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为什么能得天下?在战略上,关键是他做到了正奇结合

 炫叶楓雪 2021-07-15

汉高祖刘邦,在风起云涌的秦朝末年绝对是一个开了挂的人物。出身于小农家庭,但不喜欢种地,终日游手好闲,并且年近不惑还是孑然一身。一直四十多岁才时来运转,与本地富户吕氏之女完婚。在此之前,曾于去咸阳的路上,碰到了巡游的秦始皇,有感于皇家车队的气派,发出来“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叹,从此,一颗种子在他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如果刘邦的一生都是在太平盛世中度过,那他永远也没有出彩的机会,他的余生还是那个斗鸡走狗的无赖。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时机来了,公元前210年,年长他3岁的秦始皇溘然病逝,没过几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随后六国纷纷响应,天下乱成了一锅粥。都说乱世出英雄,刘邦按耐不住也想顺势而为,于是,他48岁起兵,50岁攻入咸阳灭秦,55岁击杀项羽称帝,书写了一个草根逆袭的传奇。

刘邦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战略得当、项羽无脑等等,而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他在战略层次上的原因,关键是他做到了这四个字:正奇结合。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是孙子兵法最为人熟悉的话,意思是说,以正兵进行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并且奇正还可以相互转化。正奇结合的好处多多,通过出奇,可以打乱对方的节奏和部署,为正面战场取得更大优势贡献力量;当正面战场久攻不克的情况下,侧后战场或奇兵突进的重要性必然上升,甚至可以替代主战场,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转折点。

下面我们从一些实战中来看一下刘邦是怎么用的。

  
01沛公西征

项梁兵败被杀后,诸侯震怖。而章邯经过一连番胜利,认为楚国已不足虑,于是北上进攻赵国。而赵军退守巨鹿,章邯率军将赵王歇与赵相张耳团团围住。楚怀王迁都彭城后,赵王遣使向楚国求救。楚怀王经过商议后答应救赵。但为了分散秦军力量,决定派一支部队西向直接攻秦。北路楚军以宋义为主将,西路军以刘邦为主将。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当时由于秦军军势正壮,楚国上下皆不看好西征,都不愿意领军西征。于是他们以沛公为西征军统帅西征,借口是刘邦为人宽厚,可以减少西进阻力。而项羽则因为叔父之死,积极要求随沛公西征。但楚国元老都认为项羽为人太残暴不利于西征,为此拒绝了项羽的要求,让他担任北路军的次将北上救赵。

  

这样一安排恰好歪打正着,不经意间让刘邦避开了秦军的主力,自己实际上成了“奇兵”,而硬骨头就让项羽去啃吧。沛公的西征之路,能攻的攻,攻不下就绕,或者直接劝降,结果没有付出多大代价就攻占了武关,进入了秦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刘邦西征夺取关中一般不太引人注目,和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辉煌胜利不能相提并论。正是项羽在正面战场拖住了秦军主力并予以歼灭,才使刘邦这个不被人看好的偏师走在了前面。我们可以大胆做一个假设,如果把刘邦和项羽两个人翻一下,让刘邦去救赵,硬怼章邯和王离的秦军主力如何?估计刘邦的身子骨被吃的连渣儿都不剩了,更没有后来的任何事了。不得不说,刘邦这一次的狗屎运确实不错。同样的道理,如果让项羽走偏师去攻关中,以他的暴脾气肯定没有耐心搞那么大的迂回,能不能进关中也难说,项羽千古名将的光环也要失色不少。

  
02还定三秦

鸿门宴之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把刘邦分在了汉中、巴蜀。齐将田荣因为之前得罪过项羽,因此没有封王,心里怨恨项羽,于是就自立为齐王,全部占领了三齐之地。项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勃然大怒,于是就起兵北伐齐国。

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刘邦用韩信的计谋“明修暗道、暗渡陈仓”,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了三秦之地,这样,刘邦三分天下已有其一。

在这里,齐国的田荣在正面战场对抗项羽,属于“正”,刘邦奇袭关中属于“奇”,正奇结合,成就了刘邦。而韩信的“明修暗道、暗渡陈仓”本身也是一个正奇结合的经典战例。

  
03楚汉之争

由于项羽陷于齐地不能自拔,刘邦趁机率领诸侯联军56万一举攻占楚都彭城。后来,项羽从齐地抽身只率领三万轻骑奇袭彭城,击杀汉军几十万人,连刘邦本人也差一点被擒,老婆和太公都失陷于楚军。随后,刘邦一路收拾残兵败将,中间又夺韩信兵权,还有萧何从大后方源源不断地输送兵源,才在荥阳和成皋站稳了脚跟。

楚汉之争的正面战场一直是刘邦和项羽各率主力在对峙,在战争天才项羽面前,刘邦即使有一大杆子的谋臣武将辅佐,还是没有打赢过。但也不能说刘邦一点用也没有,正是因为刘邦在正面拖住了项羽主力,才使韩信有了用奇的机会。在这期间,韩信对楚国周围的卫星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扫荡,北服燕赵,东吞齐国,慢慢将项羽的势力范围剪除干净,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先去枝叶,最后只剩下了一根羸弱的树干。

最后的大决战终于到了,公元前202年1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70万人与10万久战疲劳的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不可一世的一代霸王项羽兵败被杀,刘邦终于笑到了最后。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帝

  

令人称奇的是,刘邦不仅在战场上正奇结合运用的炉火纯青,就是他手下的谋臣们也不乏正奇结合的经典组合,最突出的是张良和陈平。张良擅长阳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的计谋多是从战略的顶层进行规划的,属于全局性的统筹。而陈平的计谋很多是“诡谋”,属于战术性的安排,比如使用“反间计”离间范增和项羽等,效果极佳。他们两个一阴一阳,一正一奇,把“正奇结合”这一思想用到了极致。而刘邦能驾驭这么多类型的杰出人才,也不愧是百年难遇的顶级操盘手,他的事业最后能够取得成功也不是偶然的。

图/来源于网络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