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资产到重资产-隆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或在引领风电行业发展

 球哥看风 2021-07-23
隆基登顶光伏冠军:打破晶科四连冠
2020年,光伏行组件出货量冠军换人,隆基股份出货量以22.7GW的规模,首次超越晶科能源,成为组件出货第一的企业,打破了晶科能源连续四年出货第一的宝座。相比风电国内龙头金风科技连续十年冠军宝座依旧稳固的态势相比,光伏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夺冠并非突然:全产业链的模式让隆基后来者居上!
2020年12月14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7家子公司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特能源”)签订五年期多晶硅料采购协议。合同为五年期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合同,合同约定采购量不少于27万吨,根据2020年当期市场价格预估,合同总金额约192.35亿元(现在价格相比肯定超过了200亿元),而多晶硅仅仅是光伏组件产业链的一个环节!
在此3个月前,也就是2020年9月25日,隆基股份与通威股份签订了《合作协议》、《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投资协议》,双方拟将永祥新能源注册资本由12亿元增加至28亿元,扩产后设计多晶硅料年产能7.5万吨;双方协商投资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云南保山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16亿元;双方以每年10.18万吨多晶硅料的交易量为基础目标。仅此一项,就涉及近20万吨的硅料供应,可谓大手笔。

隆基抓牢硅料产能:为光伏组件降本奠定基础
全球前三的多晶硅硅料供应商德国Wacker、韩国OCI多晶硅盘踞多年,但随着中国光伏市场的崛起,前三名供应商价格压力巨大,中国的硅料供应商逐步崛起,2020年全球硅料需求在40-50万吨之间,而目前初步统计,2020 年底,保利协鑫、永祥股份、新特能源、新疆大全、东方希望、亚洲硅业和内蒙东立产能合计超 30 万吨/年,一举成为了世界硅料生产大国,为硅料降本提供了坚实的产能基础。
而在过去几年隆基与OCI、通威、大全、特变都已签订硅料采购协议,国内主要硅料企业与海外OCI等一并成为隆基主要的硅料供应商,谁掌握了硅料就把住了组件的半壁江山!

核心产业链全部抓在手中:为隆基组件夺冠提供了核心竞争力
从硅矿到多晶硅料,到硅棒,到硅片,再到组件,首先隆基就抓住了硅料的供应,为确保硅料供应,与通威合资,同时与国内其他前五硅料供应商战略合作,保证了硅料的产业链安全。
在硅棒环节,隆基最早在西北投资硅棒,然后因为云南水电便宜,把云南作为硅棒和硅片的核心基地。2019年12月隆基股份发布公告,公司规划在曲靖投资建设年产30GW单晶硅棒和硅片总规模,2020年投资建设的为一期项目年产10GW后续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的启动时间由协议各方另行协商。实际在保山已经投资12GW的硅棒生产线。为了迎合曲靖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经济定位,也将投资建设组件生产基地。
正是隆基这种全产业链的模式,抓住了光伏组件行业最核心的产业链环节,把认为是多晶硅组件更便宜的产业发展方向转为发展多晶硅,而其战略做法就是扩大规模,抓住核心产业链,成本用分来设计,让1.37元/w的组件还有20%以上的利润率,不得不说隆基2020年高达4000亿元的市值并非投资者跟风

隆基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风电产业值得思考!
13年前,2008年三一重能(原三一电气)在三一重工辉煌时刻重金进入风电装备行业,以重资产、全产业链的战略思路起步,花费近20亿元投资,投资叶片,增速机(含减速机,及回转轴承),发电机,控制系统(变桨,变六级主控)等核心大部件全部自制。当时的领导人吴佳梁先生也是豪情壮志,在刚刚创造一个了上市公司后力图再造一个三一国际,事与愿违,当初的风电行业是走的轻资产模式,技术引进+大部件组装的方式进行发展,问题就在于当初的MW级风电装备大家都不懂,需要从复制到自我消化再创新。为此,三一重能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又艰难的发展之路,叶片,变流器,增速机,逐步退出,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三一重能曾经走过的路是不是错了呢?
其实也不是,只能说在当时的市场形势和技术状态下,重资产投资全产业链企业负担太大,经营风险太高。当年如果三一电气也像华锐风电年销售几百万千瓦,我想今天国内风电冠军或许易主。时间过去了十几年,风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以及竞争态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是市场需求规模已经是当年(2008年)的3-4倍,厂家也由过去的20几家变成10来家,产品集中度越来越高,随着3060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实施,风电的市场需求还会继续增大,当然这也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
平价风电的到来(陆上)给风电装备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价格更低,性能更好,同时大部分都是上市公众型企业,需要给股东更多的回报,再这样的经营压力下,如何在低价高性能产品上获得比原来更高的利润,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向产业链要利润!

核心产业链的利润:未来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元素
叶片、增速机、发动机、变流器这几大部件,一方面价值高,一方面研发周期长,如果没有长期合作/合资供应商,或自己控制,其研发成本,产业链安全都将得不到保证。从2020年开始,凡是产业链供应有保障的企业在行业价格竞争方面的优势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从当前主要的装备企业来看,中车产业链最全,海装其次。其余包括远景、明阳、金风都只有部分的产业链,在交付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隐患,尤其是在抢装时期。核心产业链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在产品升级换代方面大部件和整机进行同步设计。同时还需进行平台化设计,一方面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进程,一方面通过平台化设计,可以覆盖一定容量范围的产品,无需再单独为每一个容量开发,这样可有效的降低产品升级换代成本通过核心大部件的自我平台化开发设计,可以把一部分产业链利润贡献给主机,作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筹码。
从叶片行业,增速机行业就可以看出,很多大部件行业主机企业都开始或准备进入,旨在通过自我把控,提升产品竞争力,加速研发,压缩成本,以此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空间。
当然,并非所有的都自己做,专业的事情还是专业的人来做,可以采取合作合资的模式(最佳),究竟各个企业的设计还是有一定差异,大部件做到市场通用化的可能性极小,大家还是存在竞争的,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核心大部件会越来越多的把握在风电主机装备企业手中,因为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集中,更加激烈,差异化竞争也是各自的竞争筹码。
(备注:文章涉及企业看法仅为个人观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