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修:不畏绯闻忧文名,一生好酒做醉翁(附音频版)|诗坛轶事

 王阔海作品 2021-07-21

    一句“环滁皆山也”霸气开篇,以独孤求败的惊险,奠定了欧阳修在古文界的很难逾越的地位,比较同样有才华的,或者失于教化心切,或者过分拉不住缰绳的另外七位,欧阳修可能因为一些天性原因或者说始终与他的那个现实世界保持一定距离的人生态度,而使他更显得那么突出一些。

    当然,对音律的追求、对琴音的痴迷,也令他的词相较于前后脚的猛人们更精致一点点,尽管我们已经失去了宋朝的官话发音和一大摞词牌的旋律,也能依稀揣摩出一点韵味儿上的差异。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用今天的评论话语说,欧阳修在闺怨的深锁之愁和无奈之泪之后,偏偏用“乱红飞过秋千去”给了一个开放的结尾,给了一个省略号而不是叹号或句号,令此词在完成了本身的任务之后又打开了一把新锁,门内的事情有待读者自己揣摩,但绝不会超出“庭院深深”带来的寂寞和愁苦的主调了。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敢于铤而走险,在这首词里,他几乎用各占二分之一的平分法,用一个乡村野老都用熟的对比修辞法,造就了一个大裂谷,一个永失我爱的忧伤意境。比较一首相似的造境的唐诗《题都城南庄》,二者的差别不仅是叙述视角性别的差异,更见老欧驾驭语言平实中的险要。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江西人欧阳修生在四川,3岁丧父,不得已与母亲寄居在叔叔家里。有过一则很励志的故事就是说欧阳修的。说欧阳修的母亲学识渊博,用芦荻在地上写字教小欧阳修学习。

    欧阳修打小显示出的天分令大人们惊奇,也给供养他们母子的叔叔带来信心。尽管如此,欧阳修的运气并不太好,连续两次科举考试都落榜。幸好,他还年轻,第二次落榜的时候才19周岁。

    到了欧阳修22周岁这年的考试,在评卷的时候有这么一段画面。大词人晏殊手里捏着皇帝刚刚塞给他的纸条,他看看四周没人,急忙打开看,上面写着:

    “听说欧阳修很狂妄?”

   ”年轻人,恃才放旷嘛!但他确实是个不世之才。”晏殊回复了皇帝一张小纸条。

    就这样,为了打压他的傲气,故意没给欧阳修状元,而把这个名额给了和他同一个宿舍的王拱辰。

《诗一首》

【王拱辰】

圣神深意念遐方,前后皆驰谕蜀郎。

从此邮亭为盛事,乘轺相继有三王。

    从这首诗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考霸不一定适合当一个大作家大诗人。据说本来欧阳修已经做好了新状元服,准备在殿试的时候穿上留念,不料被小他5岁、还是孩子气的王拱辰给偷偷穿上显摆,这一下神秘主义事情发生了,状元异位。不过,王拱辰虽说诗写的不咋地,但是办事儿厉害,他是一个有计谋的犟种爱国者,愣是用三十六计的各种计维护了北宋的领土和尊严,没被当时的世界老大大辽国欺侮住。

    而且,他和欧阳修二人还成了连襟。欧阳修一开始管王拱辰叫姐夫,后来叫妹夫,原因是王拱辰的第一个妻子是欧阳修太太的姐姐,不久就死了,王拱辰太喜欢这一家子,太喜欢与欧阳修做连桥,于是又把小姨子给娶了。

《玉楼春》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欧阳修在好多的诗词里流露出对洛阳的怀念,比如他的《洛阳牡丹图》从一千年前开始就给洛阳牡丹打广告了,而他的《洛阳牡丹记》是最早的牡丹研究专著,洛阳市文旅局应该万分感谢欧阳修才是。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在洛阳的日子很潇洒,和他一起潇洒的还有诗人梅尧臣、尹洙,他们天天不用坐班,一点也不影响工资福利水平。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们写诗、招歌妓来演唱,喝酒作乐,活得无比滋润。他们之所以能这样,是有一个人在罩着他们,这个人叫钱惟演。钱惟演也是个诗人,而且身份敏感,他的父亲曾经是越王,后归顺了北宋的,所以钱惟演不算北宋土生土长的官二代。

《玉楼春》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词中可见钱惟演是个小心脏比较脆弱的人。

    很快,保护伞钱惟演去世了,欧阳修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接下来由于年龄的变化,欧阳修也撸胳膊挽袖子要在官场上大干一番,却因为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改革而屡屡被贬,著名的《醉翁亭记》就是在他被贬到安徽滁州时写的。

    可是欧阳修越被贬越升官,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力,为北宋鼓捣出一帮子牛鬼蛇神,这些人后来与唐朝的韩愈、柳宗元一道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除去唐朝的那两个,宋朝另外6个大家中有5个相当于欧阳修的门下,第六个就是欧阳修自己,可见欧阳修是承包了”古文运动“的绝大部分项目的。不仅如此,包公的原型包拯、寇老西寇准的受重用都与他的提拔有关,他是北宋合格的人事部长。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又是一首开放式结尾,言已尽意未了。

    作为古文运动的扛鼎人物,欧阳修的作文与他的主张并不能完全吻合,比如他主张”明道致用“,强调内容的”道“重于形式,但是在欧阳修眼里,这个”道“是万家灯火、百姓琐事、喜怒哀乐、易逝韶华,是人间的悲苦、生活的艰难,绝不是统治者道德课本的”道“。是以看来,比较心思狡猾的其他文人,欧阳修的平民意识强烈,但是他又有强烈的孤芳自赏的精英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洋洋自得溢于言表。

    相较于苏轼先是五马长枪、不知深浅的入世搅和,接着在道家、佛家里追寻人生的真谛,欧阳修仿佛一开始就纵情山水、美酒,细细品味人生中百般无奈,拒绝抽象。

《诉衷情》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

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这是无奈的苦笑。

    易感的欧阳修对现象界的牵挂必然导致他多愁善感,在后来充满理学色彩的研究者心中,针对欧阳修大量的“言情小令”总结出一个隐约的幻影,这个幻影似乎是一个欧阳修终生也未获得的一名绝妙女子。

    她似乎就在那儿,可是距离很遥远。

    他的这个特点使他在世时就遭受过调查。

    欧阳修的外甥女儿爆料自己与欧阳修有不伦关系,官场一片哗然,民间一片哗然,后来的野史稗史小报记者也一片哗然。虽说后来欧阳修矢口否认、官方也证明没有其事,但是一块污迹留在他的长袍上了。

    其实就算那事儿是真的,他也没有乱伦到大逆不道。这个外甥女儿与欧阳修没有血缘亲,是外甥女儿的母亲改嫁时的拖油瓶。试想在漫天漫地风花雪月的北宋初中期,一个小媳妇与一个有才有权的中年大叔有那么一点暧昧的心思,也是有可能的。

    外甥女绝不是欧阳修诗词里的那个女人的影子,因为你看到欧阳修的孤独之后,就会理解孤独的来源:现世的美好总会有缺陷,经不起时光和潜意识的检验,完美也许只存在于幻念之中。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这是一幅景区团队游客到达的景象,现在也随处可见吧。一群人花红柳绿从汽车里冲下来,还没问这是什么地方呢,就一窝蜂奔向别人给准备好的“背景墙”,然后噼里啪啦、长枪短炮一起对准背景物事,留下“到此一游”的照片,扬长而去。

    这样的联想全拜欧阳修在这里用了一个神字“踏”,它与“春”字联系起来叫优雅,它与“落花”联在一起呢?你作何想象?是不是像某一类旅游团到了乌拉盖大草原呢?

《减字木兰花》

【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

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这首词里公然抄了“天若有情天易老”句。

    这句的版权是短命鬼才李贺的诗句,后来一直被名人抄袭,除了欧阳修,他的诗友孙洙也抄过。一看领袖抄也没啥事儿,贺铸、段成己、元好问都开始抄这句用了。

    在这首词里,必得到了物我一体、似我非我的状态之后,才进入恍兮惚兮的真幻难解的状态。《庄子·应帝王》中好心的哥俩“疏”和“忽”看见“混沌”没有七窍,不能尝尽人间诸般感受,于是帮着混沌凿出七窍,七窍成而混沌死。是以我每次吃馄饨时,对那小团皮包馅总是要似咬若含,恐馄饨生窍而亡。

     人间梦间的恍惚在饮酒中也能短暂获得,无论在洛阳、滁州,还是在扬州、宜昌,欧阳修自己坦然承认豪饮的追求,所以他写了很多与饮酒有关的诗词,并自号曰醉翁也。

《渔家傲》

【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

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

醉倚绿阴眠一饷。

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酒喝到这个份上也是没几个人敢挑事儿了,酒杯不够,用荷叶卷起来装酒,比我们当年用酒瓶盖做杯可牛多了。喝醉之后任小船随水晃荡,最后船累了,自己在沙滩上也睡着了。

    与苏东坡不一样,欧阳修是懂音律的文学家,所以他的词在李清照的标准里要比苏东坡的“用词写诗”要地道。但是书法方面,欧阳修不及苏轼有名。

    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生前的影响力其实远超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退休后依旧字斟句酌修改自己的作品。欧阳太太几次要把话题引到外甥女儿身上,欧阳修都表示没时间探讨。欧阳夫人纳罕问他:你又不是小孩子,难道还怕先生骂你不成?

    欧阳修的回答是:“不怕先生骂,却怕后生笑。”

    可见“环滁皆山也”锤炼的重量,一字一岳,五岳既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