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在日落黄昏时》——日落黄昏时,朋友已多,恋人未满

 谁知西去路 2021-07-16

戳蓝色字“谁知西去路”关注我们哟!


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

类型:剧情、爱情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伊桑·霍克、朱莉·德尔佩

上映时间:2004年7月2日

奖项: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是《爱在黎明破晓时》的续集,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这部没有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或者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之偶遇”会成为爱情故事片的经典之作。一切源自自然的偶遇,两个人在自由自在地谈天说地中迸发出灵魂层面的火花,通过谈话串联起各自的生活,还有人与世界的关系,好像是爱情,但又超越了爱情。

续集讲述了自上次分别九年之后,两个人又重新在巴黎的一家书店偶遇,杰西从一个普通的美国游客变成了畅销书作家,赛琳娜从一个法国女学生变成了法国某环保组织的工作人员。两个人再次见面的感觉很难言说,感觉像两个不同的星球又一次交汇,触发了内在的能量,开始进行能量交汇。杰西把九年前在维也纳的美好夜晚写进了书里,看到赛琳娜之后,他抛下工作和她徜徉在法国街头,然而这次相遇只有一下午的时间,因为他晚上7点要乘飞机回美国与家人团聚。

戏里戏外都是相隔了九年,岁月在两个演员身上抹去了青春年少的样子,时间的力量在影片中充分发酵,成为无法控制、复制的变量,成其独特性。杰西显得成熟且有故事感,褪去了迷茫野性,赛琳娜成为一个更有魅力的女性,两个人迅速开启热聊模式,才走过一条街,两个人又像九年前一样,不过多了一些与真实世界的紧密连接,多了一些脚踏实地,如何把当年的设想变成现实,怎么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们在各自的星球上做了很多努力。

偶遇—分别—无限接近—偶遇,人生的缘分妙不可言,九年前的维也纳之游宛如昨天,弹指一挥间,颇能感同身受。当年,赛琳娜由于外祖母突然去世,没法按时赴约,杰西一个人在维也纳车站、街头转了几天回到了美国,但是他们曾经在同一时间生活在纽约,却从来没有见过面。

影片把时间的力量充分融合到他们的谈话中。赛琳娜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到华沙生活过一段时间,人生地不熟,天空永远是阴沉沉的,反而使人静下来反思自己,进入一个平和的心理状态。年龄的增长让他们必须学着接受衰老,享受老去带给自己的宁静,用更平和的角度看待世界,接近信仰,止步于信念。不同的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目标与过程的取舍不同,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觉察自己的欲望,诚实地面对生活,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人的天性是相对固定的,生活没有过多地改变他们,两个人能够再次相聚畅所欲言也是基于此。

杰西有了家庭,赛琳娜正在谈恋爱,两个人像老友,聊着一个普通人眼里的人性、情感、世界,甚至是过往的记忆,赛琳娜总是敏感地感知到事物细微的特征,把它们永远地留在记忆里,渴望爱又拒绝近距离的爱,从心底里无法接受已婚的杰西又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两个人分别进入了不同的人生阶段,不禁让人疑问恋爱向前一步是不是婚姻,正在思考情感大门前徘徊的塞丽娜从杰西那里听到了这样的答案:婚姻的本质是责任。

其实,两个人在各自的感情生活里都是迷茫的,都没找到理想的伴侣,内心都在呼唤着真正的爱情,不断幻想着对方就是自己的理想伴侣。两个人的距离比老友多一点点,弥漫着纯粹的荷尔蒙,当聊天开始时,他们的平行时空就交汇了,两个时空的故事相互融合,身体还留在这个世界,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已经脱离了物质世界的限制。当对一个人没有任何期待时,只是自然交流,畅所欲言,让各种感情自由地流动起来,那真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状态。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神游的机会,无论是遇见“山人”还是遇见soulmate?

尽管两个人对九年前的“维也纳之夜”念念不忘,现实的距离并非不能跨越,但是对“现”都持怀疑态度,这种人生的偶遇虽然很美好很值得怀念,谁知道真的在一起之后是不是灾难呢?有时候,保持相应的距离才是美的,走近一点或许梦想幻灭,谁也不想戳破这个美丽的梦。

推 荐 阅 读




《爱在黎明破晓前》——即使是遭遇爱情,也要真诚生活而不是演戏
《相爱相亲》——既然女人难做,就不要互相为难,自己学会解脱
《鬼吹灯之黄皮子坟》——认真惊悚扎实恐怖,《鬼吹灯》不盗墓了?
《伯纳黛特你去了哪》——愿跋山涉水后,重新拥抱自我,身心合一
《万物理论》——假如没有在人群中见过你,就不会竭尽全力地爱过你
《又见奈良》——再见了,我的爱人!剩下的路一个人要慢慢走
《黑暗面》——有些人就是敢对着镜子欣赏人性的黑暗面
《悬崖之上》——照亮黑夜,心向黎明,每个国人都应如是
《波斯语课》——为邪恶狂欢干杯的人终将自食其果

电影追剧·走走看看

请关注我吧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