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蚊虫叮咬很头疼,飞来飞去嗡嗡叫!一个方法可解决,无毒纯天然!

 风吟楼 2021-07-24

图片

夏天除了潮湿而闷热的天气,最让人头痛的应该就是蚊子了。

从古至今,人们与蚊子的斗争一直没停过。人们想尽办法驱赶蚊子,避免被蚊子叮咬。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把他们饱受蚊子叮咬的苦写入诗词曲赋中。晋代学者傅选曾写过一篇讨伐蚊子的檄文《蚊赋》:

“众繁炽而无数,动群声而成雷,肆惨毒于有生,及餐肤以疗饥。妨农工于南田,废女工于机杼。”

文中历数蚊子的罪恶,人人都恨不能亲手诛之而后快。

在宋代用焚烧艾草驱蚊的方法很流行,梅尧臣在《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一诗中也有提及“屋头朝爨作饮食,枕底夕艾驱蚊虫。”

将艾草香点燃,散发出的艾草味,是蚊虫所不喜欢,因此达到驱虫驱蚊的效果。

艾草驱蚊,是老百姓皆知的妙招。

明代方孝儒的《蚊对》、清朝蒲松龄的《驱蚊歌》…都有记载。

想在这个夏天不被蚊子困扰?那么不如试试这个纯天然的蚊香以“艾”之名,许你一个无“蚊”的夏天!

入夏必备,天然艾草香



艾草,自古以来被尊为“百草之王”,有消毒、灭菌、除异味、驱蚊虫、祛除湿之妙用。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艾草: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

《本草艾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而艾叶烟熏法也是传统的防疫抗菌之法,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不少古文献记载应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

《诗经》“王风·采葛”条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他们采艾的目的就是用于“避邪”(即预防瘟疫),艾叶烟熏预防疾病从古‍代‍起就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我国古代先民就有在端午节悬艾或熏艾以“避邪”的习俗,并沿袭至今。

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在他的《肘后备急方》中详细介绍了用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的方法:在瘟疫流行时“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而且认为用这种方法预防疫病传染,效果极“佳”。

图片
艾草还是天然的驱蚊材料,它具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能够有效驱蚊。每天晚上将艾草香或艾条点燃,散发出来的烟雾可以迅速将蚊子熏跑;或者将艾草、菖蒲加水浸泡,用来拖地,也可将其煮成温水,涂抹到身上,可以起到驱蚊水的作用;在房间里挂一根阴干的艾条,同样也能起到驱除蚊子、飞蛾、虫子。

陆游亦有诗云:“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艾草枝叶熏烟能驱蚊蝇,是天然的驱蚊材料。因为它具有的特殊香味,蚊虫尤为惧怕。

在家点燃一支艾草香,让艾草清香弥漫在你的身侧,也让蚊子绕道而行。

但要注意艾叶的使用以陈艾为好,所谓的陈艾就是晒干后放置三年以上的艾叶,质地柔软,挥发油较少,味道幽香,燃烧速度也更为缓慢。

熏艾可以祛寒、驱蚊、防疫。这便要从艾草本身说起。

图片

1
 驱寒驱蚊
艾草性温,能够帮助人体阳气生发。熏艾后,身体会产生融融暖意,有效驱散寒气,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同时,艾草有一种十分独特的香气。人闻之,呼吸畅通、心情愉悦;但蚊虫闻之却会头昏脑涨。

故艾熏可以有效将蚊虫驱散,让它们快速远离。

图片
2
 防疫杀菌
再者,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用草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肘后备急方》记载,在瘟疫流行时,“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故而艾熏又被称为天然的“空气消毒药”。

古代民间认为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艾烟有防病、预防瘟疫的作用,因为艾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图片

3
 预防疾病
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东晋时期的葛洪《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等早期的医药著作中就有艾叶烟熏治疗的记载。

而一些文学史记类书籍中也有类似记载,如春秋时期的《庄子》中就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可见在当时民间已有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更全面深入。有报道指出,艾叶发出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所以能避免细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

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挥发油以外,还含有鞣质、黄酮、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其中艾叶油具有平喘、祛痰、镇咳、抗菌、抗过敏、镇静等多种药理活性。

药理实验结果证实,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作用,为艾叶的扩展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

随着中医一路发展,更是印证了,熏艾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显著功效。

但在这快节奏的时代,若再像古人那般在家中直接烧艾,便过于繁琐了,也不安全。

于是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艾草香品,例如艾草线香、艾草盘香等等。

精选野生五年蕲艾
图片

1
 道地蕲艾,效果更佳
明代伟大的医圣李时珍点透:“艾自成化以来,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

《艾与蕲艾的生药学研究与开发》中还将蕲艾与其他多种艾叶对比,发现蕲艾叶具有其他地区艾草所没有的奇异特香。更重要的是,蕲艾中的主要药效成分含量是其他地区艾草的两倍之多,蕲艾中还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能治病的化学物质。渗透力更强,富含的药用价值更高,制香而熏,除了清新空气,甚至还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天然艾草香,精选道地蕲陈艾,自然聊晒,艾灰不散,味淡不呛,被视为灸家珍品。

图片

2
 五年陈艾,效果更佳

熏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孟子》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而道济堂的陈年艾草香选用的是五年蕲陈艾!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陈艾色泽上颜色发土黄或是金黄色,艾绒柔软无杂质视为上品。

陈艾可以从气味和颜色来鉴别,陈艾一般呈淡黄色,而新艾一般呈青绿色,陈艾因其中的艾油大量挥发,含量低故气味纯净温和;新艾因艾叶含油量高,故闻起来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明代医家李时珍也指出“凡用艾叶,需用陈久着”,所以熏艾需用陈年艾,这也是历代医家所反复强调的。

古法窖藏,香气醇正
图片


陶坛有着天然的透气性,用陶坛封存这批线香,在60%-70%湿度空间多年温藏陈化,持续不间断的发酵,陶坛罐壁与外面締合的不断醇化促进老熟,从而使香味更醇和、沉稳。

天然养生陈年艾草香,

择蕲春陈艾窖藏合之成香,

苦燥辛散,能理气血、逐寒湿,

以艾草清新的香气引经入肾,

达到调养身心的目的。

古人常用艾草来治病
图片

艾草既可外用,又能内服。在《神农本草经》中,艾名为白蒿,将其列为上品,药性味甘、平,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目聪明,不老。


1
 可以让你好好睡
艾草香是让人镇定的香气,特别适合喜欢独处冥想,从事脑力劳动多,创作类人才,因为这些人晚上容易想事情想到失眠。

点上一根艾草线香,线香安静燃烧,艾草的味道就这样静静弥漫开,闻起来干净放松。它可以缓解压力,让你好好入睡。

一边想象着自己正舒服地躺在温暖的木房子里,壁炉里燃着烧了一夜的松柴。一边不自觉地就进入了暖乎乎的美梦。

用中医的角度来看,很多失眠的人是心肾不交,阳不入阴,而艾草能交心肾,是失眠者的助眠良方。《本草新编》:「沉香温肾通心,用黄连、肉桂以交心肾者,不若用沉香更为省事,一药而两用也。」

图片
2
 可以净化空气,消菌杀毒
古人云:无烟不成艾,艾烟是艾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消除空气中的病毒细菌!

东晋著名的医药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介绍用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的方法,在瘟疫流行时“以艾熏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想染。”而且用这种方法预防疫病传染,效果极佳!

图片

3
 可以祛痰、止咳、平喘

艾叶中的挥发油含有α-萜品烯醇,能够松弛气管平滑肌,达到到祛痰、平喘、镇咳的作用。因而,对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能有一定缓解作用。

日常无事点一支,理气通达,疏通人体气机,调节人体气血。

阳气,乃健康养生之本。

香属阳性,

艾又是一味纯阳属性的香药,

常闻艾草香,

则所处之地阳气充盈,

正气充足,有益身心。

香笺云:

“香之为用,其利最溥。

物外高隐,坐语道德,

焚之可清心悦神,又可驱邪辟秽。

随其所适,无施不可。”

同时草木香料的气味,

也让蚊虫避之不及。

闻一下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点击小程序图片,购买陈年艾草香,送艾草香膏▲

在天气炎热干燥下,人很容易莫名其妙的出现情绪激动和行为异常:爱发脾气、心情低落、容易骂人等负面情绪开始飙升!

高温天气还会使人出现厌食行为,从而导致营养补充不够充分,使得体质变差、容易生病、产生疲劳等不良状况。

加上夏天出汗较多,经常出现失眠多梦、熬夜等睡眠不佳的情况,让你第二天无精打采,浑身难受要命!

久而久之还会影响体内电解质代谢和大脑神经活动,让你的情绪和行为出现异常,影响精神和身体健康。

鉴于以上症状,古代帝王们在出现心烦意乱时,往往会燃一炉艾草香去细细品味,使自己很快忘掉万般焦虑、放空身心,达到一种“静心凝神”的状态。

而古代文人墨客在赋诗作画前,也会焚一炉艾香,从而安定心神,产生喜悦的情绪,更利于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所以说,品香价值极高,不仅具备陶冶情操、修心养性的特点,还能让空气得到净化~

如今社会人心浮躁,急需品香来改善心境和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