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07-15
原创2021-07-14 21:52·历史其实不无聊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洪武大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唯一一个从零开始,从一无所有,从农民坐到皇帝位置上的人。就因为他从底层坐到了皇帝,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们来说下这个从底层上来的皇帝,都做出了什么经天纬地的伟业。

朱元璋做的第一件经天纬地的大事,那就是,他做了从汉朝以来,所有皇帝都不敢干的事。向儒门宣战,把孔孟踢下神坛。

儒门,在汉唐时候,只能算是繁荣,在宋元那才叫顶峰!宋朝时儒门发展出了程朱理学,他们把儒门神权化,讲究存天理灭人欲。甚至跟皇权结合起来,对人们的思想,进行了最为残酷的压制和禁锢。而到了元朝的时候,由于儒门率先投敌,并且愿意成为元朝权贵手中的刀,他们利用儒门的影响,为元朝正名。反过来,儒门继续的束缚人们的思想,更加的神化儒门和皇权。他们不断地宣扬君权神授,又让人们要存天理灭人欲,甘心地做元朝的低等人,为元朝的统治者粉饰太平。他们麻痹人们的思想,让人们不要反抗,要忍耐,要顺从,要逆来顺受。而这些儒门人,自己则因为投敌有功,一个个高官厚禄,成为了一条条恶龙,反过来帮助元朝权贵,疯狂地剥削百姓。可以说,元朝时,儒门的势力,以及儒门的影响,已经到达了所有朝代的顶峰!因为元朝把人分成了等级,而儒门,就是为这种制度摇旗呐喊最好的工具。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朱熹

而朱元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硬刚儒门。并且是对孔孟两圣动手。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那就是斩亚圣孟子!朱元璋,直接把孟子,从孔庙里给扔了出去!不准人祭祀孟子,并说孟子语录里,有太多的东西都是胡说八道。

可能有人说,朱元璋这么干,就没有文臣,要以死相搏了吗?呵呵,儒门还想在朱元璋面前寻死觅活,玩儒家的那一套挂官而去?朱元璋会告诉他,要死就快点,别耽误工夫。并让侍卫准备好水,准备随时洗地,棺材都给他们备好了。他敢死,朱元璋就敢埋!

朱元璋把孟子从孔庙扔出去,没有一个人敢指着朱元璋的鼻子骂人!他们怎么敢跟朱元璋玩横的,他们只能跟朱元璋摆事实,讲道理。因为朱元璋杀人,那都是以百,以千为单位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只有在越底层,儒门虚伪的面具,才最容易被揭穿,他们的吃相才会更难看。而朱元璋,是最清楚他们这些人的丑恶嘴脸的。那是往死里整!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

大明朝新立,而儒门经过了宋元的发展,实力已经到达了顶峰!儒门企图用以前的方法,再一次节制皇帝,想借着孔孟两圣之名,从朱元璋手里分皇权。于是,他们就又在民间,开始抹黑君王。可朱元璋那才不惯他们的毛病,直接就开始对儒门下刀,你们不是借着孔孟二圣的名头吗?我先把圣人给你掀翻!看你们还怎么嘚瑟?

可能会有人说朱元璋把孟子,从孔庙里面扔出去,太不明智了!他就不怕被儒门口诛笔伐吗?这样他的名声岂不是臭了,他如何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戴呢?但是朱元璋怎么可能会怕儒门呢?朱元璋就是要硬刚儒门,他把儒门给怼得欲生欲死。这也是朱元璋做事与众不同的地方,他并没有着急动手,而是认真地研究了儒家经典。

《孟子》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还有一句话叫做: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朱元璋就拿这两句话做文章,大骂儒门无耻。

因为儒门,总是第一个投敌的,尤其是在元朝入侵宋朝时,儒门竟然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迫不及待地跑去跪舔。而儒门就是用这两句话来阐释他们的所作所为的合理性。他们就会说,我们为什么要舍弃宋朝,而投靠元朝呢?那就是因为我们为国为民啊!我们投靠元朝,是因为宋朝皇帝太无能,我们是为了保护天下苍生,不让战争波及百姓,我们是为民谋福祉,为万世开太平!他们一副,宝宝心里苦,宝宝什么也不能说。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秦侩与王氏

朱元璋就大骂儒门,书里一套,嘴里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你们不是拿着孟子的语录,为你们证明吗?我直接把孟子都给掀翻了,我看你还用什么圣人之言,给我在这胡说八道!一个个投敌叛国,都他娘的有理了!还为国为民,为你大爷!你们儒门,就是不要脸!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那是给儒门一顿臭骂。

而儒门想在民间抹黑朱元璋也没有得到成效。因为那个时候的百姓,都是从元朝的残暴统治下,苟延残喘活下来的人,谁不对元朝恨之入骨。尤其是,元朝跟大明百姓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更是让百姓们受尽了屈辱与痛苦。当儒门还想用朱元璋不敬孔孟的事,准备抹黑朱元璋时,结果,儒门先被骂了个狗血喷头,百姓指着他们的鼻子,大骂他们是元朝的走狗。这一下,儒门在百姓中的声望,那简直是烂大街了。程朱理学,更是成了人们唾弃的对象。儒门根本就没有办法与朱元璋对抗,最后无奈跟朱元璋妥协。

而趁着这个机会朱元璋大笔一挥,直接把孟子语录给删了一多半儿,变成了清洁版本。从此,孔子和孟子的威望大跌,他们在百姓心中,甚至在文人士子心里,都没有了往日那种影响和威望。

并且不只如此,斩孟子这是第一刀。朱元璋对儒门斩出了第二刀,那才叫真的狠!朱元璋清理完文圣人的孔庙,又开始对武圣人的武庙动手了!第二刀就是他要对武圣姜子牙动手!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武圣姜子牙

而姜子牙能成为武圣人是李世民为了当天可汗,蹭姜子牙的热度,硬说他是姜子牙化身,来蛊惑人心,到达威慑的目的。李世民的后人,就因为这个事,追封姜子牙为武成王,并给姜子牙立刻武庙!而朱元璋对武圣姜子牙动手可没有对孟子那么温柔。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接废了姜子牙的武圣封号!然后令人直接把姜子牙的神像,砸了个稀巴烂。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大骂姜子牙,说他身为商臣,却灭了商国,投敌卖国,无耻至极!他把姜子牙批判的是一无是处,然后指着文武百官质问,说这就是儒门,包装了两千多年的圣人?不过就是一个卖国贼!都眼瞎吗?分不清,忠良善恶?还是说,儒门,就跟姜子牙一样,把投敌叛国,当成了青史留名的丰功伟绩?当时的文武百官,被怼得哑口无言。.

这个是儒门自周公时代,就开始包装的上古圣人,姜子牙。一下子就被朱元璋给踩到了泥里,并且被剥夺了,武圣的封号!朱元璋还不解恨,让人把姜子牙的投敌卖国的事,大肆宣传,给姜子牙和儒门,涨涨脸。

而且这还没结束,朱元璋好不容易,才把姜子牙给踩到脚底下,借此打压了一下儒门的声望。他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不输送一下价值观,给儒门添堵,那怎么痛打落水狗呢?他直接重新封了一位武圣,那就是关羽,关公关二爷!朱元璋大赞关羽的气节,说关羽,始终如一,就算身陷曹营,也从未背叛过刘备,重情重义。这种人,才能成为炎黄武人的代表,成为新一代的武圣!而且朱元璋也对岳飞,赵云赞赏有加,把他们都供奉在武庙的最前面。而这件事情传扬出去以后,姜子牙的名声彻底在民间臭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供奉姜子牙。而儒门竟然把这样的卖国之人,包装成为圣人,他们在民间,那是更加的声名狼藉。儒门,彻底被百姓所厌弃,程朱理学的思想束缚也被打开,文人士子,都开始厌弃这个腐败的儒门,而这个时候,朱元璋就开始宣传他的大明风骨

但是朱元璋删减孟子,玩文字游戏,被后人发展成为了恐怖的:文字狱!而文字狱,的确在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要区分明朝和清朝的文字狱,这是两个概念。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清朝的文字狱

明朝的文字狱,主要是皇权和臣权的争夺,用来党同伐异,但这都属朝争,受到迫害的,都是在朝廷中争权夺利的人。明朝的文字狱,并没有大规模的扩散,对于普通百姓,和那些不参与朝争的文人士子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但什么政策到了清朝就不一样了,清朝的统治阶级,却用文字狱来,束缚禁锢人们的思想,进行愚民。清朝的文字狱,是无差别,大规模的迫害所有人的思想。

而明朝的文字狱并没有形成文化压制,造成文化的衰退,成为文化的荒漠!反而明朝的文化是极度繁荣!话本这种艺术,在明朝到达了顶峰,四大名著中,就有三本是明朝的。真正的文化荒漠,那是清朝。

而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在打压儒门的时候,还开创了另一项重大的国策,这是配套使用的,清朝并没有执行!而这一项国策,不但促进了文化的极度繁荣,而且,还是他向儒门斩出的第三刀!这一刀,比前两刀更绝,而正是这一刀,彻底把程朱理学和儒门,打入了死地!

而且这一刀也是朱元璋最具划时代的伟业!那就是朱元璋,竟然在大明朝,就开始进行了义务教育!朱元璋可以说是,教育界真正的大佬!他所发明的制度,直到现在,还在被沿用和发展。朱元璋大兴教育,直接进行义务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真正的人才!他办学,学费全免,包吃包住,免徭役,还给发米发钱,只要你好好读书就行!跟现代的义务教育制度,基本上就没有多大的区别。西方总是吹嘘他们的教育制度,这才是教育制度的祖宗!

义务教育

而且朱元璋那可不是在一个地方试点的。而是全国铺开,一次性,直接把公办学堂,开到了乡级!并且朱元璋对于办学,那是有着超乎想象的执着!朱元璋在位时,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而且,你敢想象吗?朱元璋办的学校,那跟现代的学校,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差别!现在的学校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而朱元璋办的学校,分别是:乡镇级别的社学,启蒙用的,相当于幼儿园。县级的县学,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市级的州学,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省级的府学,相当于现在的高中。这些学校,学生全部免费,包吃包住,统一管理。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升学制度,那也是一模一样的,考试择录取,考得好就可以升学!感觉,是不是很神奇?

而且朱元璋的制度跟后世一样的地方并不是只有这一点。朱元璋还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穿校服!校服款式还是他设计的。对,那个时候就有了校服了,全国统一样式,不准随意攀比!那个时候的学生,碰到的烦恼,那跟现在基本上是一样一样的。有上课时间,也有节假日。上课出去要请示,得到批准才能出去。校服要规整,出入学校要登记,不能夜不归宿,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管理,像极了教导主任,不听话,那就是要体罚的!如果一个学生,穿越回到了明朝的那个时代,他一定会非常的亲切,这特么就跟自己在学校是一毛一样的呀!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统一的校服

并且朱元璋搞的不是普通应试教育,而是升级版的素质教育!你敢信?洪武大帝,所设置的义务教育,那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不能死读书,不但要识文断字,而且还有学习大明律法。对,朱元璋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普法工作了。学生不但要学法,而且要进行社会实践,不能成为死读书的书呆子,老师要讲时事政治。最最牛逼的是,朱元璋还不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他自己写了一个,《大诰》。其中就阐述了大明王朝的核心价值观:自信,骄傲,热血,爱国,勇武,不屈。

这本《大诰》,就是大明学子人手一本的,学子的自我修养,它不断地塑造着大明学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是因为朱元璋从娃娃抓起,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才重新树立起了炎黄的脊梁!让大明士子一扫宋元的颓势,变得:自信,阳光,骄傲,明媚,勇武。这正是大明风骨

正是因为有了朱元璋的大兴教育,德才并重,这才有了后来,朱棣所提倡的大明核心价值观: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而朱元璋对教育,那真是舍得下本儿。重视教育,就得提高老师的待遇。他给老师的待遇那是非常的高,不光有优厚的俸禄,还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只要是在学校当老师,就可以直接穿官服!朱元璋还让老师公费来到京城旅游,并亲切地接见了所有的老师,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耀和肯定。而且,对于任何敢对教育伸手的贪官污吏,朱元璋也从不手软,那直接就是伸手剁头,罪加一等。这样,才能在洪武二年,就大开阔斧地开始推行教育制度,并迅速席卷大明。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在教育上那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朱元璋那也是有大学梦的,而他建立的国子监,就是一所,让现代人感到头皮发麻的高等学府。首先,要进国子监,那必须是要经过严格的考试。从各个府学内,用考试的方式,选拔最优的学生录取。是不是感觉,这个像是高考呢?

那么接下来,让你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国子监实行的是毕业制度!而毕业的条件是,学分!积够8个学分,才能够毕业,感觉是不是贼熟悉?然后,毕业之后可以包分配!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毕业之前,必须参加实习,实习要有实习单位的评价报告。而且这个实习,是真正地跑到六部去实习,实习表现优异者,是可以推荐给地方的省府直接上任。

高考,毕业制,学分制,实习以及实习报告,还有,毕业包分配!我只想说,朱元璋的这个国子监,干脆改名叫做,京城大学算了!他与现代的大学,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唯一的区别就是,现在不包分配了。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北京大学

而朱元璋义务教育这一刀下去,儒门算是彻底废了。朱元璋从娃娃抓起,免费入学,包吃包住。而儒门收学生,还需要学费束脩,这怎么能跟朱元璋比呢?可以说,朱元璋直接让儒门后继无人。有免费的学不上,谁还愿意花钱,去听那些腐儒的课?最重要的是,儒门学子要当官,还必须要参加科考。但,进了朱元璋的学堂,毕业是包分配的,根本不用参加科举,直接就可以做官。更可怕的是,国子监优秀毕业生,毕业之后,直接就是省府级的高官,傻子才不愿意去呢!

但,最重要的是,朱元璋的学堂,对儒门最大的打击还在于,他开启了民智!朱元璋的学堂,可是炎黄历史上,进行的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学堂之内,允许学生的亲属旁听。因此,在明初的时候,可以说达到了人人都能认得几个字,百姓的文化素质,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朱元璋根本就没有进行愚民,而是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开民智!让更多的人,读书明理,不再被儒门所愚弄。朱元璋的这第三刀,让儒门的名声彻底臭大街了,程朱理学,几乎销声匿迹,没有人再敢提。

如果说孔子是有教无类,万世之师!那么朱元璋开办学堂,大规模的扫盲,就是,万民之师!

并且明初的时候,大明的士子,那是跟以往的儒生,完全不同!因为朱元璋的学堂,实行的是:军事化的管理。而大明士子,很多都是军户出身,因为如果学习学得好,就可以脱离军户。因此,尚武之风,根植于血脉之中。加上朱元璋是个武皇帝,他在《大诰》中,也极具推崇,勇武之风。所以,大明士子,一扫宋元时的萎靡之态。不会像宋朝的那样,男人还喜欢头上插花,脸上抹粉,身上刺青,花枝招展,整天流连于风月场所,一个个比女人还女人。大明士子,那真是一群热血当头的少年,他们是炎黄历史上,最有血性的书生!要知道,从国子监出来的学生,那才真的是天子门生,是朱元璋的心头肉。他们只要毕业,都是一方大员,朱元璋特许他们参知政事。因此,大明士子,心中无惧!

他们针砭时事,见义勇为,遇到不公的事情,他们可以当庭质问六部尚书,当街暴打贪官污吏。要知道,那个时候,如果国子监的学子发威了,就连锦衣卫也得靠边站,那真是往死里打!他们武力值,盖亚所有朝代,就连先秦的士子,也不可能与之相比。这些学子,一个个热血当头,专管世间不平事!甚至,有人告状都不去衙门,直接就去国子监,找学子给他们伸张正义。因此,大明士子,血性十足,他们务实不务虚,执笔可治国,上马能杀敌!他们不但是朱元璋的臣,还是朱元璋的将!这就是朱元璋推崇的,大明风骨!这就是朱元璋的教育,培养出的血性少年!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锦衣卫

但是朱元璋斩儒门三刀,彻底把程朱理学打入了死地,也没有把儒门彻底杀死。儒门从此销声匿迹隐藏起来,不再跟皇权对抗。他们龟缩起来,要用时间这个最大的武器,等待洪武大帝陨落。

朱允文上台之后,儒门立刻借着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人之手,迅速崛起,直接废除了,朱元璋在位时的所有的政策!儒门又死灰复燃。

但就算是这样,朱元璋打压儒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元璋疯狂的批判程朱理学,那是让炎黄的古史中,又盛开出了一朵的绝世之花!那是从秦朝以后,炎黄最为灿烂的文化!他不是诗人,也不是词人!他是可以与先秦诸子,并驾齐驱都存在。那是一尊圣人!

在炎黄古史中,真正的圣人,那是拥有皇皇巨著,可以开宗立派,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一本皇皇巨著,就可以碾压一切!如老子的《道德经》、如孙武的《孙子兵法》、鬼谷子的纵横之术。还有就是儒门的孔孟两圣,还有法家的法祖商鞅,墨家的墨子,道家的庄子。这些在先秦时代,足以影响整个炎黄古史的恢宏存在!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圣人!

朱元璋疯狂地打击儒门,批判程朱理学,让儒门彻底的腐朽。就在这种思潮之下,儒门向死而生,彻底的摒弃了程朱理学,并在理学的对立面,寻找新的突破口。终于在腐朽的土壤中,盛开出了一朵璀璨之花!诞生了一位真正的圣人,那就是王阳明!他大力地批判,理学的的务虚不务实,创立了属于他的心学,推崇务实不务虚,讲究知行合一!他是从秦末以来,唯一能与先秦诸子并驾齐驱的,不朽圣人!他以一己之身,融合百家之长,为炎黄古史,又添了浓重的一笔,开启了,阳明心学!他就是大明士子的代表,不再是柔弱的书生,而是有着赫赫战功!执笔可治国,上阵能杀敌!以士子之身,荡平贼寇,又平定宁王叛乱,可以说战功赫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这就是炎黄古史中,最后的一位圣人,被称为完人的王阳明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王阳明

王阳明,做到三不朽,立言,立德,立功!可以说,是无可争议的圣人!他的地位,不在孔子之下。王阳明的学说,脱胎于儒学,却又不同于儒学,他是儒学与道学的结合体,但儒门却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圣人。后世的儒商,这个儒不是孔子的儒,而是王阳明的儒!他的思想广泛地用于治国,管理,商业,等各个领域,备受人们的推崇。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人都在学习王阳明的学说,尤其是东瀛还朝韩人,简直把他当成了神。

虽说王阳明不是朱元璋时期的人,但王阳明能出世成为圣人最大的功臣还是朱元璋。为什么从秦朝以后,炎黄历史上就不能出现另一个王阳明呢?那就是因为,儒门对人思想禁锢和压制,没有新的学说成长的土壤,要是谁敢与儒门思想对立,必将遭到口诛笔伐!朱元璋对于儒门进行打压,从而放开了儒门对思想的禁锢。而朱元璋对程朱理学的批判,让与理学完全对立的心学茁壮成长。更重要的是,朱元璋为大明塑造的风骨,更深深的影响了王阳明,让他允文允武,这才完成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要是没有战功,他也不可能立身成圣,不可能凭借治世之功,与上古圣人并肩。朱元璋治国有方,塑造大明风骨,压制儒门,这才有了王阳明的学说和功业!

所以说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第一就是在教育方面,并且对儒门进行了压制。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千古功业(一)——义务教育

朱元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