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作||一个真正让我惊讶的时代

 冬歌文苑 2021-07-20

一个真正让我惊讶的时代

黄博剀||福建

记得余秋雨先生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开头就这样写道:“对于那个时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动笔。”——他写的是魏晋。而今天我要写的是更加久远的时代,是那个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

——题记

《黄帝赞》有云:“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是啊,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的确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春秋战国时期,无疑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

春秋,得名于孔子编订的鲁国国史《春秋》一书,而春秋战国时期,有关于文化,最出彩的当属诸子百家的孕育与争鸣了。诸子百家,各个学派都有比较优秀的代表人物,他们都认为自己所主张的思想是正确的,应该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其中,著名的学派有:孔、孟的儒家;老、庄的道家;韩非的法家以及墨子的墨家。另外,还有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和杂家……

他们纷纷著书立说,而且所提出的一些言论,也大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只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而已。比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就是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说明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理。再比如,老子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正阐述了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祸福之间、优劣势之间,常常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法观点吗?

在春秋战国500多年的特殊历史时期,可谓人才辈出,星光熠熠。

孔子弟子三千,最优秀的就有七十二人。他们之中,无论是安贫乐道的颜渊,还是善于雄辩的子贡,或是诚实守信的曾子,以及不食污君之禄的闵子骞……他们都是一些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尤其是孟子,他大胆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创造性地贯彻了儒学的核心思想“仁”。

战国时候,还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正是由于一些诸侯国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采取了顺应时势的变革,才陆续涌现出齐、楚、燕、韩、赵、魏、秦等战国七雄。——秦国的商鞅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大家不都耳熟能详了吗?

战国时期,还闪烁着一颗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它,就是屈原和他所创立的楚辞。其实,屈原不仅是一位爱国诗人,而且还是一位政治家。恰恰是因为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让这颗“明珠”更加绚烂夺目。屈原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也曾受楚怀王信任,身居要职,兼管内政外交事务,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无奈后来遭到一些贵族的排挤诽谤,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为秦军所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被誉为“楚辞之祖”的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写到这里,我就想起清代诗人赵翼的名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们是否知道?里面的“风骚”二字,就是以屈原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而得名。自此,“风骚”二字已经成为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代名词。

还有,还有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蔺相如,他的事迹和智慧毋庸赘述,单单看发生在他身上的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就足以为众人所景仰。

……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的一次文化高峰,那个时期,多种思潮的交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繁荣与发展,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2021.07.12

     指导老师:蔡泗明

指导老师点评:

        一、此文,无论是题记,还是起句,都写得很好很恰当。文章引用《遥远的绝响》和《黄帝赞》里的文字提纲挈领,尤显大气磅礴。

        二、内容抓住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代表人物和经典论述,导出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理。所谓“温故而知新”,大概也是作此文的目的吧。

         三、文章简明扼要,层次分明,叙述、说理也比较严谨。读此文,还能让人感受到小作者学史过程中体会到的“甜味”。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黄博剀,男,2008年出生,福建云霄人,云霄立人学校七年级学生,兴趣球类运动,并逐渐喜欢上阅读与写作。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