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心雕龙》释意】(四十五)时势与文风

 克谐达功 2021-07-25

第四十五章  时势与文风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第四十五》)



    时运交替,社会变迁,文艺的内容和形式,不仅与之衍生,也伴随变化不断。一直以来,文化艺术似乎总与人类代代相传,事实上,文艺与社会之间相辅相成而又互为因果的密切联系,更是贯穿始终,且如影随形。这便是世间天理人情所谓合二为一客观关,即天、地、人一体化”的道德真相
    远在氏族社会逐步走向集权化的上古中国,当迁徙山东定陶与河北唐县之间的陶唐氏帝主政时代,天下道德清明,民众休养生息。于是,当时路边野老,始有传唱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击壤歌》,而田间稚童,相互讴歌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的《康衢谣》。进入有虞氏帝掌控的年代,集权隆盛,国富民闲于是海洲之上,四处飘荡着解吾民之愠兮,阜吾民之财兮。的《南风歌》而在宫殿之中,则有此起彼伏的《卿云歌》这边有一人吟咏卿云烂兮,那边群臣随之附和“日月光华,宏于一人。一片欢呼。像这一时期的歌谣风采,为何能够如此纯真质朴而又美丽动人呢?因为他们都是发自心肝肺腑的真情实感,所以才会有的相得益彰。
    当夏禹裂山分水,功高盖世,终于家国天下之后,人间正名列位的秩序信仰,愈发肃穆井然因此宫廷内外,盛赞九功之德的《九歌》(亡轶),愈发弘扬播散之初,成汤典当自身为天下祈福,其圣明虔敬,令人神肃穆于是商人猗与那与的盛大祭祀,一直延绵不绝。步入姬周朝代,颂扬周初文德武功的《诗经·周南》诸篇,被专家学者评价反映了当时民勤而不怨”;同样,体现周原邠地民俗风情的《诗经·豳风》,则被后世名人视为乐而不淫。西周厉王至幽王期间,朝廷政令昏庸,社会匮乏动荡,《诗经·大雅》中《板》《荡》有老夫灌灌,小子跷跷。”“天生烝民,其命匪谌。”的怒号,已然不避尊卑,而是慷慨直陈待到平王东迁洛邑,朝廷权势日渐衰微,于是在《诗经·王风·黍离》中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哀怜惆怅。据上可知,这一时期诗词歌谣中,展示出来的情愫气质,无不昭示着家、国、天下、个人命运真相他们显然与帝王品德和权势争斗的起伏跌宕,无一例外地紧紧捆绑在一起,置身其中的文艺俨然为“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的潮流和风标
     姬周进入春秋之后,王侯争霸,群英称雄。“诗、书、礼、乐、周易、春秋六经旁落凌乱,反而诸子百家开始狂飙齐鸣,他们唯恐不能惊世骇俗。时值战火炙热之际,韩、魏因尊崇武力,得以逞强四方;燕、赵依赖迷信权术,赢得一时盛名。所以,前有商鞅遗书《弱民》《靳令》,将民俗喜好和文化修养,一概视为侵扰国力富强的六虱韩非著述《五蠧》,把思想和职业的自由追求,全部当作阻碍黩武称霸的蛀虫。于是,在当时秦国之内,开始严令禁止五蠧”“六虱的存生,随国势迅速强悍无比,终至于所向披靡。当此之际,唯有齐、楚两国,反而闪烁并迸发出来文学艺术的灵性光辉。齐国在通衢大道上筑造公馆,旨在招徕四方能人博士;楚国扩建了兰台宫,只为款待各路文雅贤达。因此,邾国孟子位列齐国上宾,赵国荀子置身兰陵县令。所以,齐国稷下流传下来清谈博学的风光,而楚地兰陵滋生出来倾慕虚荣的俗气。齐国大地,前者,则邹衍喜好运用阴阳五行谈天,故有谈天衍誉满华夏者,便是邹奭擅长咬文嚼字,则见雕龙奭驰名天下。再看这时的楚国朝野,前者,则是屈原辞藻光华与日月争辉者,既有宋玉语句灵动如风云变幻。如果总结这一时间段内的奇谈怪说和艳词丽句,尤其研究分析中的美刺文采,显然涵盖并超越了《诗经》的雅颂;但是,如果剖析其中明显无处不在的理义怪诞,却也完全呼应且符合了那一时代纵横捭阖的时俗特色
    刘汉立朝之初,距离赢秦焚书愚智不远。汉高祖刘邦,尊重武功,轻视儒学,务求学问的简化和实用。所以,宫廷内外,虽然礼仪律法建构雏形,但朝野上下,所谓经书典籍,还没有眉目清晰。所以,这一时期被人称颂的刘邦《大风歌》《鸿鹄歌》,可视为天合之作。自汉惠帝到文景之治区间,虽然经书纬术开始勃勃生机,而文人雅士,并没有得到重用。譬如博学多识的贾谊被贬离京一再郁闷而耿介如邹阳和枚乘,虽有文章名誉当代,却都壮志难舒。由此事例,当时文人境遇,可见一斑。汉武帝立朝,推崇儒家风范,宫廷内外,讲究礼仪黼黻,文人量才显能,趋之若鹜。汉武帝刘彻,柏梁台上,欢宴群臣,吟诗唱赋;黄河岸边,体恤民生,即兴《瓠子歌》。再看,朝堂阶前,名士枚乘靠文采,荣享天子专车觐见,而贫寒主父偃仅凭上书,了却鼎食生死心愿;同时的宫廷内外,公孙弘依赖《举贤良对策》高升,倪宽凭借草拟奏文,得以脱颖;同样在草莽中间,砍柴为生的朱买臣做了会稽太守,洗涤酒器的司马相如成了中郎将领。再者,像司马迁吾丘寿王严助终军枚皋等人,虽然在对策奏章上,完全不拘一格,但其中名篇佳作,已然应接不暇。他们接二连三声鹊起,共同营造了这一时期多姿多彩的文艺风范,并竖立起来一座令后世难以企及的艺术巅峰。随后昭帝、宣帝两代,传承了武帝恢弘的事业,并在石渠阁聚集经学名家和辞赋高手,他们汇集一堂公开论道辩经。与此同时,经学家已经开始批评辞赋家过度雕饰玄虚的弊病,所以像擅长辞赋如王褒等人,仅是享受俸禄而没有事务公干实质就是游荡赋闲而养尊处优。进入汉元帝和成帝两朝,皇帝自身崇儒好经,各路人才虽然良莠不齐,但都能跻身仕途;期间,给事黄门郎杨雄构思创作了千首歌赋,而光禄大夫刘向校刊了六艺,他们都创造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业绩。

自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一直延续到成帝、哀帝期间,时间上刚好经过了一百年左右。回首这一时期作家风格并非总是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变化多端。但是,总结并概括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依然影影绰绰着《楚辞》的风姿所以,在整个西汉时期,屈原的影响始终存在着。
    跨过哀帝、平帝后西汉衰败阶段不谈,单言东汉光武帝刘秀就其本人而言,只是迷信谶纬之学中的图符变数,并非真正用心扶持文艺的中兴繁荣。尽管如此,正是在这一时期,狱中杜笃由于创作《吴汉诔》得以赐帛免刑;又如文书班彪,因为草拟奏章特诏升为县令。由此可见,光武帝虽然没有公开招贤纳士,对于文人雅士,却给予特别赏识和格外垂青。再后来的明帝、章帝两朝,皇帝积极尊崇儒学,他们一方面在辟雍学堂里传习古典礼仪,另一方面在白虎观研究经纬数术,所以班固能够专心撰述《汉书》,贾逵可以用力创作《神雀颂》,甚至宗室中东平王刘苍也热衷书写歌赋扬名,而沛王刘辅的著作《五经论》赢得广泛流传。在如此天子作则和藩王呼应的垂范之下,跻身文坛的文人雅士,也就愈加踌躇满志而容光焕发了。自和帝、安帝再到顺帝、桓帝,虽然跨越半个世纪,但不足百年期间,却集中涌现出来一大批像班固傅毅、崔骃、崔瑗崔寔王延寿马融张衡蔡邕等精通经书典籍的鸿儒博士因为他们各自都有代表性作品传世,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事实上,若将进入东汉以来的整个学术风气与西汉时代相比,后者与前者的最大区别,就是儒家学派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宫廷讲座中,给予刻意宣扬的结果,另一方面就是社会实践上,受到当时选官制度中尊崇教的深刻影响。到了汉灵帝时代,喜好文学的灵帝刘宏自己写出了《皇羲篇》等书,并诏令天下文士聚集鸿都门”,公开竞技才学。但是,当时负责此事的乐松汉灵帝宠臣历任鸿都文学、侍中、奉车都尉)等人,用心选拔的却都是适合他们口味的浅薄之人所以太尉杨赐东汉名臣其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均官至太尉)称这些人如同唐尧时代的坏人驩兜一样,而蔡邕则将他们比作皇帝身边的弄臣。因此,这一时期所谓人才文学作品,从根本上就没有艺术价值。
    东汉进入汉献帝时代,皇帝自身朝不保夕,整个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文学风气也随之起伏不定。直到献帝的建安末年,天下局势趋于相对平衡和暂时安定。当此之际,位居汉丞相的魏王曹操,本身酷爱唱诗歌赋;曹操一个儿子,即随后的魏文帝曹丕,敏于思辨而文采飞扬;曹操另一个儿子陈思王曹植,更是才华横溢,不但出口成章,且佳作琳琅满目。他们父子三人,纵横建功立业之中,个个英俊豪气,各自艺术才华,亦是光彩夺目,所以,围绕他们父子身边,是一大批当时的雅士名流。譬如王粲来自汉南荆州,陈琳降自河北袁绍,徐干于青州入仕,刘桢自东平随行;还有应玚擅长发挥丰富想象,更有阮瑀喜欢展示奇才技能除此之外,像路粹繁钦邯鄣淳杨修等人,时常环绕盘桓,大家欢聚一堂,或侍宴赋诗,或流觞饮酒,相互沉吟当做欢歌,彼此挥毫助兴谈笑。综合这一时期的作品,风度儒雅而又慷慨激昂,应属于其中最为突出的特色。究其根本,主要是社会长期动荡不安,遍地民不聊生,四处内心多怨,而作家的品格往往虑深情长,他们于挥毫之间,难免壮志喷发而气吞山河。待到魏明帝继位,曹睿兼备魏武、文帝遗风,尤其擅长乐府曲调,曾经于崇文观召集文人竞技于是,像何晏刘劭等人,相继展露才华。在曹魏随后继位的几任年幼皇帝中,唯有高贵乡公曹髦英俊典雅,作品不仅质文离奇瑰丽,而且眼界论说已经不同凡响。然而,所谓谈玄务虚、轻生寡欲的正始文学便诞生于此际,像嵇康阮籍应璩缪袭等人,彼此呼应,开始活跃文坛之上。
    曹魏进入司马懿独揽大权之后,历经司马师司马昭继任主政,他们在儒学上无所建树,唯倾心于阴谋篡权。晋武帝司马炎创立新朝,尽管天下一统而又平安一时,但在学校教育和文化传承问题上,并没有得到朝廷重视。待到晋怀帝、愍帝时期,皇帝徒有虚名,王纲旁落权臣。然而,西晋帝王尽管轻视文章创作,但这一时期的文人名家,却依然光彩照人。例如张华奋笔疾书恰似珍珠落盘,左思挥毫作赋导致洛阳纸贵;还有潘岳夏侯湛,两人英名远扬,被比喻成一对璧玉,而陆机陆云兄弟俩,一样多才多艺,被评价为两匹骏马”。另外,还有应贞傅玄张载张协张亢孙楚挚虞成公绥等人,他们的作品更像花团锦绣,各个楚楚动人。整个西晋王朝,被后世评价昏庸无道,其中文人雅士,不仅难尽其才,并且难得善终……思虑到此,禁不住令人悲叹哀怜!
    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后,开始重视文化,倡导殿试经学所以,像刘隗刁协,因为通晓礼仪备受皇帝宠信,另有郭璞,由于才思敏捷得以提拔重用。晋明帝司马绍聪慧明哲,并且酷爱文学,他经由太子到即位,热衷六艺经学,熟稔诰命策文,精通辞赋文采所以,像庾亮擅长表奏得到重用,而温峤文才清秀推恩厚待。东晋明帝在位,弘扬文艺的领袖风范,可比西汉武帝。随后晋成帝、康帝、穆帝和哀帝在位时间相对短暂。待到了晋简文帝,又因其热衷文化,本身清秀俊朗,喜好聚集文友一起谈玄论道于是情志玄虚而词藻浮夸的学术风气,又开始充斥文坛。之后的晋孝武帝,因其没有儿子,当时社会流传着晋祚即将终结的符谶。其后,虽然又历经安帝、恭帝,但东晋终于灭亡。回顾这一阶段的文人学者,像袁宏殷仲文孙盛干宝等人,虽然才华参差不齐,但在个人成就上,尚且值得称道。
    自西晋出现了务虚谈玄的苗头,待到东晋偏安江左期间便开始愈演愈烈,竟然形成了当时的一种社会时俗和文艺风气。纵观两晋时代,世道人心艰难困苦,宫廷昏庸失序。处于其间的贤者达人迫于淫威,先由空谈是非,逐渐演变成为一味谈玄论道的无为学风。其结果就是他们吟诗里面,总也跳不出与“老子”一样道德;他们起笔作赋,也必定讴歌像“庄子”样自由逍遥。由此可见,文艺风格的纵横变迁,确实离不开当时权势掌控之下,一般人性惯常得失好恶的局限和狭隘……远古至今始终如此,未来千百年之后,也必定依然。
    南朝宋武帝刘裕公元363年-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喜好文学,其后宋文帝刘义隆儒雅风流,而后宋孝武帝刘骏多才多艺。所以,与此同期的文坛之上,随之颇有起色。转入宋明帝刘彧时代,文艺日渐萎靡。整个南朝刘宋(公元420-479年)期间,尽管处于严苛门阀制度之下,在士大夫之中各类人才依然蜂拥云集当时的世祖大家,像在王姓、袁姓中间,有的文采富丽异常耀眼,而颜姓、谢姓里面,有的艺术奇葩格外夺目。此外还有,例如何承天范晔张敷沈怀文等学者名士,多的不胜枚举。在他们中间,有的不仅闻名遐迩,而且至今盛名不衰,所以也就不再赘述了。
    南齐太祖萧道成公元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于479年-482年在位)符命改制,国泰民安。之后的齐高帝萧赜子承父业,文治武功;随之文惠太子,皆备文才武略所以自齐高宗萧鸾之上,逐个帝王明哲鸿运,才有天下福泽光明,并且帝业恒通。当今圣上继位以来,文教遍布天下,海岳普降祥瑞,各路英才倍出,类似乘龙御凤一样飞舞高空,犹如驾驭骐骥一般奔驶万里。他们诠释礼乐经书,仿佛超越了姬周刘汉的盛况,诸多文章佳作堪比唐尧虞舜时的风采。当今,如此鼎盛气象,这等繁荣景貌,嘴笨笔拙我者,实在无法将其表达清楚!还是留后世高人,再去夸赞高歌吧。
    总而言之:文章光华十代间,义理风采已九迁;经书典籍砥中流,任凭情志白浪翻。质文贰离易含章,实虚明暗因权杖;莫叹文史多怪事,艺术风范眼前上。

【注解】
1、古代歌谣《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2、古代歌谣《康衢谣》:立我臣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3、古代歌谣《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4、古代歌谣《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圣贤,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5、《春秋左传·文公七年》中相关夏代《九歌》内容部分:晋郤缺言于赵宣子曰: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叛而不讨,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怀?非威非怀,何以示德?无德,何以主盟?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由叛也。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谁来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宣子说之。
6、《诗经·商颂·那》: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於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7刘邦作品之一《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二《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8、汉武帝作品《瓠子歌》之一: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忧兮柏冬日。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齿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之二: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汛流难。搴长筊兮湛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颓林竹兮楗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