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结个婚到底有多麻烦……

 三平斋 2021-07-25

小汤序:

一对明星离婚了。二人在一部古装剧中相爱,甜得虐狗。当时那部剧最大的亮点之一是还原了宋代的习俗,当然,也包括婚礼的一些习俗。其实,古代婚礼远比电视剧里演的复杂的多。今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图片

老汤:今天的“婚礼”与古代的婚姻礼仪不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彩礼”习俗起源于西周时期,沿袭。中国古代婚礼仪式繁复而隆重,《仪礼》了“婚姻六礼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包括六个步骤:一、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后,男子备礼拜访求亲,接受“面试”。女子在暗处观察男子的言谈举止,男子走后,父母会征求女儿意见,女儿不愿,会说:女儿尚小,还想陪陪父母。如果同意,会说:终身大事,全凭父母做主。所以,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解读为儿女对自己的婚姻毫无自主权,这是误解,纯属污名化。二、问名,男方请媒人问女子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时辰。有人说这是避免近亲结婚、同姓结婚。不准确!这事在前面的纳采环节,双方都做过“尽职调查”了。那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完整了解这些信息呢?这里有个玄机:给女方一个冷静期。女方给了,说明同意。如果不给,说明不同意。直接拒绝,男方没面子。所以,问名,其实是男方在问:对我家小子还满意吗?三、纳吉,男方得到女子的生辰八字后,和男子的一起,放在祖庙,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双方才决定缔结婚姻。这相当于现在的婚前检查。四、纳征,男方给女方送聘礼,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彩礼”环节。五、请期,男方选取黄道吉日,确定婚期,征得女方同意,然后各自准备。六、亲迎,新郎亲至女方家迎娶新娘。这才是今天所说的“婚礼”,是整个过程的重中之重。

图片

敲黑板!送“彩礼”只婚姻礼仪六大环节之一,而且还隐含了一个重要细节:“亲迎”时,女方送亲会有陪嫁的“嫁妆”。如果女方家里条件更好,嫁妆甚至可以数倍于彩礼。嫁妆多少直接决定媳妇在婆家的地位,表示“娘家有人”。

古代为什么要把婚姻礼仪搞得如此复杂、隆重?《礼记·昏礼》解释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婚礼,两姓男女结亲,可以实现对上祭祀宗庙、对下繁衍后代,所以,君子非常重视。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尤其是“亲迎”环节,最隆重、最复杂。女方在祠堂设宴,新郎在大门口跪拜,迎接新娘。接到男方家,又是一整套隆重的仪式,还必须去祠堂祭拜,祈求祖先保佑。婚礼整个过程都要求尊敬、谨慎、隆重、正式。这个系列过程能加强父母与子女的亲情,父子相亲会增强君臣之间的良好关系。所以,婚礼是所有礼仪的根本。仪式感非常重要!我们祖先非常重视婚姻礼仪。

图片

整个结婚过程环节多、场面大,目的就是要加大婚姻的社会成本,让全社会都知道:这对男女已经名花有主了,媒婆们不要再去“踏门槛”了,也为这段婚姻垒起了“进入壁垒”。重视“彩礼”,是为了增加婚姻的经济成本,也使解除婚姻的成本大大提高,从而让婚姻稳定、家庭稳定。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其实是对女性的保护。

这种习俗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女同学们谈恋爱,在享受男朋友甜言蜜语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他有没有急切地想让你去见家长?急吼吼地要把你介绍给他的亲朋好友?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这是我女朋友”?如果有,恭喜你!这意味着他愿意为你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想想看,要是哪天吹了,他得费多大的劲去给公众解释。下次谈恋爱,又要一一介绍:“这是我女朋友。”万一碰到个缺心眼的,连连说:“见过,见过。”岂不尴尬?

谈恋爱时,别仅仅了解他“有房、有车吗?”而应该关心:他愿不愿意为你花钱?更重要的是:他愿意为你花的钱占他总资产是多少?比如,有两个小伙子,一个有1千万,他只愿意为你花99万,一个只有1百万,他却愿意为你花99万,他们对你的爱是不是差别很大?谁会更重视你们这场婚姻? 

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耗费时间、情感、财富等资源,会产生一种成本叫“沉没成本”于是,要退出这个关系,就要付出一种成本叫“脱离成本”。“沉没成本”越大,“脱离成本”越高,这就会形成一种约束。婚姻、合伙、工作等关系都是一样。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单位?可能是因为单位不错,还有可能是离开的成本太高。为什么有些夫妻没有爱情,却凑合着过了一辈子?看似婚姻稳定,其实是离婚成本很高。

图片

汤博士人生感悟之二五一

首发于:舶兰书院

舶:厚德载物

兰:和而不同

主笔:60后老汤(汤超义)&90后 小汤

一对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父女

图片

《掌控人生主动权——孙子兵法与人生战略》出了“增补本”啦~~

该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2020年重点推荐图书

当当上有售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