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虚构】小洪河的四十年/赵付友

 西平文学 2021-07-20

        我们家乡最大的河叫洪河,因为处在河的上游,人们习惯称之为小洪河。常年生活在小洪河岸边,经常沿河乘凉散步,捕鱼抓虾。周末,闲来无事,我索性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小洪河骑行之旅。

        从五沟营清真寺后上洪河南岸河堤,河堤面上是一条刚修成的水泥路面。一路东去。不足二公里,就是河南省水文资源局五沟营水文监测站,简称水文站。水文站大门前较为宽阔,一架信号塔巍然屹立。据水文站长介绍,监测站成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初期的监测站办公条件和检测设备比较简单,一名工作人员既是站长又是技术员,一般的水文数据多数是依靠目测。如今,监测站不但有雷达,还有无线通讯塔和完整的监控设备,独立的办公小楼和封闭的办公场所对水文数据和各种资料实施24小时全程监控,办公条件的现代化为上级的文水决策提供了更加及时、科学、正确的水文资料。夏天到了,在监测站附近的河堤上,到处是前来纳凉的附近村民。河堤下,一把遮阳伞挨着另一把遮阳伞,红的、白的、黄的、绿的,恰如开在河水边上草丛中的一朵朵喇叭花。遮阳伞下,一个个静心垂钓者连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水文站办公大楼外由一圈红砖砌成的院墙包围着,墙内有供职工体育运动的场地。院墙左右两侧堤面更加宽阔,左侧树木参天蔽日,树下绿草如茵,凉风习习。纳凉的村民三人一堆,五人一群,有一家几口开小汽车过来的,有呼朋唤友骑着电动自行车或开着电动三轮车结伴前来的。树荫下,展席而坐,或聚众打牌打发时光,或独自玩手机,也有喜欢听戏、听歌的,把自己带的手机或收音机打开,要么跟着唱,要么自己哼,那一份享受,那一份自在,恐怕别人无法感受。

        在两棵大树间扯上一个大网兜,有母亲轻摇婴儿入睡的,有少女自醉其中的,有大人躺下看书的,也有两少年轮换着,我躺下逍遥,你在一旁轻摇,我在一旁轻摇,你在网兜里徜徉。你一路走来,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这情这景,突然撞入你的眼帘,嘻,有没有陶渊明误入桃花源之成就感呢?

        在水文站右侧,是一个小型的鸡、鸭、鹅饲养场。饲养场用一个很大的塑料网兜圈了起来,被圈进网兜的还有几排豆角、茄子、辣椒,这些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田园农家风光,让每一个路过这里的城市人羡慕三分。

        看到鸡鸭鹅们“自由散漫”戏水啄食的憨态模样,我停下前行。问及白鹅的主人,主人笑笑:“它们都是我从外地引进的优质家禽。这些家禽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脂肪含量低。它们都是草食禽类,容易饲养,化料少,本轻利重,经济收益高,其肉中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残留量极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绿色食品。”

        听完主人的诉说,我表面点头,但内心嗤之以鼻:“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做生意的,谁也不说自家的产品坏。他不夸自家的家禽好,咋卖出去挣大钱哩?”

        顺着曲曲折折的洪河堤岸继续前行,走过中国石油天然气输油管道兰州到郑州标线标杆警示处,不远处还有长江三峡西电东送标杆警示牌、警示杆儿。头顶有跨河而过的高压电线,脚下有跨河而过的输油、输气管道,天空的电线抬眼可见,地下的管道不见痕迹。管道是如何从河床下面穿河而过的,亲临过管道顺利穿越河床施工现场的村民,每每谈起这事儿,依然赞叹不已,像我一样,没见过施工现场的人,一听到这些施工奇迹,也为祖国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而自豪。我们伟大的祖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四十个年头了,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改革成绩世界瞩目,开放程度世人赞叹,咱不说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速度,也不说云盘江大桥的建设规模,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等都这些民心工程,不得不让人为之称奇!

        骑出西平河段,闯入上蔡地界,大约三公里处,一座大桥横卧在河面之上。据附近纳凉的村民介绍,这座桥是去年刚建的,全钢筋水泥结构,三拱立柱式。走上桥面,我惊奇地发现,桥两旁的栏杆上立着一根根木棍,问及在此纳凉的村民:“这棍作什么用?”

        “晚上卖烧烤的”。

        “啊,这个地方卖烧烤啊?”

        “是的,每到夜晚,这桥头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丝毫不亚于城市夜晚卖烧烤的大排档。

        桥头右侧的堤面上,北边有一个宽阔地带,干净平整的地面上摆着几张大方桌,每桌可接待八人。我好奇地问桌边的村民:“这也是买烧烤用的?”对方用勿容置疑的表情点点头。

        当我问及挣钱不挣钱时,村民微笑:“这里夜晚太热闹,每天都闹腾到凌晨一两点,来这里吃喝的不但骑电车的多,开小汽车的也不少。从食客不同的方言可以判断:有的食客距离这里得有15公里。”

        “烧烤的食材有保证吗?”

        “有!”他指指不远处的田间,“蔬菜都是这大地产的,现采现吃,荤菜就是你刚才过来时,路过的饲养场里的鸡鸭鹅。”

        走到桥头南边,远远地就听到了吹拉弹唱的声音。顺着唱腔走进细看,果不其然。这场面,真和城市公园里的地台戏班子不差上下,尽管没有戏台,但拉二胡的、敲棒子的、打音叉的、拨动锣鼓的,都很有节奏和韵律地传递着同一个音乐旋律,旁边唱戏的,腰间佩戴一只小音箱,手里拿着小麦克风,声情并茂,自娱自乐,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前来捧场的戏迷和粉丝都是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虽然彼此多数人的名字叫不出来,但大家都面熟,尽管有洪河作为村界、乡界、县界,但有悠扬的乐器声声相邀,淳朴的花木兰唱腔,怀旧的朝阳沟唱段,还有老包下陈州的浑厚激昂,乡音乡情,通过田野的风弥漫到你的耳膜,通过潺潺的洪河水一路向东南,你咋能不来免费地欣赏一会儿这身边的音乐盛宴?!

        出发走洪河西岸,返回走东岸,不走回头路,能欣赏到洪河两岸的不同风景,这是我自己想好的路程。返回的时候,我再次路过这座桥。桥的东岸左侧有两架旋转木马,夜晚来吃烧烤的,难免有一家组团来的,有老有小,大人吃饱喝足了,小孩也得玩得痛快不是?商家眼里处处有商机。这话一点不假。右侧,则是其它娱乐器材,依然有大人玩的还有小孩玩的。

        我没吃过这里的烧烤。身处胜境,我面前就展现出一副夜晚烧烤图:宽宽的洪河桥面上,食客们一字摆开,吃着美味的烧烤,喝着冰凉的啤酒,划拳行令,有的男客脱去了上衣,酒精刺激下的脸庞格外兴奋。桥栏杆一旁的彩灯下,老板不停地出锅,传菜的女服务员一路小跑不停地传菜、收钱,嘴里还不停地招呼着大家,慢吃、慢走、你好、请坐、小朋友请注意安全。

        假如,你就是现场的一位食客,凉风从你的耳旁吹过,脚底下又是洪河水传上来的丝丝凉气。你拿起筷子,叨上一筷子刚出锅的牛羊肉,慢慢地送进嘴里,再喝一杯凉啤酒,从嘴唇一下子凉到肠胃。此时,你要说一个“爽”字,未免有些早点。这个时候,你突然侧身,往洪河桥下望去,满天星光映入流动着的洪河水中,桥两旁闪烁的彩灯也在水中跳跃,你不由地会说,星光灯光齐舞,人影灯影互动。天上、人间、水天一体,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过百尺乡界,到西洪大桥,期间再没有横跨洪河两岸的桥梁。这段距离,据附近村民介绍:至少也得十五里。我一听,管它多少里哩,本人这是独自骑行,无牵无挂,不受时间和规则的限制,无非就是一次探路而已。如果自己体力能行,下次再延长骑行距离,如果不行,我也好自为之,适可而止,决不逞能,为难自己。

         到了西洪大桥,我稍作休息几分钟,目的是看看周围的环境。西洪大桥南北而卧,桥西,河的北岸,抬头,我见到了横跨在河堤上空的一块提示牌,上面写到:小洪河是淮河一重要支流,发源于平顶山舞钢市,流经西平、上蔡、平舆、新蔡四县,全长265千米,流域面积4170千米。经过查看手机地图,我了解到,以新蔡为界,新蔡以下叫大洪河,新蔡以上叫小洪河。许多时候,我都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小洪河则是我们家乡人民的母亲河,她日夜恩惠着两岸村民,保佑着两岸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在我所骑行的洪河两岸,我见到了洪河灌渠水闸12处,几乎是一个自然村一处。据附近纳凉的村民讲,这些灌渠水闸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驻马店市水利局统一向社会上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招标施工,目的就是确保工程适量和社会效益。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些灌渠历经几次较大洪水的冲刷洗涤和两岸土地的干旱,及时地造福于两岸人民。每逢两岸土地出现干旱,只要洪河有水,村民就可以提闸放水,以备人畜和禾苗保命之需。一旦发生内涝,村民还可以提闸排涝,消除水患。发挥作用最大的年份一是2001年的伏天内涝,二是2016年暑期连续四十多天的干旱。这两年,尽管不是风调雨顺,但我们这里有像小洪河一样完善的水利设施作保障,粮食丰收依然不减当年,农民朋友们的收入没有受到较大影响。

        在河东岸,有一个上蔡到西平的界碑,我拿出手机,打开相机键,按下快门指令。我想把这张界碑的照片发到微信圈里,向朋友们晒晒我的旅程。突然,几只白鹭进入了我的视线。洪河水面两侧,是摇曳在风中的芦苇。芦苇上空,几只白鹭互上互下,自由滑翔。我骑车前行,他们则飞行着向前,好像要送我一程,我停下,他们就转身飞回,望着远去的白鹭,我再次打开手机拍照。白鹭啊,本来今天我是一次独自骑行,想不到,半路上,你来送我,我想寂寞一会儿也不行啊。谢谢,白鹭!白鹭,谢谢!

        白鹭是我们家乡老王坡腹地的候鸟,每年开春而来,天冷而去。这些年,随着老王坡湿地保护区的建立,还有小洪河两岸生态环境的治理,白鹭的生存环境日益得到改善,白鹭自然也就日渐增多起来。这正如所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河南水利和祖国的各行各业一样,前进路上尽管曲曲折折,但成绩斐然。人民收入增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祖国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想到这些,再看看周边战火不断的中东局势,想想战火中的难民,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从心底发出:风景这边独好,祖国,我爱你!

        记得1975年暑假,百年不遇的“75·8”大洪水袭击了驻马店地区的泌阳、遂平、汝南、西平等县,大水造成无数家庭家破人亡。眼看洪水越聚越多,无奈之下,小洪河西平县五沟营段不得不炸堤分洪,灾区内剩下的人畜才得以免受灭顶之灾。到了1998年,淮河下游的江苏、安微境内洪涝严重,西平县小洪河段老王波滞洪区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顾大家,依然决然地把大量的洪水蓄存在河南境内。一个月后,江苏、安微解除了洪水肆虐,小洪河才开始慢慢有计划地泄洪。洪水退后,国家及时补偿了西平县小洪河段老王波滞洪区内村民的所有洪水损失,西平人民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得到了国家褒奖,也得到了兄弟省份的好评。

        从西洪大桥返回的河堤上,我欣赏到了一个个的葡萄采摘园区,西瓜和甜瓜采摘园区,梨树和桃树种植园区,还有一个个的鸡鸭鹅放养区。我想,这都有规模的养殖和种植示范区是国家从提高农民收入出发,大搞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的成果,这些种养大户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和知识优势,带领本村或本地村民致富,同时,利用互联网加的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可谓是新时代具有新气象的新型农民。

        岁月悠悠,小洪河水长流。从2016年春开始,西平县委、县政府投入巨资对西平县城内10余公里的小洪河段进行了综合治理,洪河两岸,河坡堤面进行了加固、加宽、绿化、硬化,以海棠树为代表,新植各种花草树木。今年春,西平首届海棠旅游文化节盛大开幕,旅游文化节以风景秀丽的小洪河流域为依托,以人民公园、嫘祖公园、洪河公园、植物园、动物园为轴心,一步一景,处处体现了水之魂,花之美,树之俏。游客为之流连忘返,喜上眉梢。有人说,是清澈的小洪河水养育了勤劳的西平人民,是宽厚仁慈的小洪河给了西平人民幸福的今天,现在看来,正是生机无限的小洪河在引导着西平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共走小康路、同圆中国梦哩。

        岁月是一条长长的梦,时常流淌着幸福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畅想。四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成长,四十年来,我和祖国共成长,我和家乡同变化。我坚信,只要党的富民政策不变,只要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到中国梦实现的那一天,小洪河上空的天更蓝,小洪河的水更清,更滋润。小洪河,你永远流淌着家乡人的乡愁和爱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