基地合作建设500亩水稻旱作项目,并以此为依托共同制定水稻旱作技术服务标准,进一步实现水稻旱作推广的标准化。水稻滴灌直播种植技术负责人、水稻专家邵忠武介绍,水稻旱作是在普通旱地进行水稻种植的一种新型种植方式,利用水肥一体化核心技术,达到节水、节肥、环保增效的目的,实现水稻旱田规模化种植,既能够提高农民收益,又能很好地解决种植结构调整问题。

精彩花絮

项目签约

授牌仪式

相互交流

咨询产品

介绍订货政策

现场订货

华藏寺祈福

本文作者:李娟,制作:李娟,文章归北方农资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微信公众号:北方农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