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鸢之诗语 | 第52场群殴赛(品茶)

 流年诗语 2021-07-23
鸢之诗语群第52场群殴赛


品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本次比赛就以“品茶”为索,题目自拟。
诗:五律
词牌:西江月
成联:单边不少于7字

本次比赛点评主持——
1.联点评:许我一行墨老师
2.诗点评:瓶装铁老师
3.词点评:弄月舞影老师
收卷人:小康(以收到本人回复为准)
时间:7.3日晚九点——7.8日晚九点。历时5天。
(注——参赛选手,可以三选三,选二,选一,点评老师可以参赛不点评的题目。
支持诗语群殴,期待您的精彩之作。



 【律诗部分前三甲入围选手】


第一名——


15.五律 品茶
文/如婳
夜半书房静,闲来煮碧芽。
香如梅蕊散,色比柳眉斜。
陶令无须羡,陆生何足夸。
推窗遥借月,细品盏中花。


简评:
诗作以“静”与“闲”的格调背景破题,继而色香、心境,直至尾联的月下盏中花,始终贯穿“品茶”二字,紧扣主题,构句含蓄蕴籍,颈联用典妥帖,整篇意境空灵,潇洒闲适,格律工整。80分。


第二名——并列2


12.五律 品茶
文/风中
久为簪冠累,暂离名利侵。
幽情几人共,春色一壶斟。
香气留银齿,鲜醇暖素心。
杯贤删世味,两耳尽清音。


简评:
仕途宦海辛苦之暇,独自品一壶香茗,携两袖清风。诗作章法流畅,格律严谨,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然不失真情,不由与老师共鸣。如挑剔,韵脚全部阴平稍显单调。79分。


16.五律  品茶
文/蚕宝
机息匆忙客,慵疏午后身。
奔腾清水沸,舒展绿云新。
酿梦轻吟骨,回甘压苦尘。
何须归五岳,数片便偷春。


简评:
首联两个倒装句,大忙人终于午后得闲忘机,正是喝茶的好时候。中二联的茶品得惬意舒适,沸水“奔腾”?个见夸张的必要性不大。颈联稍有不稳。尾联结得大气而又有余味。79分。


第三名——并列2


9.五律 酌茶(新韵)
文/化外散仙
北堂萱柳下,自弈影回忙。
虑策围城子,恬悠品蔎香。
初无兰郁氣,终有馥绵长。
再而身心泰,尤風沐旭光。


简评:
首联交代品茶的环境背景,树荫下的我幽而忘忧,自己与自己博弈纹枰,影忙乎?身心俱忙乎?颌联上联承接,下联大跨度转入品茶话题,得强烈对比之效。颈联继续茶的话题,从明暗两线引出尾联,尾联呼应开头,复见身心之泰、旭光沐人。诗作含意蕴藉,章法紧凑自然,读来跌宕起伏,用典自如,对仗工整,首尾呼应,构句古朴端庄。但押韵平水七阳,却标注“新韵”,不知何故?另,第7句失替了。78分。


19.五律  夜赴同事家饮茶
文/北国一匹狼
巷深蒙月引,陆羽备灵芽。
水沸洞庭浪,香喷茉莉花。
初尝心致远,细品魄升华。
千里江南味,融于一紫砂。


简评:
诗作多处运用象征、比拟手法,意兼双用或多用,且不显晦涩,使诗意饱满而蕴籍。首联同事即“陆羽”,意即好茶相邀,以致深巷蒙月赴饮。颈联对仗欠稳,但转的自然。尾联一张一合,余味多多。78分

 



【西江月前三名入围选手】


第一名——


8.西江月  品茶
文/石头
小盏分来醇味,闲庭袅绕幽清。凉消炎暑觉身轻。只道当时心静。
纵落红尘不溺,且留风骨澄明。人生悟道以修行。尽在一壶香茗。


结有韵味。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兼有哲理表述。好词78分。


第二名——


13.西江月 品茶
文/沈讷
月煮相挨竹下,风斟只在梅边。甘生微苦啜轻烟,琥珀弥弥一盏。
不是暗香约住,已随云鹤翩跹。逍遥不必慕神仙,人在瑶台阆苑。


通篇不犯茶字,但却可以让人知道在喝茶。高。75分


第三名——


3.西江月 品茶
文/雪泥鸿影
碧玉欣然舒展,波心任意沉浮。清香袅袅一杯收。好个悠闲午后。
高柳乱蝉声切,冥思世外神游。云山坐卧鹿呦呦。时有清风挑袖。


形神兼具,虚实结合。唯不喜好个悠闲午后,略浮白。72分





【联部分前二名】


第一名——


5.成联 品茶
文/夏亦寒
浓淡陶杯品,苦甘肉舌知,入喉顿觉云泉清六腑;
沉浮人世看,冷暖自心悟,断欲宜当竹舍煮三春。


简评:此联,赋比兴手法可取。于夹叙夹议中使个人情感得到较好的升华。下比用东坡先生”宁可食无肉,居不可无竹”意作结。足见个人襟怀。在词语选用上,还可再练。譬如'肉舌’二字,太白话。得分:75分


第二名——


4.成联 品茶
文/纤纤
香飘室外,原为龙井池中水,轻斟细品;
味沁心间,此乃天云山上茶,远道齐名。


简评:和第一联切入角度一样。即分别从嗅觉和味觉切入。采用前总后分形式。二三分句作简单的铺排陈述。不过不是很成功。表现在句式处理以及练字上。“原为,此乃”可用一字领如”汲,采”等还会较为洗练些。
得分:74分




【联部分点评】——许我一行墨老师


1.联 品茶
文/醉酒鸬鹚
初闻一例清香沁,
细品几多甘苦回。


简评:从嗅觉及味觉两方面分别切入。短小精悍中,对仗较为精美。不乏生活哲理。下比结句'回’字,似可再练。得分:72分


2.成联 品茶
文/轻风
神州畅饮,深泉汲水烹时乐;
大地怀柔,浅墨枰云品处痴。


简评:比联,上下前分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用词方面也不够精准。如果确实要用,建议神州大地两名词再推敲。对茶这个主题,其实从上下比一烹一品中,读者便能领会到
得分:70分


3.成联 品茶
文/风中
静许幽情,偷半日光阴得闲饮;
放空尘累,温一壶春色享清欢。


简评:静许/放空,对仗稍显不工。二分句采用非律句形式。不过句内不宜全部采用。可去掉两个动词”得,享”,这样更显得语句洗练,气脉畅通。
得分:72分


4.成联 品茶
文/纤纤
香飘室外,原为龙井池中水,轻斟细品;
味沁心间,此乃天云山上茶,远道齐名。


简评:和第一联切入角度一样。即分别从嗅觉和味觉切入。采用前总后分形式。二三分句作简单的铺排陈述。不过不是很成功。表现在句式处理以及练字上。“原为,此乃”可用一字领如”汲,采”等还会较为洗练些。
得分:74分


5.成联 品茶
文/夏亦寒
浓淡陶杯品,苦甘肉舌知,入喉顿觉云泉清六腑;
沉浮人世看,冷暖自心悟,断欲宜当竹舍煮三春。
简评:此联,赋比兴手法可取。于夹叙夹议中使个人情感得到较好的升华。下比用东坡先生”宁可食无肉,居不可无竹”意作结。足见个人襟怀。在词语选用上,还可再练。譬如'肉舌’二字,太白话。得分:75分




【西江月部分点评】——弄月舞影老师


1.西江月 品茶
文/醉酒鸬鹚
闲品明前新绿,漫斟龙井清甘。轻烟袅袅盏前姗,小沁诗脾即散。
似听山歌悦耳,疑看越女欢颜。采茶盈篓下青岚,飘入诗笺顾盼。


布局见功底,见性见雅,扣分为新韵未标明。70分。


2.西江月 品茶
文/化外散仙
莫饮疏狂浊酒,当酌雅逸清茶。拂雲步月梦天涯,多少人间词话。
盏释洪荒詩力,杯收亘古文佳。邀朋共品论桑麻,逍渡春秋冬夏。


词直白,以洪荒之力的描写打在了棉花上。65分。


3.西江月 品茶
文/雪泥鸿影
碧玉欣然舒展,波心任意沉浮。清香袅袅一杯收。好个悠闲午后。
高柳乱蝉声切,冥思世外神游。云山坐卧鹿呦呦。时有清风挑袖。


形神兼具,虚实结合。唯不喜好个悠闲午后,略浮白。72分


4.西江月 品茶
文/化外散仙
久恋嚣尘蚀本,当居書舍陶情。萱前柳下品花茗,樂得逍遥澹定。
意馬心猿别扰,贪嗔喜憎当屏。悠然细品盏中清,笑看風雲宿命。


下片重复提起品茶,此为败笔。64分


5.西江月 品茶
文/化外散仙
竹性兰心薄味,萱身柳状蘅香。氲氤氣绕荡浊肠,最是修行无量。


陋室桌间良药,朱户瓯内医方。普慈广济淡炎凉,造化天承至上。


这是咏茶而非品茶。65分


6.西江月 品茶
文/轻风
绿蚁沉浮纵躺,牙尖喜乐仍飘。清明前露采枝梢,但得诗情许好。
四海归来仙境,三山汇聚红袍。尝怀丹凤赛多饕。梦里相欢乐道。


凑,生硬。不见雅。62分。


7.西江月 品茶
文/云水心
风袅荷花轻舞,日沉水面清凉。玉杯针竖茗浮香,品罢怡情舒畅。
暂把红尘抛却,思将笔墨张狂。寄身云外任飞翔,两翼风生闲荡。


结句不喜。布局,章法,对偶等尚可。66分。


8.西江月  品茶
文/石头
小盏分来醇味,闲庭袅绕幽清。凉消炎暑觉身轻。只道当时心静。
纵落红尘不溺,且留风骨澄明。人生悟道以修行。尽在一壶香茗。


结有韵味。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兼有哲理表述。好词78分。


9.西江月  品茶
文/书生
汲取深崖泉水,采来云顶银毫。一人一饮一逍遥,盏内茶香刚好。
白眼看他忙碌,青衫由我今朝。为名为利是无聊,已把尘情抛了。


白眼看人忙碌,有点过了。你品茶难道真的成仙了?夸大了。67分。


10.西江月 ·品茶
文/蚕宝
水晕鬓边眉黛,气蒸云岭山青。浅尝顿觉一身轻。仿佛魂游三径。
庄子一场大梦,薛笺几笔闲情。纷拿世事莫来惊。早已相忘酒鼎。


酒鼎?你确定是写品茶而非酒吗?不看题目看不出来噢。不切题。62分。


11.西江月 品茶
文/玥玥
竹里流泉鸣涧,亭边琴韵倾阑。汲来泉水与壶煎,沸起茶烟浅浅。
慢品其中真味,浮生难得清闲。红尘与我一瓯间,笑看浮云去雁。


造茶,品茶。自得雅趣。然而现在真能想古代那样品茶抚琴吗?莫不是在梦里?63分。


12.西江月·茶趣
文/瓶装铁
入口一丝清涩,回甘半晌流连。风生腋下比游仙,恍见卢仝七碗。
灶煮沧桑况味,汤烹岁月经年。闲身饱啜即桃源,春夏秋冬任便。
仙气十足,确实看过卢仝七碗茶诗。题为茶趣,但并不是不切主旨。没有品茶,怎知茶趣。可


既然出题老师要求题目为品茶,你整个茶趣,好像有点不妥。68分


13.西江月 品茶
文/沈讷
月煮相挨竹下,风斟只在梅边。甘生微苦啜轻烟,琥珀弥弥一盏。
不是暗香约住,已随云鹤翩跹。逍遥不必慕神仙,人在瑶台阆苑。


通篇不犯茶字,但却可以让人知道在喝茶。高。75分。


14.西江月 品茶
文/纤纤
袅袅香烟缭绕,悠悠新叶沉浮,小炉煮沸润甘喉,约就两三好友。
围桌天文地理,斟杯东亚西欧,闲情细品忘烦忧,岁月沧桑参透。


当浮一大白。颇有现实生活的剪影。70分。


15.西江月 品茶
文/洪水猛兽
绿萼清姿浮水,幽香入口烦消。风流轻跃舞波涛,飘荡金樽丽袅。
吸聚仙山精魄,春秋神变天骄。柔丝千卷绕杯翱,多品无边愁了。


仙味十足,但太秀了。65分


16.西江月 品茶
文/小醉
昨日金乌疏影,今朝微雨敲窗。倾杯绿蚁叩潇湘,雅韵浮沉丈量。
入口悠然小醉,萦怀甚是芬芳。无边惬意著清狂,一副闲人模样。


起句似乎眼熟,昨夜雨疏风骤。然通过绿蚁和下文醉分析,很容易让人误会是喝酒不是饮茶。而且量字用丈量是平非仄。
注:绿蚁指酒,有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63分




【七律部分点评】——瓶装铁老师

 

1.五律 品茶(新韵)
文/化外散仙
青瓷花盏内,几叶碧螺春。
既蕴清安意,还含快樂闻。
尘嚣如此释,澹远亦相存。
只可晨霞品,时当避暮昏。

 

简评:
颈联的好意蕴,被尾联毁了。尾联当振而未振,过实,且所言绝对了,许是担心茶后睡不着?可偏偏有人喜欢“不夜侯”。“闻”字显凑,颈联不稳。65分。

 

2.五律 品茶
文/化外散仙
旻畦蘅蔎也,长自瑶池榭。
四御帝亲摘,三清仙盏借。
氲霞绕玉花,紫氣凝茵葉。
细品得祺福,騰雲飛九阙。

 

简评:
先啰嗦几句题外话:五言或七言仄韵诗,当归绝律与否?历来争论多多,这里不参与这些争论。但既然作评,还是得先立一个标尺,才好说长道短。故此,个人不得不先对仄韵律诗作一框定,权作本次点评对待仄韵诗的所谓“标尺”,不对之处敬请包涵。

 

本次比赛的仄韵律诗需要符合下面6个条件:
1、句内和句间,替、粘、对规则同平韵诗;
2、颌、颈联须对偶,颌联宽对可包容;
3、拗与拗救规则同平韵诗,但孤平可宽容;
4、首句尾字平仄不限,若为仄声,则入韵或不入韵皆可;
5、白脚句尾字,除“平(或仄)平平平”外,亦可平仄交替;
6、同声调韵字可邻韵通押,诗内上、去、入三声不可混押,但若去声为主韵,则偶可借韵上、入声。

 

言归正传:诗作循种、摘、沏、品过程,一气呵成,文辞高古,想象丰富。一盏茶,品出一派仙者气象。颌联不稳以及颈联“茵”(本意为铺垫物、但古有通“氤”)的小问题不究。唯诗韵上、去、入混押和白脚句尾字平仄问题可惜。75分。

 

3.五律 茶
文/风声
芊芊素手摘,玉露润芽来。
袅袅轻烟起,恹恹小火煨。
杀青香溢室,煮沸绿盈杯。
莫道唇间苦,此中淡泊随。

 

简评:
就诗意而言,首联、颌联、尾联都好,颈联弱了。格律和用词问题:首句三仄尾,且“纤纤”误作“芊芊”。“杀青”个见用词不妥。尾句孤平。“随”字韵部四支、孤雁格不扣分。65分。

 

4.五律 异地品茶
文/雪满长安
粤地潇潇雨,他乡起寂寥。
病望南岭阻,吟断北天遥。
茗饮无人与,渣沉索句焦。
乡居半滋味,半是苦来昭。

 

简评:
北客粤地乡居多时,以雨起兴,诉凄凉之苦,说不完的苦,以致到第5句才说到茶,再该说些什么呢?唉!哥品的不是茶,是寂寞。尾句,乡居也不是一无是处,苦乐参半,符合世事常理。就诗意的表达而言,颌联和颈联位置调换一下,感觉张力大一些。第4句有“吟断”了,第6句又出现了“索句”,显啰嗦。“昭”字多与有光物类发生联系,用在“苦”上,显凑。“乡”重字。65分。

 

5.五律 品茶
文/化外散仙
与友共泊萍,饥寒客店行。
他曰三盏酒,我唤两壶茗。
蔎水涤浊氣,青瓷镇苟营。
除烦心澹谧,不纳世俗情。

 

简评:
第1、3、5、8句平仄失替。第4句“茗”字上声二十四迥,落韵。还有其它问题,略过。老师积极参殴当鼓励。60分。

 

6.五律 茶
文/醉酒鸬鹚
几案袅清香,闲来一品当。
浮沉筌世象,甘苦转回肠。
为客风尘洗,欲仙云水量。
最思斟故旧,笑语话沧桑。

 

简评:
开门见山入题,中二联从外象转至自身,尾联蕴籍有味。诗作章法流畅,比赋含蓄。第2句“一品当”感觉有点怪,第7句生硬,均待酌。70分。

 

7.五律 品茶
文/化外散仙
兰轩论古今,茗盏沁凡心。
周马蠡船效,渔樵问答琴。
呼兰娉舞醉,捉字定诗吟,
多少嚣尘事,随風化作雲。

 

简评:
好友之间品茶神侃,自有神趣。首联点明是在谈古论今。之后,颌联主谈古,颈联主论今,递入尾联,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诗作章法紧凑,层层递进,结尾的托出,水到渠成。颌联用典有质量,但可惜失对了。颈联“呼兰”看着不像是动宾结构,故颈联也有失对之嫌。“兰”重字。“雲”字借韵上平十二文、孤雁格不扣分。70分。

 

8.五律 品茶
文/化外散仙
民坊酒贱赊,修定禅茗贵。
释虑掸浊尘,增恬加静慧。
萱蘅若此心,日月同眠睡。
若厄历千般。方知空是味。

 

简评:
仄韵诗,点评“标尺”同2号作品。猜到作者是谁,就是不说破。大师这禅茶喝的,倒是把四大皆空喝明白了。对,看淡了,看开了,就心无挂碍了,喝茶!第2句“茗”字古仄上声二十四迥,失替了。颈联未能参透,如何萱蘅草有了佛心,就日月同眠了?不知何解,佛理好深,俺不明觉厉,不敢打低分。“若”重字。77分。

 

9.五律 酌茶(新韵)
文/化外散仙
北堂萱柳下,自弈影回忙。
虑策围城子,恬悠品蔎香。
初无兰郁氣,终有馥绵长。
再而身心泰,尤風沐旭光。

 

简评:
首联交代品茶的环境背景,树荫下的我幽而忘忧,自己与自己博弈纹枰,影忙乎?身心俱忙乎?颌联上联承接,下联大跨度转入品茶话题,得强烈对比之效。颈联继续茶的话题,从明暗两线引出尾联,尾联呼应开头,复见身心之泰、旭光沐人。诗作含意蕴藉,章法紧凑自然,读来跌宕起伏,用典自如,对仗工整,首尾呼应,构句古朴端庄。但押韵平水七阳,却标注“新韵”,不知何故?另,第7句失替了。78分。

 

10.五律 品茶
文/化外散仙
陋室修篁护,浮沉经历数。
邀朋弈手谈,唤酒喧愉吐。
最喜水清明,尤倾茗味苦。
千般惬意萦,一种香如故。

 

简评:
仄韵诗,点评“标尺”同2号作品。诗作主题处理和章法布局尚可,对仗工整。但四联之间联系显松散,尤其是颈联和尾联,颈联刚说到对饮茶品苦的喜爱,尾联却马上又言惬道香,“急转弯”甚至“猛掉头”了,气息显滞涩。72分。

 

11.五律 品茶
文/化外散仙
此物清心性,除烦解苦乏。
桌间腾雾霭,盏内泛氤纱。
入口微香苦,出鼻馥郁佳。
先接仙境氣,纳月映星霞。

 

简评:
前三联实写茶的性、态、味,尾联宕开说境界,这样处理没问题。问题有:第6句和第7句失替。“乏”字入声十七洽,落韵。个别用词待酌,如“香苦”、“星霞”。65分。

 

12.五律 品茶
文/风中
久为簪冠累,暂离名利侵。
幽情几人共,春色一壶斟。
香气留银齿,鲜醇暖素心。
杯贤删世味,两耳尽清音。

 

简评:
仕途宦海辛苦之暇,独自品一壶香茗,携两袖清风。诗作章法流畅,格律严谨,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然不失真情,不由与老师共鸣。如挑剔,韵脚全部阴平稍显单调。79分。

 

13五律.品茶
文/轻风
春风趁雨绵,奇货醒明前。
慕此多留齿,倾常一味鞭。
回眸千载辈,远望两名贤。
论得精英谱,枰推粤海篇。

 

简评:
由春茶上品明前茶入题,到品茶,联想到史上饮茶者辈,再到两位名贤饮茶和诗的佳话,最终再上台阶,表达对伟人的缅怀。诗作主题明确,脉络清晰,诗意层层推进,衔接较为顺畅。颌联“倾常一味鞭”不知何意?个别字需推敲,如首句“趁”字。中二联对仗不工。67分。

 

14.五律  品茶
文/轻风
雨及融稀露,娇枝几叶脐。
揉成舒畅眼,缓作顺心犀。
最有才思涌,奢行墨绪提。
谁人承可计,粤海一壶题。

 

简评:
前4句主说茶事,后4句主说文事,二者的连接筋脉看不到。末句虽欲拉回茶事话题,但已无力。另,存在连韵和撞韵情况。66分。

 

15.五律 品茶
文/如婳
夜半书房静,闲来煮碧芽。
香如梅蕊散,色比柳眉斜。
陶令无须羡,陆生何足夸。
推窗遥借月,细品盏中花。

 

简评:
诗作以“静”与“闲”的格调背景破题,继而色香、心境,直至尾联的月下盏中花,始终贯穿“品茶”二字,紧扣主题,构句含蓄蕴籍,颈联用典妥帖,整篇意境空灵,潇洒闲适,格律工整。80分。

 

16.五律  品茶
文/蚕宝
机息匆忙客,慵疏午后身。
奔腾清水沸,舒展绿云新。
酿梦轻吟骨,回甘压苦尘。
何须归五岳,数片便偷春。

 

简评:
首联两个倒装句,大忙人终于午后得闲忘机,正是喝茶的好时候。中二联的茶品得惬意舒适,沸水“奔腾”?个见夸张的必要性不大。颈联稍有不稳。尾联结得大气而又有余味。79分。

 

17.五律 品茶
文/步行者
山静亭前饮,黄昏过竹林。
穷庐人毕至,柳岸客常临。
晓月悬檐角,凉风绕树阴。
情怀安可寄,斟茶论古今。

 

简评:
夜晚,一起喝茶的朋友们都到了,月悬檐角,凉风绕树,大家一边品茶,一边抒发情怀,谈古论今。诗作画面感强,状景与写人起伏回环,读来有波动感。问题有:物象符号繁而欠酌,如,“黄昏”与“晓月”矛盾,等等。首联撞韵。69分。

 

18.五律 品茶
文/夏亦寒
烹茶旧小庐,独品遣怀舒。
一洗云泉沸,三斟欲念除。
沉浮名看淡,聚散义无虚。
饮罢溪山月,醒眠几摞书。

 

简评:
诗作平铺直叙,虽无夺睛妙句,却也稳稳当当,行云流水。读来似见一隐者,小庐烹茶独饮,品味世事人情。洗却浮尘燥气,听溪赏月读经。整篇章法紧凑,意境淡雅,格律工整。77分。

 

19.五律  夜赴同事家饮茶
文/北国一匹狼
巷深蒙月引,陆羽备灵芽。
水沸洞庭浪,香喷茉莉花。
初尝心致远,细品魄升华。
千里江南味,融于一紫砂。

 

简评:
诗作多处运用象征、比拟手法,意兼双用或多用,且不显晦涩,使诗意饱满而蕴籍。首联同事即“陆羽”,意即好茶相邀,以致深巷蒙月赴饮。颈联对仗欠稳,但转的自然。尾联一张一合,余味多多。78分。

 

20.五律  品茶
文/书生
采摘明前叶,汲来清石泉。
碧龙翻入海,紫盏欲生烟。
舌底三回味,心中几道禅。
茗香无俗扰,自在是神仙。

 

简评:
明前茶,上品!诗作前三联,从摘茶一直到品茶,画了一道流程图,流畅自然,也省力。尾联结语有趣,自己已成仙,真真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哈!颈联不稳。有挤韵。“茗香无俗扰”显牵强。75分。

 

21.五律 品茗
文/淡淡清茶香
一杯需细品,有道此中生。
浓淡皆为乐,沉浮亦不惊。
身前多琐事,饮罢远虚名。
负手南窗下,半弯小月清。

 

简评:
诗作意境高远,节奏从容,谋篇布局流畅,对仗工整,构句淡雅。茶道之妙,言有尽而意无尽。可惜尾句的月亮来得突兀了,且句犯孤平。75分。

 

22.五律 品茶
文/燕马忽
雾尽满园青,春山簇画屏。
闻香思陆羽,展卷诵茶经。
体具烟霞色,材兼药石灵。
吴娃歌一曲,驻马侧身听。

 

简评:
诗意更像是在说茶山春景,与通常意义上的品茶尚有距离,难挡文题不符之嫌。诗作格律无误,对仗工整,布局流畅。颌联流水对,虽沾品茶事,但更像是在钻研茶业理论问题。除“驻马”存在失真之误外,再无大的问题。如题目合适,还是很好的一首五律。65分。





【灌水助兴作品】


倾杯乐·品茶
文/弄月舞影
一本茶经,一杯不夜,静于天地。
正吟罢、茶之造理,似飞新雪,梅花还寄。
提壶且取池泉试。
竖来炉架,共羽细论茶事。
爽风拂过,颗颗珠跳水沸。


仙女舞、巧舒纤指。
更鼻底飘香、颜愈翠。
那佳韵、与世流传,芬芳千岁如滞。
况悟道、浮生至理。
终不似、卢家风致。
捧半碗奉唇边,怦然竟醉。

 

片|网络  编辑|陌如尘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一个以原创文学为主的学习平台
以诗结缘,与美同行!
欢迎各界文学爱好者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