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不一样的春天

 亮灯 2021-07-21

一步一步走进加拿大



来自东北的亮灯,讲述移民加拿大的生活

文 | 亮灯

我们公司最近有人被隔离了,不是因为检测阳性,而是因境外归来。有位员工回菲律宾探亲归来时,被公司告知要隔离14天后再上班。还有一位员工的儿子刚刚从美国回来,入境时被要求居家隔离,公司说这种情况她也不允许来上班,也要居家隔离。在隔离期间可申请政府的疫情补贴。(根据规定﹐政府紧急救援福利CERB,将为失业者和无法工作者提供每月2,000元,提供4个月。)

隔离是禁令,是强制性的,BC省长贺谨在4月8日说:”海外入境者需强制自我隔离,这不是建议而是命令”。隔离者如被发现没遵守规定,是要接受罚款并承担刑事责任的。因为目前疫情已发展到社区感染阶段,最难防的是无症状感染,你不知道身边谁是病毒携带者,甚至自己中招若无症状,成为传染源都不自知。普通市民被要求呆在家里,非到万不得已尽量不出门,政府要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际交往和接触来拖延疫情的蔓延,直至疫情得到控制。个人外出买菜健身遛狗还是允许的,但要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驾车去空旷无人处赏樱花

2020年不一样的春天


我们公司生产照常进行,以前不常生产的品种,现在都在增加班次生产,尤其是订单并不多的厕纸,现在两班都在加工。公司防疫措施做得还不错,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每天将员工休息室的电话微波炉冰箱水龙头等所有把手、以及所有机器操作按钮按键擦拭消毒,错开员工吃饭休息时间。公司还破例给每个员工派发两箱自产的手纸,算是疫情期间的福利,借以安抚人心。

在员工休息室旁边有个劳动保护备品屋,里面有急救药箱,塑胶手套、N95工业口罩、一次耳塞等,都是随用随取。原来口罩很少有人戴,现在却常被取空。

说起口罩,在这次疫情中,中西方人因对“戴口罩”持有不同理念而凸显出差异。西方人认为,戴口罩是自己生病,防止把病毒传染给别人,是保护别人不被传染;东亚(特别是中国)人认为,戴口罩主要是防止自己被别人感染,是自我保护。随着疫情日趋扩散的严重现实,前者逐渐接受并认同了后者的理念,加拿大首席卫生官谭咏诗在3月4日答记者问的时候,也改口说,“佩戴口罩可以作为额外的防护手段保护自己”。街上戴口罩的人多了起来。


前几天,我还收到了来自加拿大重庆总商会免费派发的口罩,是中国重庆市侨联,重庆市慈善总会捐赠给海外侨胞的,还带来暖心的问候:“血脉相连,手足情深,大家安好,便是晴天!” 

加拿大重庆总商会组成爱心团队,在微信群接龙报名,很快将3000个口罩分发到有需要的人手里。我作为重庆人的老朋友,也得到会长陈雯的特别关照,领到了2包(20个)雪中送炭的口罩。感动之余在此表示感谢!

疫情期间,许多华人自发组织了互助小组,帮助隔离者及弱势人群买菜买药,中医之家组成服务社区的义工团队……,为阴霾重重的疫情中生活带来一缕缕阳光。

各华人社团纷纷转向网上开展活动。

坚持行走六年多的悠悠户外行俱乐部,被疫情逼停了室外集体活动,改在网上开展互动,每天一篇的悠悠日记,分享来自各个领域的悠友们在疫情中的生活状态;每周日晚的云会议给悠友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空间,大家通过语音视频讲述各自的生活体会,展示才艺,联络感情。

诗词学会每季一次的朗诵会也搬到网上进行了,首次尝试即获成功,二三十位诗词爱好者隔空连线,诵咏吟唱,抒发情怀,疫情肆虐挡不住诗意飞翔。

微信群里除了各种转发疫情信息外,不时有“最美春天摄影展”、“居家美食大家晒”、“抖音学起来”等诸多花样翻新的活动,告诉大家,宅家的日子其实也可以不那么寂寞。

昨天总理特鲁多还在呼吁:如果我们在未来几周继续遵守禁令,我们最快可以在夏季时挺过最严峻的时期。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负责任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尽量不出家门,勤洗手多休息,加强营养,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必须出门时做好防御,保持社交距离,就能确保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及邻里城市的安全,一起战胜这场疫情。

排队候车乘客保持社交距离

 

 小区许多人家在这特殊时期挂起了国旗

下班路上拍摄超级月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