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长学姐的开学季书单

 有人在吗 2021-07-23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

谈到读书,大家脸上会浮现出满足的笑容,尤其读到喜欢的句子,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里你可以四季更替,日月颠倒,可以全然不必在乎,自己到底身处何方,春秋几度,是荣是辱。于是,众生痴迷于读书,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今天,学长学姐倾情贡献开学季书单,在美丽的九月来一场碧水无涯的痴情邂逅,去滋润在尘世中渐次苍白的灵魂。

开学季书单
你值得拥有
1

《活着》  余华

简介: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主人公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依然在苟活着。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泰国和印度等国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推荐理由:

生活在这个和平安定、物质丰裕的时代,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很难理解苦难的概念。而《活着》这部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人的人生有多么地苦难;一个人最困窘的状态会是怎么样的?但是,此书对我最有影响的不是对苦难的描写,而是主人公面对人生种种苦难所做的选择——坚持活着。 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我们很难理解主人公“苟活”的这种状态,但是,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活着”有新的理解。

此外,《活着》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个视角,去理解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所言: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我们理解了福贵为活着而做出的行为,那我们也就能理解当今社会底层所做出的一些行为,而不是发出“何不食肉糜”这类缺乏理解和同理心的声音。

《活着》是一本好书,是作者余华最得意的代表作之一。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试之一读。另外,强烈推荐张艺谋所导的同名改编电影《活着》,电影与小说同时食用,画面与文字的双重冲击,我们会更加理解“活着”这一主题。

2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作者:(韩)金兰都

简介:漫漫人生路,一直在迷路。 在学业、工作或者感情问题上,这些年轻人甚至还没开始就已经沦为一个loser。该书如实展现了为人父母的成年人所不了解的这代年轻人的困苦和不安,并且帮助他们诊视这些无法向他人倾诉的苦痛,告诉他们如何才能从这种苦找到为未来打拼的能量。

作者简介:

金兰都,当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人生导师。 首尔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消费者研究系主任,韩国总统办公室、三星集团、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等企业的专业顾问。

推荐理由:

谨以此书献给“站在青春的边上,正要迈入大人世界的成年人”。

大学的日子是辛苦的。这种辛苦不仅来自于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还有对陌生自我的适应。这种压力有时无法用言语表达,无法与人分享。希望这本书能够在你辛苦疲惫时陪伴你,帮你度过大学伊始的新阶段。

选择推荐这本书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金兰都通篇以平等的姿态面对读者。作者虽然职业是教书育人,却没有在书里使用教育者的口吻。他用睿智的长者口吻通过剖析自我获得成长的感悟,并不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因为你的路没有别人能替你走,只有自己能够成为自己。

人间在喧嚣,要有静下来的时间关心下内心,学会和自我对话。人生这场单程车,陪你到生命终点的旅客就是自我。成长这个过程注定是孤独不安,彷徨无助的,在一个人学会长大的路上,看似有整个世界陪伴,实际上每一步只有你一个人,也只能是你一个人。

这本书不是单纯讲述痛苦的书,而是帮助你成为一个出色的成年人而努力奋斗的书。成长不是年龄增长就可以的,这是个艰难的学习积累过程,希望你在探索成人世界的过程中,有这本书陪伴。

推荐人: 2015级汉语言专业 孟凡秀


4
《长安十二时辰》(上、下)

作者:马伯庸

简介: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长安。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场吞噬一切的劫难。突厥、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毁灭长安城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拯救长安的全部希望,只有一个即将被斩首的独眼死囚和短短的十二个时辰……

作者简介:

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故事性很强的书,只要是看过小说的人都会喜欢它,特别适合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们,不比专业书籍的深邃与智慧,它自把你带入一种轻松、有趣的读书体验中。

推荐人:2016级新闻专业 程莲

5

《文化苦旅》 余秋雨

简介:《文化苦旅》是1992年首次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散文集,作者余秋雨。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散文合集, 它主要通过山水风物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既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既展示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该散文集是作者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游记。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余姚,汉族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电视名人、节目特邀主持人,网络博客闻人。专业从事散文、艺术理论的写作,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据传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著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推荐理由:

本书作为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以余秋雨在全国各地的文化遗迹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以深刻思想和极具震撼力的语言,揭示中国文化内涵,考问历史和人生的深层意义。

《文化苦旅》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范例。其深邃的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丰富思维,使大家深入到文学的世界,用文人的思维感悟世界,感悟文学的魅力。无论是心思细腻的文科生还是客观理性的理科生通过本书,都可以得到心灵的净化以及文学的洗礼。

推荐人:2016级生科专业 王媛

6
《野火集》

作者:龙应台

简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龙应台的这把野火,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直烧到了今天,已成燎原之势。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甚至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能见到野火的影响。二十多年来,野火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符号。”

作者简介:

龙应台,近年来常驻三个地址:香港沙湾径二十五号滨于海,台北仰德大道白云山庄藏于山,金华街月涵堂隐于市。写作教书兼成立基金会推动全球意识之余,最流连爱做之事,就是怀着相机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上一个人的摄影课。

推荐理由:

“贫困的出身,加上以劳动阶级为主的生长环境,让她更像是野地的稗子,具有十分务实的性格,立论处处充满'卑之无甚高论’的合理性与现实感。”这是《中国时报》副总编辑杨泽对龙应台的评价。的确,龙应台作文真实且深刻,《野火集》正是这样一部富有一定思想性的作品。作为一名浅薄的读者,这把“野火”的确算是我的“启蒙圣火”,值得大家品鉴学习。

推荐人:2016级新闻专业 赵逸文

九月,对正在军训的萌新们来说,必定是不平凡的。两周的时间,历经身心的打磨,而越发刚毅。身体已经出发了,心灵也不要落下,带上这份书单,开始在书的海洋里放飞自我吧!

编辑|Arthur

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