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中穴

 昵称57807052 2021-07-21

脊中穴(jǐ zhōnɡ xue)出自《針灸甲乙經》。別名神宗脊俞。屬督脈。脊即脊柱,中即中間,脊柱古作二十一椎,穴在第十一椎下,正當其中,故名脊中。脊為椎骨,《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注:“脊骨者,脊膂骨也,俗名脊梁骨。”中,中央之義。脊柱共有21椎,本穴在11椎之下,適當其中,故名之。“神宗穴”。“神”,与鬼相对,指天部阳气也。“宗”,祖宗也,气之源头也,水也。神宗名意指穴内的天部阳气为来自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所化。理同脊中名解。

【取穴位置】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位置】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功能主治】

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痔疾,脱肛,便血,癫痫。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中脘治腹胀胃痛。

配上巨虚、下巨虚治腹泻痢疾。

配鸠尾、大椎、丰隆治癫痫。

配肾俞、太溪治腰膝痛。

配至阳、阳陵泉、胆俞治黄疸。

中樞足三里、懸樞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涌泉治癲癇。

腎俞命門中膂俞腰俞,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腰閃挫疼痛

配足三里,有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眼暗頭昏

【穴位治法】

斜刺0.5~1寸。

【附注】

《針灸甲乙經》:腹滿不能食,刺脊中。黃疸,刺脊中。腰脊強,不得俯仰,刺脊中。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風癇癲邪,溫病積聚下利

針灸大成》:主風癇,癲邪,黃疸,腹滿,不嗜食,五痔便血,溫病積聚,下利,小兒脫肛。

類經圖翼》:小兒痢下赤白,秋末脫肛,每廁肛痛不可忍者,灸之亦無妨。

針灸聚英》:素問刺中髓為傴,行針宜慎之。

你身边的健康顾问。公众号联系人:赵先生,手机号:18568446039,微信号:HNayzds,抖音号:ay6392,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吉祥春天12号楼5单元1楼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