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合唱团的秘密》——人生并非总是公平的

 谁知西去路 2021-07-16

    《校合唱团的秘密》是20162月在匈牙利上映儿童题材剧情短片,并荣获第89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

        这部短片让我回忆起许多我看过的欧洲国家电影,如伊琳格娃主演的《裂缝》,主要讲述寄宿女校内青春期的孩子在封闭而缺少社会体验的情况下,师生将人性中黑暗和暴力的一面激发出来的悲剧故事。还有丹麦电影《狩猎》,讲述一个早熟的幼女向众人撒谎,向我们揭示了众口铄金的的含义。还有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这是一个受害者家属寻求真相,选择自我救赎的故事,剧情台词节奏令人叹服。

想到这些,好像感受到了西欧国家一年四季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那里的人们平静祥和。镜头下的故事总是冷峻深邃,使人引发哲学深思。

《校合唱团的秘密》讲的是20世纪90年代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小女孩索菲亚转学到一所新学校,加入了梦寐以求的合唱队,但被老师告知,因为她唱得不好只能“默唱”,没想到还有很多个孩子和她有同样的遭遇。直到有一天,她的一位同学发现了这个秘密,孩子们团结一致,在比赛时所有人全部“默唱”。

短片最终以孩子们的“胜利”和老师的“失败”告终,但我并没有感受到任何胜利的喜悦。抛开地域差异,我想很多人以前都有过类似经历,并被告知个人要服从集体。片子虽然只有25分钟左右,但是揭示了许多个值得我们深思的主题,一是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怎么既满足个人意志又符合集体利益?二是如何处理既得利益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为了所谓的集体荣誉是否可以造假?三是个人是否应该揭发集体中存在的不正当现象,这是不是背离集体的行为?

姑且说这么几句吧,我也说不好。短片用孩子的视角来处理这个问题真是再简单不过了,当然是选择“真实”,满足合唱团每个人唱歌的权力,不管是否能一直保持合唱团优胜的传统。但对成年人来说,这很难,不管个人是否是正确的,当违抗集体的时候就是“背叛”,这一点对群居生活的人来说是致命的。

正如合唱团老师对孩子们讲:“人生并非总是公平的。”虽然人们常常说人要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要学会自我调节,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开始无下限地妥协屈服?比如不说真话,说假话的不受惩罚,是什么导致大家陷入一个集体无意识状态?

我没体验过欧洲国家的生活环境,如果我稍稍感受一下一定能说的更准确,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推荐阅读

● 想生活系列之七·春花遍野,野蛮生长

● 想生活系列之六·鸡鸭和乐,唇齿余香

● 想生活系列之五·春天来了,去看花花

● 想生活系列之四·青州古城游记

TimeFlies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

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9
四月
14日
宜:开心

扫码关注我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