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囊》:如果人生太难,不如放过自己

 天地人和w 2021-07-15

图片

人为什么而活?

有人说,为了爱而活着,有人说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皮囊》一书中,蔡崇达用14个人物故事诠释了:

虽然这一生,最终宿命都是指向死亡,皮囊会崩坏,但心在亮着,灵魂就不会彻底消亡。

书中,不管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阿太,还有父亲瘫痪后,一人挑起重担的母亲,以及在成长中一直努力的我……

他们对生活给予苦难的倔强,不服输,无不是万千“皮囊”下,活着就要一心要抵达的自由。

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尝试寻找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

图片

1

这世间谁活着,不是劫后余生

在村子里,能够获得尊严、站起来的标志便是拥有一栋自己的大房子。

而“顶梁柱”这个词也恰如其分地成为父母爱与责任的注脚。


我会把这块地买下来,然后盖一座大房子。

母亲24岁时,父亲与她第一次约会,没钱没房的他,指着一块空地向母亲承诺道。

母亲相信了。

而买下这块地,已经是婚后第3年的事情。这之后,他们的生活异常艰难。

特别是蔡崇达出生时,父母二人因为没钱住院而被赶了出来,他们打算一步一步从厦门走回老家。

在湖边,迷茫的父亲问:“我们回得了家吗?”

已经虚脱的母亲安慰道:“再走几步看看,老天爷总会给路的。”

可因为超生,父亲被开除了公职,一蹶不振的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3年。

而母亲不安慰他,也不向他发火。她等着他自己走出来。

后来,父亲去宁波当了海员。3年后,回到老家,他终于能够给母亲盖成一座完整的石板房。

父亲花了很多钱雇来石匠,把自己和妻子的名字编成对联,刻在石门上。

母亲看着对联,父亲看着母亲。

虽然一句话也没说,可他很得意。那一刻,真真让人觉得二人浪漫极了。

图片


可好景不长,父亲生意越做越小,身体也越来越差。后来,他跌倒中风了。

可他们的日子越难,母亲翻新房子的决心越强烈。

父亲生病的第二年,母亲靠到菜市场捡人家不要的烂菜叶维持生计。却寻思着用仅有的10万元建房子。

她如此倔强地重复着自己的渴望。以至于操劳过度,患上急性盲肠炎,昏倒在工地现场。

母亲东借西借,半年后,终于把房子盖了起来。

她又请客吃饭,大肆庆祝了一番。这种死要面子的做法,引起姐姐和我的强烈不满,纷纷谴责母亲。

可她说:“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这口气比什么都值得。”

就是为了这口气,母亲有点钱就想着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新房子,哪怕在父亲去世后、房子即将被拆迁的时候。

最终,她的这种执拗终于被儿女所理解。

她为的是父亲的脸面,想让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这是她从未表达过、也不想说出口的爱情。

有评论说,母亲的“皮囊”就是房子,一生被它所累。

可这个皮囊一直支撑着她:

有时像个将军一样,站在房子的废墟上,一直战斗下去;

有时又如同小女孩,想着刻有和丈夫名字的门联羞红脸。

有了这皮囊,他们的爱情才有了栖息之地。

苦些累些,又有何妨!

图片

2

如果快乐太难,我惟愿你平安


小镇上,有个美丽的女人,叫张美丽。

她很美,美到连作者都无法自拔。


美丽的张美丽自由恋爱,喜欢上外地来的一个男人,并且婚前和对方发生了关系。

这与小镇的传统道德相违背,被当地人看作淫荡,各种侮辱之词不堪入耳。都盼着她早点死!


可谁也没想到:那个男人来了,为她举办了盛大的婚礼。然后,很风光地带她去了东北。故事要是这样结局就好了!


作者也是这样想的:如果快乐太难,我惟愿你平安。


许是红颜薄命,就在作者已经渐渐忘记张美丽时,她离婚了,又回到了小镇。


避免跌入深渊最好的办法,是远离深渊。


张美丽不应该回到老家。只要她不回来,惨剧就不会发生。


可她不懂这个道理。


回来后,她很快被家人赶出了家门,不过她很有经商头脑,在码头开了一家海鲜酒楼,来往商客很多,生意红火。


不到几年时间,张美丽就成了镇上的“首富”。


在美丽的皮囊之下,一直隐藏着她能被小镇认同接受的渴望。她努力着,想方设法试图改变小镇对她的印象。


在学校需要资助时,商贾们唯唯诺诺,而她却毫不犹豫地捐了5万。在一次次被拒绝之后,最终,捐款名单最下面有了她的名字。


她感到很欣慰。这是她的故乡,她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结。

图片


可张美丽就是张美丽,小镇就是容不下她。


正如作者所说:“从本质意义上,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而又无法抵达远方的人。


镇上有人红了眼,一开始,只是诬陷她的酒楼“太脏”、“里面都是狐狸精”。

后来有宗族大佬和妇女机构,挨家挨户拜访,要求大家签订请愿书,取缔张美丽的酒楼。


最终,她的娱乐中心因闹事导致当地一名大佬的儿子死亡。

全小镇的怒火终于如火山般喷发而出,扔石头、谩骂她,甚至写大字报,要求关闭酒楼。


无论她如何解释、嘶吼,甚至哀求,全都没有用。

就连她的母亲都说:“你就是个妖孽,你为什么不早点死呢?”


当天夜里,她孤身来到祖宗祠堂前,大声哭喊着:自己从没做坏事,从没犯法,为什么要被这样对待?


哭完以后,她一头撞死在了祠堂门口的石碑上。


逼死了张美丽后,居民们并没有感到愧疚,反而有人放鞭炮庆祝。


《围城》中说:“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总有一些人嫉妒缠心,他们不顾是非对错,只会用最大的恶意,去对待那些过得比自己好的人。


张美丽是可怜的,但比张美丽更可怜的,是愚昧的小镇人。

他们从不知道,行善作恶,自有天知,真正的渡人,其实都是渡己。


图片

3

人这一生,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在很多人眼里,阿太是一位过于凉薄的人。

外婆50多岁时就撒手人寰,作为她的母亲,阿太要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亲戚们都怕她想不开,但是阿太却一滴眼泪都没流,反而嘴里骂骂咧咧,一会掀开棺材看看,一会跑到厨房里看看,让人感受不到她的悲伤。


看到一只没被杀死、还洒着血到处跳的鸡时,阿太立刻跑了过去,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地往地上摔。


因为阿太是个狠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

有次她在厨房喊“哎呀”,在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


“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


除了对自己狠,她还曾把年幼且不会游泳的儿子直接扔到海里,让他学习游泳,可想而知,阿太的儿子差点溺亡。

但被人救起之后,阿太却不心疼,没几天就把儿子再次扔到水里。


别人说她没良心,她却冷言道:“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起初,作者不懂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只觉得阿太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


即使九十多岁了,阿太坚持用她缠过的小脚,自己从村里走到镇上老家,每回想雇车送她回去,她总是异常生气,坚持慢慢“挪”回去。


然而92岁时,阿太一不小心摔了,躺在家里动不了。

她彻底绝望了,哭喊着:“我的乖曾孙,阿太动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


阿太执念于此,去世时,还给作者留了一段话:

黑狗达不准哭……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或许,这就是阿太在走过漫长岁月之后,最深刻的人生感悟,她虽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却知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皮囊》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的身体本来多么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生命中那些不能承受的之重,本来就是欲壑难填,而我们的人生,就因为舍不得才会被羁绊。


其实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不那么重要,灵魂的清澈和心灵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一切终将归于平静,太阳依旧照常升起,我们能做的,就是与自己和解,让生活继续。


图片

4

“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读《皮囊》一书,总有种意犹未尽、不想读完的感觉。

正如韩寒所说:“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达到更快。”

刘德华也说:“因为当下,都有着普通人就会有的阅历或感悟,所以共鸣。”


因为皮囊之下,每个灵魂都在追寻活着的意义。或哭或悲,唯有自渡。


点个「在看」惟愿脚下有路、心中有光,照亮皮囊。既不会失去家乡,又能走到远方。




图片

作者简介:

张女子,传播学硕士,前都市报情感倾诉记者,现以女儿小名写作的中年少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