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城最“冷”的地方,周边古迹遍布、美食众多,你去过吗

 小渔的行旅日记 2021-07-16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对于古都西安而言,最佳的旅行方式或许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走街串巷。深入探访城墙里的背街小巷,那些常常被游人忽略的地方,往往藏着老西安的文脉所在。

盛夏已至,今天这趟徒步之旅,我们一起去西安最“冷”的地方逛逛吧!

这是西安城墙西南角内的一条Y字型小巷,从【含光门】或者【小南门】向北走上两三百米,很快便能见到。如果不是老西安,很容易就把它忽略了;但在古时,这条巷子可是达官贵人们消暑纳凉的“宝地”。

没错,它就是——【冰窖巷】。

【冰窖巷】西接【甜水井街】,东连【四府街】,北至【五星街】,这些老街旧巷,每一条都写满了西安城的人文旧事,值得单独拎出来说道说道。今天,咱们还是把目光交还给“主角”——【冰窖巷】吧!

【冰窖巷】的名字,听起来就很“凉快”。这条街巷在明清时期,是达官贵人们夏日藏冰消暑的地方。因此,这里也被人们戏称为“西安城最冷的地方”。

三伏天里,现代人只想呆在空调房里;那么在古代,没有空调,古人是不是只能硬抗呢?实际上,古人可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多了。

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有了“冬日藏冰,夏日消暑”的做法。《诗经》中《国风·豳风·七月》中有一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意思就是说,十二月凿冰咚咚咚,正月搬到冰窖中。

根据《明清西安词典》介绍,明朝的时候,在西门白鹭湾一带有一个大水池,官府就近在此地设置冰窖,严冬时储藏冰块,到了来年夏天端午节前后,便开始取冰消暑了。

不过在古时,这些冰块只有达官贵人们才能享用,普通老百姓则无缘享受了。此刻不得不感叹:还是生在新时代好啊。

时光流转,如今的【冰窖巷】已经没有冰窖了。满街被居民家属楼包围,成为一条平凡的城市街巷。不过,街巷两旁的城市记忆文化墙,家属楼统一风格的万字花纹栏杆,则透露着这里曾经的人文往事。

最有特色的是【冰窖巷】的北入口处的水晶玻璃砖墙和冰裂铁艺围栏,独特的冰凌型造型,倒还真给了我们一种丝丝冰凉的感觉。

小巷不长,但还挺适合拍摄文艺写真的。今天来逛的时候,刚好碰到了一组摄制队,不知道在拍摄什么内容,我“蹭”一张照片。

北入口的正面对,是一座300多年的教堂——五星街教堂。这座教堂也是西安最大最美丽的教堂,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吸引着很多游人、摄影师来打卡拍照。

【冰窖巷】的周边,延续到【四府街】和【小南门】附近,那可真称得上美食荟萃,许多开了一二十年的苍蝇馆子,来的都是老西安人。温州风味美食、惠记粉汤羊血、南七饸饹、韩记三鲜煮馍……好家伙,说着说着口水都流下来了。

走街串巷逛西安,城墙根儿下的这片宝藏街区,值得来逛逛哦~


END

走走停停,我们一起看世界

小渔的行旅日记

旅行 | 攻略 | vlog | 摄影 | 心情

商务合作

旅行达人|自由撰稿人|百家号导师|入驻多家自媒体、OTA平台

全网@小渔的行旅日记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