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赤散,千古排火圣方,利尿去心火,今天好好讲一讲

 梦醉岑山 2021-07-22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话说这么一天,清代大医叶天士刚要出门,就碰上了一伙人。其中一位,是患者,一个30岁的大小伙子。

怎么回事呢?原来,此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感觉到自己排尿的时候,涩痛灼热不已。那种痛感,仿佛是有人用刀子在割肉。

因为疼痛,这个人没办法顺畅排尿。每次小便,仅仅是尿出一丁点,而且疼得他是龇牙咧嘴、满头大汗。

就这样,此人渐渐有尿排不出,个人感觉非常痛苦,几乎快要被尿憋死了。

叶天士见状,知道此事不能等闲视之。如果真的在自己手上出了问题,他这大半辈子的医名,算毁了。于是,他赶紧给患者诊脉。

很快,叶天士发现,患者左脉弦数。他执笔写下一方,这就是导赤散,加上丹皮和赤茯苓。

结果,患者用药以后,情况很快好转。渐渐地,他的病痛就解除了。

家人见状,对叶天士千恩万谢。叶天士则自谦道,此乃雕虫小技。

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这雕虫小技到底是怎么一番学问吧。

先来认识一下导赤散。

导赤散,作为一张古方,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基本组成是生地、木通、生甘草梢各6克。现代用法,是加竹叶3克,水煎服。

这张方子,能够清心利水养阴,是治疗心经火热之症的常用方剂。

什么是心经火热之症啊?说白了,就是这个人心火旺。中医讲,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这个心火就常常会下移到小肠。小肠,乃小便形成之源头。当心火下移小肠的时候,人就容易尿赤尿涩尿痛。

上文医案里的患者,有关症候并没有被完全写出来,但是其脉象十分明确,就是左脉弦数。左脉,候的是心肝。左脉弦数,显然代表心经有火热之邪。

因此,总的来说,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心火下移小肠。既然如此,就可以用导赤散来清心火,利尿,养阴。我们看看其中的几味药材:

生地黄,善于养心阴,清心热。木通,上能清心火,下能利尿清热。生甘草梢,可以解毒清热而止痛。还有竹叶,可以清心除烦,导心火下行,滋阴养津。

这就是基本意图,是很容易理解的。

在大家参与活动的留言里,我多次看到了五苓散、龙胆泻肝汤的身影。我个人认为,龙胆泻肝汤,也是清脏腑热剂,如果用它来加减化裁,未尝不可。但是五苓散,虽然是利水渗湿之品,但毕竟有温阳化气之能,其本质,是治疗水湿内停之症。它用到了桂枝、白术。这对于心经之热下移小肠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当然,这是我自己粗浅的看法,不见得准确,请您多多批评。

总而言之,导赤散,作为一张清热剂,的确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揣摩的。夏季里头,心火上炎,下移小肠的人,是相对常见的。我们如果出现了诸如尿涩尿痛,舌红脉数,口舌生疮,口渴脸红,心胸烦热等症候,可以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适当借鉴应用导赤散。中医临床,对这个方子的应用,是比较常见的。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