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大喜!十四五风电预测或年新增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风从哪里来?

 球哥看风 2021-07-23
今天是中国风电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
来自全球400余位风能企业代表共同为风能行业发声,联合签署《风能北京宣言》!宣言提出,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行业企业将致力携手同行从加强行业自律、自主创新等多方面着手,共同将风电打造成为绿色复苏引擎,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其中核心内容在: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发布现场(照片来自网络)
这条新闻应该给平价之后的后平价风电,尤其是陆上风电,犹如晴空霹雳,给抢装后风电发展方向带来巨大惊喜,惊喜的背后,同时也带来一个新问题:
  • 风从哪里来?


我百度了很多资料,没找到中国可开发风电规模,发起人风能协会提出30亿千瓦的规模,肯定可开发容量至少在这个规模一倍以上。问题很简单,每年新增5000万千瓦或是2025年后每年年均新增6000万千瓦,这些新增的风电场到哪里去建设?
在行业专家们面前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假设陆上每年年均4500万千瓦,海上年均新增500万千瓦(2025年前)。以陆上风电为例:陆上机型按平均4MW机型设计,需要1.2万台左右风机,三北区域新开发风电的风资源底线已经接近6m/s,西南区域(云南)折算成标密实际也已经接近5.5m/s,如果要新增2.5亿千瓦(十四五规划),从增量风电资源来看,陆上风电标密条件下,不过不打破4.5m/s的风资源瓶颈,十四五的规划目标,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的规模基本上是一个空中楼阁!
  • 南方区域资源有限:据我南方区域的风资源了解来看,假设南方区域风电按30%的占比计算,也要7500万千瓦规模方能满足规划需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贵州和广西等南方诸省市区年度达到1500万千瓦的新增规模,从我个人了解的情况来看,难度很大:生态林业红线底线限制严格,风资源条件有限,部分区域的电网接入和消纳短期内难以解决(例如广西电网,湖南,湖北消纳问题),上述诸多难题决定了短期内无法解决风资源的问题!
  • 三北大基地的消纳仍是难题:三北建设年均新增3000万千瓦的规模不是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消纳和送出问题。特高压,氢能产业带动消纳以及风电产业集群发展,这都需要时间。
  • 风从哪里来,其实这不仅仅是资源问题,也是消纳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成本问题。《风能北京宣言》也指出了新增风电规模核心问题在于降低风电投资成本,尤其是非技术成本,这里除了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外,其实技术降本更是核心问题。远景CEO张雷提出2023年度电成本降低到一毛,无疑对大规模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的重要成本支撑。今天,全球风电装备老大VESTAS发布6MW陆上风机,更是给陆上大容量风机型谱再添新军,给陆上风电通过增加单机容量降本发展思路给与了实际支持。
技术降本是未来年均新增5000万千瓦的重要支撑之一。提质增效,看似简单,实际对我们风电装备主机产业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风资源的优势,让风资源发挥最大效率;同时提升风能转换效率,从现在的0.4x提升到0.5x比例,学习光伏组件的效率提升水平,同样的风机,发电出力能力提升10-20%以上,对于扩大风资源可开发规模,增加风资源出力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昨天,我们还在担心平价后风电行业如何走向,今天我们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机遇也给我们行业产业提出了更大挑战,迎接挑战就是迎接机遇,奋斗吧,风电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