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中形胜之地未必称霸首选:以晚唐李茂贞为例

 巴西太守 2021-07-22

前言

关中地区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后来东方又有潼关、北方又有金锁关而得名,又叫渭河平原,在中国陕西中部、秦岭北麓,东西长300公里,平均海拔约400米,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被《史记》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又称“八百里秦川”,除各处险关以外,另外还有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形胜之地,也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由秦朝至唐朝,关中一直是中国的政治及经济中心。战国时期的秦国、封建时期的西魏-北周-隋朝,都是由关中而得天下;立国于关中的前秦虽然没能最终一统,但也曾席卷华北。

但是,如果仅仅因此就认为关中地区是乱世群雄的创业首选,就未免有失武断了。

本文将以晚唐军阀李茂贞为例,论证关中地区虽然形胜,却未必是创业首选。


富不起来的关中

唐朝末年,华北地区有三大巨鳄,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

从地域来看,朱全忠的老窝在汴州,即今开封,身处四战之地,直接面临大魔王秦宗权的死亡威胁;李克用的老窝在并州,即今太原,最惨的时候被朱全忠围着打,甚至有了远遁漠北的念头。

而李茂贞割据的核心地域正是那个宝藏一般的关中地区,其巅峰时期的势力范围更是包括今陕西大部、宁夏南部、甘肃西部、四川北部,共计关内、陇右、山南、剑南四道十五镇至少四十五州;因为地近长安,他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便利,经常胁迫唐昭宗,轻则擅杀宰相,重则火烧京城、逼娶公主,迫使唐昭宗准他使用代皇帝行令的墨敕。有了墨敕,他不仅可以在自己治下设立乾州、义州、耀州、鼎州这些新的行政区划,甚至在唐朝灭亡后还可以代表唐朝封同样以唐朝遗臣自居的淮南节度使杨隆演为吴王。

从个人素养来讲,李茂贞事母至孝,对已故恩师郑畋充满感激,又很有智略,对军旅之事尤其过目不忘,个性仁慈宽大,能得士卒之心。为了消除众人对将领符道昭的疑心,他甚至亲自不带护卫去符道昭家睡觉。相比之下,被自己亲生儿子斩杀的朱全忠敢这么做么?

但最后,朱全忠成为了中原五代之一后梁的开国皇帝,李克用也成为了五代之一后唐的奠基人和追封皇帝,而华北三巨头里混得最惨的那个,恰恰是那个占据形胜之地的李茂贞,为了避免树大招风,他连称帝都不敢,只敢称妻子为皇后、建立宫殿、设立百官等,把自己各项实质待遇提高到皇帝级别过过干瘾,等后唐建立了就以唐朝忠臣之名称臣了。

形胜终究只是形胜,而不是必胜。事实上,据关中而失败的例子更多,章邯、韩遂、晋愍帝、慕容冲、萧宝夤们甚至连一统天下的梦想都来不及有,就被外敌甚至自己人打趴下了;即使是立足较稳甚至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的政权,也曾先后被刘邦、绿林军、刘裕、北魏、安禄山、黄巢们兵临城下,轻则皇帝出奔,重则国破家亡。

秦国成功了,那是因为秦国在关中都经营数百年了;后来随着水利灌溉工程日渐失修,到西汉末年,中国的经济重心和基本经济区已从关中转移到河内郡一带了。

西魏-北周成功了,首先是因为贺拔岳、宇文泰继承了先前尔朱天光在关中的经营成果,不然在西弱东强的局面下,宇文泰连立都立不住。东魏将领高慎以虎牢关投降宇文泰,多大的福利啊,结果邙山一战,宇文泰丢下三万人头,虎牢关也回去了不说,自己的人头也差点上了东魏勇将彭乐的功劳簿。北齐文宣帝取代东魏称帝后,把作战重心放在南梁和柔然、契丹、高句丽身上,称帝十年间,除了一次引诱西魏出兵未果以外竟然完全没有对西魏用兵,简直都不把西魏放在眼里。甚至哪怕是北齐灭亡前一年,被誉为败家子的昏君高纬也能御驾亲征让北周名王宇文宪无功而返。等北周灭齐,距离当初尔朱天光入关平乱已经五十年了。

距离成功只差一步的前秦也是在关中经历了多年的经营。

而李茂贞的关中,在他接手以前就先后经历了黄巢之乱和朱玫之乱的蹂躏。

而且,李茂贞连长安都没有。即使有,也守不住:他第一次杀进长安是893年,结果被李克用打回去了,他的队友邠宁静难军节度使王行瑜还丢了脑袋。

而李克用能打进长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河中护国军节度使王珂是他的女婿,自己人。护国军的治所,就是蒲州;李克用早在平定黄巢之乱的时候就曾经由蒲津渡杀入长安,后来朱玫之乱时又杀入过一次,对从河东进京的道路熟门熟路。

李茂贞显然也知道河中护国军的重要性,这次联合逼宫的起因,就是他想支持王珂的堂兄王珙担任护国节度使未果。如今两位的后台直接单挑,他本尊都被李克用教训了,他力挺的王珙当然也没机会了。

要不是当时唐昭宗担心李克用难制拒绝了李克用消灭李茂贞的建议,李克用也并无强行长期占据关中乃至进一步取代唐朝之意,李茂贞就早早退出历史舞台了。

关中地区的确四面险关,但仅仅隔一条黄河是难以拦住从河东经蒲津渡杀来的敌军的。当初曹操能打败割据关中的韩遂、马超联军,很关键的一步就是从蒲坂渡河,袭击敌后。

何况,除了蒲津渡以外,还有龙门渡。当初唐朝正是从龙门渡打进关中,从而全盘接收了尔朱天光以来历代对关中的经营成果,最终一统天下。其实早在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吴起就曾经从龙门渡渡河打败秦军;后来秦国夺回了河东地区,也就免除了魏国对自己的直接威胁。

李克用退兵后,李茂贞到处兼并软柿子,并于897年趁李克用分身乏术第二次杀入长安,却被朱全忠吓得与唐昭宗言和。

等王珂被朱全忠所败,河中就归了朱全忠,李克用因此再也不能出兵勤王了,但是,对李茂贞来说,河中不过是从一个敌人手里到了另一个敌人手里罢了。当901年李茂贞劫持唐昭宗,就换了朱全忠以勤王为由用兵关中,朱全忠还顺手拿下了李茂贞的长期盟友华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这意味着从未控制过蒲坂的李茂贞连对潼关也失控了。

在后来的作战中,李茂贞被朱全忠重创,老窝凤翔府也出现了吃人肉的惨剧,只是朱全忠因为后方不稳,才在他满足了交出唐昭宗等条件后放过了他,甚至把已经投降的邠宁静难军也漫不经心地吐了出来。

也难怪朱全忠不把李茂贞当回事,后梁建立第二年,当李克用和李茂贞约定一起讨伐后梁时,李茂贞的情况竟然是:

岐王衰老,兵弱财竭,竟不能应。

说好的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呢?

又过了一年,李茂贞治下的延州保塞军(丹延二州)和鄜坊保大军就上了梁将刘知俊的功劳簿。

虽然很快,刘知俊就因为和朱全忠生出嫌隙而将旧京长安和同华二州都送给了李茂贞,李茂贞也趁乱收复了丹州,但很快,随着后梁大将杨师厚的到来,这些全都丢了。

刘知俊来投以后,想重用他的李茂贞竟然一度面临无法任他为节度使、只能用增发俸禄作为安慰奖的窘境。

岐王厚礼刘知俊,以为中书令。地狭,无藩镇处之,但厚给俸禄而已。

为了让刘知俊成为一镇节度使,李茂贞对灵州朔方军和夏绥定难军用兵,但这两镇都是后梁的臣属,后梁当然都发兵相救,甚至不惜由皇帝朱全忠御驾亲征,最后李茂贞什么都没有得到,连长期占领的盐州也丢了。

后来朱全忠被杀,后梁发生内乱,河中节度使朱友谦趁乱不听朝命,李茂贞才抓住机会和朱友谦结为儿女亲家以为拉拢,甚至还与其联合,但这已经是他的极限了,掌握河中军对他来说,太遥远了。他联合河中军收复的鄜州,也很快失去了。

在这些不利条件影响下,李茂贞在关中的其他地盘一一沦陷:耀州义胜军于915年降梁,秦州天雄军在916年被前蜀拿下;邠宁静难军则在先后经历了内乱和叛降的打击后,在917年被后梁攻陷。

结果,除了凤翔本镇以外,李茂贞在关中地区能长期拥有的只剩一个泾原彰义军了,这也是他最后交给刘知俊的地方;而由于小人离间、家属被前蜀所俘虏等原因,刘知俊这样简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大将在为李茂贞打出大败后梁的升平山口之战和大破前蜀的青泥岭之战后,最终也弃他而去,此事和随后发生的耀州降梁仅隔一月,第二年陇州保胜军也因为节度使李继岌担忧李茂贞猜忌弃城降蜀而被取消并入凤翔本镇,这些都堪称李茂贞势力衰微时多米诺骨牌式的破窗效应。

蜀军至上染坊,秦州节度使李继崇遣其子彦秀奉牌印迎降。宗绛入秦州,表排陈使王宗俦为留后。刘知俊攻霍彦威于邠州,半岁不克,闻秦州降蜀,知俊妻子皆迁成都。知俊解围还凤翔,终惧及祸,夜帅亲兵七十人,斩关而出,庚辰,奔于蜀军。

岐义胜节度使、同平章事李彦韬知岐王衰弱,十二月,举耀、鼎二州来降。

丙寅,保胜节度使兼侍中李继岌畏岐王猜忌,帅其众二万,弃陇州奔于蜀军。


得不到的蜀地

除了拥有一个已经完善经营的关中以外,秦、隋能最终成功,其实也都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取蜀地。

秦将司马错就曾为秦惠文王陈说取蜀之利:

《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方欲谋楚,群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惠王曰:“善”。

《史记·张仪列传》: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翟之伦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翟,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惠王曰:“善,寡人请听子。”

效果也很显著:

《史记·张仪列传》: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西魏则是趁南梁发生侯景之乱,应梁元帝之邀,趁益州刺史萧纪率大军出川和梁元帝争夺帝位,偷家得手。

而那个只差一战就成功的前秦,在发起那场致命的淝水之战以前也已经夺取了蜀地。

所以,早有问鼎之志的李茂贞若想雄踞天下,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取蜀。

事实上,早在892年,李茂贞就以讨伐治所在梁州(汉中)的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为由,兼并了杨氏家族管下的山南西道和洋州武定军、感义军(后改昭武军)、龙剑军这些小一些的军镇,也以援助东川节度使顾彦晖为名把手伸到了东川。也就是说,他早在大闹关中以前,就有攻略蜀地的意识和行动了。

然而,他遇到了对手——西川节度使王建。宇文泰取蜀的故事没能在李茂贞身上重演,甚至还反了过来。

王建先是打败李茂贞和顾彦晖的联军,迫使顾彦晖与李茂贞断交;897年,迫使顾彦晖自焚,全取东川,宣告了李茂贞东川战略的破产;899年,王建夺取龙剑军;902年,当李茂贞被朱全忠打得喊救命时,王建趁机夺取山南西道和武定军。

李茂贞还曾经把手伸到山南东道的金州,但山南东道的治所已经是湖北襄阳;连西道都守不住,东道就更是浮云了。

最后李茂贞能在王建的打击下苟延残喘,还是因为王建不思进取,想拿李茂贞作为对抗中原的屏障。为此,他不仅力排众议留下李茂贞的国家和性命,甚至和李茂贞结亲,把爱女嫁了过去。

后来,因为联姻破裂和遭受青泥岭之败,王建便反扑夺取了天雄军和昭武军,还两次用从李茂贞处来投的刘知俊攻打凤翔,虽然最终分别因为天降大雪和不服刘知俊的人从中作梗而无功而返,但若是王建决心太大一激动,李茂贞和他的岐国随时都可能覆灭。即使王建不了了之,也不会把昭武军还给李茂贞,从此继潼关之后,连凤翔军家门口的大散关天险也不归李茂贞管了。

李茂贞把重心放在关中,却先败于李克用,后败于朱全忠;又因为精力有限,他分不出太多心思管蜀地的事,而对手又是王建,他在蜀地的失败自然是情理之中的。

更尴尬的是,当前蜀当家人换成了著名昏君王衍,李茂贞仍然在被欺负:

十一月,戊子朔,蜀主以兼侍中王宗俦为山南节度使、西北面都招讨、行营安抚使,天雄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宗昱、永宁军使王宗晏、左神勇军使王宗信为三招讨以副之,将兵伐岐,出故关,壁于咸宜,入良原。丁酉,王宗俦攻陇州,岐王自将万五千人屯汧阳。癸卯,蜀将陈彦威出散关,败岐兵于箭筈岭,蜀兵食尽,引还。

总结

李茂贞自身当然也有一些阻碍他称霸的缺点:对将领,如果说李茂勋、符道昭、李继崇是因为兵败才被迫跳槽还显得有些无奈,那么刘知俊、李继岌投敌完全是他自己作的;对士兵,他过度宽容,导致己方军纪废弛。

然而,其实这些毛病其他两位大佬身上也有。

只是相较之下,朱全忠目标明确,稳扎稳打,终成霸主;李克用虽然前期平白走了不少弯路,但他的继承人李存勖重新振作,一步一步做大自己,最终直取汴州,一举灭梁;唯有李茂贞,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而他的这些缺点则加剧了他的困境,在他的同时代人纷纷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唯有他混得将叛城降、疆域日蹙。

其实后来,后汉曾有一次护国军、长安永兴军、凤翔军三镇叛乱,又结连后蜀,如果光看地盘,局势比李茂贞好得多,但在当时的后汉大将郭威的打击下,从起事到败亡也只有一年四个月。

历史上,李茂贞在没有掌握河东的情况下把重心放在关中基本盘,结果不仅被李克用和朱全忠轮番教做人,在川蜀的地盘也被王建所夺,最终只能困守一隅;即使在平行空间下,他吸取教训把重心放在了川蜀,又有谁能保证他只要倾尽全力就一定能打败王建呢?

后来后梁忙于对河东作战,重心不在关中,又因为内乱对能够直接威胁关中的河中军失去控制,前蜀又缺乏进取中原的决心,李茂贞才有机会拉拢河中军和前蜀,并得到善终。以他在唐朝末年的高调跋扈作风,能得到这样的结局,实属幸运。

IOS系统打赏通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