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11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07-18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11

原创2021-07-18 06:08·中医孙鹏飞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这一条还是说误治的情况,这是重病,是可以死人的。

太阳中风证,也就是桂枝汤证一类的病人,被错误地使用了火热迫汗的方法,这类方法像是前面说的熨背以及火烤等,都会迫使津液外泄,这不是正确的发汗方法。那么原本的风邪再加上现在的火热,就会导致病家体内的血以及气失去正常流转的机制,从而肆意妄动,也就是“血气流溢,失其常度”。

原本太阳中风的热以及现在的火热相互熏灼,就会让病家身体发黄,这种黄就是火烤的颜色——津液不足、皮肤干枯同时黄暗甚至发黑;体内火热多了,热迫血行,就可能流鼻血;热多消耗津液,体内水液不足了,小便就困难。“阳盛则欲衄”的“阳”指的是火热,“阴虚小便难”的“阴”指的是津液。

体内气血都不足了,身体就干枯瘦弱,也就是“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这里的“阴阳”指的是身体气血。

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只能头上出汗,脖子以下就没有汗;胃肠热盛则腹部气机不流通,从而腹满,腹满严重影响胸隔膜的下降,就会有喘;不大便也是热盛津亏导致的;胃肠热盛严重,浊气上冲,神明受扰,就会谵语;再严重的话会哕,也就是后天之本的脾胃完全失和,脾不运化胃不下降,“病深者哕亦深”啊;火热的初期消耗人体津液,时间久了就消耗精血,精血不足,神志不安,心神失常,所以手脚躁扰不安宁、神志不清、手不自觉的搓捻衣服、摸床边,这是精血不足的表现,病情非常重,一般很难治疗了。

病家津液逐渐恢复,火热消除,表现为小便通利了,这说明正气还有恢复的可能性,所以说“其人可治”。

这又是误治导致的严重疾病,出现身黄、欲衄、小便难、身体枯燥、但头汗出、腹满微喘、口干咽烂、不大便时,可以考虑用大剂量的竹叶石膏汤治疗,出现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时,基本就很难很难治疗了。

——【归去来兮 京藏骑行】途中,20210718,江苏淮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