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一名快递员,因破解数学界“世纪难题”,受邀前往浙大讲课

 瓜儿 2021-07-25

引言

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现在有一部分人奉行着“唯学历论”,只要是打着哪儿哪儿名牌高校、研究生毕业或者任职的人都能受到他们的拥戴,将这些人的话视为正确,并且排斥那些学历不高的人群。然而,居庙堂之高的人有他们的短处,泥腿子出身的人也有他们的过人之处,一昧地慕强不可取。“数学”这门学科在我们眼中看来是深奥难懂的一门学科,在一般人眼里,那些著名的数学难题只有成名已久的数学家才能解答出来,其实非也,“高手在民间”,河南有一个快递员就破解出了一个世界性难题,还因此被邀请到浙江大学为那些资深教授们答疑解惑。

01

这位了不得的快递员便是余建春,他出身普普通通,是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孩子,家庭条件的原因让他没有多少学习的条件,读完了职高和几年大专就早早地步入社会开始为生活卖力。此时的余建春就像水中浮萍,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

在余建春迷迷茫茫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几年后,电子商务迅速崛起,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他,找到了一份快递员的工作,天天风里来雨里去,苦肯定是苦了点,但好在工作稳定,只要肯吃苦就能有一份不错的薪水。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也没觉得余建春这个人和别的快递员有不同之处。先别急,让我们问自己一个问题:当你在晚上回到家,一天的工作、学习已经在此告一段落,你会选择用什么方式来完美地为这天画上一个句号呢?吃美食、打游戏、追剧……而余建春不同,他选择研究数学。

唯一一处不同就是处处不同,余建春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的这个习惯让他的未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送了一天快递以后,余建春总是摊开纸笔,在上面一笔一划写着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别人看来像是“鬼画符”的公式在他眼里却是格外有趣,枯燥的数学公式他也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去推理验证。

02

“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即使余建春学历低,受教育程度有限,但滴水穿石,凭着他数学上的天赋和热爱,余建春解决了困扰数学界多年的“卡麦克尔数”难题。

卡麦尔数难题被余建春历经多年而研究得出最终结果,因为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所以,他决定将这份研究结果交给了来自浙江大学的蔡天新教授,请求蔡教授帮忙验证一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日子在余建春不安又充满期待的心态下过得飞快,蔡教授那边也很快给出了答复:邀请余建春参加浙江大学的数学讨论会,让他给一众资深教授们上一堂课,讲讲思路及验算过程。

这个消息让余建春感到很惊讶,就这样,一个快递员小哥走进了浙江大学的教室里,并且当着数十个教授的面,为他们演算一道困扰数学界多年的世界性难题。这个场面光是用文字描述就已经令人热血沸腾,更别提当事人余建春自己了,早年因为家庭条件没能好好在学校里坐下来读书的他,竟然在未来能够当着众多高知分子侃侃而谈。

从余建春这位快递小哥这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当中,我们可以看见,将一件事认真做、一直做是多么重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不要放弃汲取新鲜血液。再者,我们也可以发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人生哲理,余建春固然极有天赋,是一株值得多加培养的好苗子,但若是没有蔡天新教授的慧眼识英雄,也就没有后面的结局了。

结语

“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必然使行路者一无所获”,余建春的经历许多人都说这是不可复制的成功,没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在数学上有如此高的天赋,但是,生活只有一个数学吗?绘画也好,弹唱也罢,所谓的兴趣爱好是在业余时候的陶冶情操的娱乐项目,一万小时的定律许多人不信,但是现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大师、才华横溢的人,没有哪个不是从一万小时定论过来的。坚持二字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人固然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也有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收获,余建春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