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般大一统王朝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为何唐朝有四个时期?

 东海寻人 2021-08-25

  一般情况下,大一统王朝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但是唐朝却可以分成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跟唐朝的历史格局有最大的关系。

  唐朝的历史格局一:军事走向

  虽然历史上有很多大一统王朝,但他们在军事上也十分防御型跟扩张型,比如宋朝跟元朝;但也有一个朝代存在较长时期采取扩张与防御的国策,比如西汉,开始是防御,到汉武帝时期转为扩张型。防御与扩张类型差别与转换,不仅反应了这个朝代的军事强弱走向,也决定了国力的走向。比如乾隆盛世,输了大小金川之类的战役,在军事上清朝国力开始转弱,扩张的脚步基本停止,也标志着清朝进入了中期。

  不过唐朝的军事走向却跟其他朝代不太相同,唐朝前期有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的扩张时期,也有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开元初期的防御时期;中期有开元中后期到天宝时期的扩张期,又有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国土面积稍微减少的勉强防御时期;后期的唐朝军事衰败,藩镇割据于内,异族分裂侵蚀于外,农民起义频发,逐渐走向灭亡。

  所以很明显前期、中期、后期的说法,不适合概括唐朝的国力走向情况。于是便将唐高祖到唐玄宗开元初期这段扩张加防御的“开疆拓土”时期列为初唐,唐玄宗开元中后期到天宝年间再度扩张的国力鼎盛时期列为盛唐,安史之乱之后唐肃宗继位到唐宪宗这段军事能维持但在持续减弱的勉强防御时期称之为中唐,之后军事衰败完全走弱逐渐灭亡的时期称之为晚唐。

  前面说过军事对应的是国力的走向,初唐不管是开疆还是守土,国力都是一直在积累的,持续增强;盛唐是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是最高峰;中唐是国力开始衰弱的事情,期间有中兴但总体形势无法改变;晚唐是彻底没救的时期,唐朝灭亡不可避免。

  唐朝的历史格局二:门阀世家问题

  初唐的历史任务除了恢复生产,还有需要解决前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即门阀政治的问题。虽然门阀世家中,集团性质的政治门阀在武则天掌权时期基本解决,但文化门阀的影响力一直影响着整个唐朝,导致严重的门第观念。

  盛唐出现开元盛世,有赖于唐玄宗与姚崇、宋璟等改革派的努力,使得大批寒门人才获得更多上升的途径,对文化门阀有一定的压制作用。

  中唐忙于解决藩镇问题与宦官专权的问题,又进一步削弱了很多文化门阀的实力。

  到了晚唐藩镇问题更加严重,基本是比拳头的时代,文化门阀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进一步瓦解,但未完全消失,要五代十国时期才彻底消灭门阀。

  所以从解决门阀世家这个历史任务来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划分也很符合唐朝的特征。

  唐朝的历史格局三:土地兼并问题

  土地兼并问题是每一个朝代都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是王朝周期性上升、鼎盛、衰弱的根本原因。

  对于唐朝而言,初唐是生产恢复的时期,土地兼并问题不严重。这是因为隋末天下大乱,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人口锐减,人均耕地面积变多;而一部分参与战争的农民因为军功获得土地,也会增加拥有耕地的农民的数量;此外初唐统治者,还有屯田、垦荒等举措,无疑也起到积极作用。

  盛唐是土地兼并问题开始积累的时期,虽然慢慢变严重,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也多,但由于进行了军事扩张,加上募兵制兴起,消耗了大量的流民,社会矛盾表现得没那么明显。

  到了中唐土地兼并问题开始陆续爆发出来,但是由于藩镇问题还在逐渐形成时期,流民还是会被藩镇大量消耗,所以农民起义问题还是处于小规模的状态,不成气候。

  至于晚唐藩镇与朝廷、藩镇与藩镇之间战争频繁,对社会生产破坏较大,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土地兼并引发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出来,最终引发了黄巢起义,耗尽了大唐最后的力气。

  所以从土地兼并的角度来说,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划分也很有道理。

  综上所述,唐朝最大的特征在于军事走向决定国力走向,这决定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划分原则;而在消灭门阀世家这项历史任务上,也基本跟着这四个时期逐步完成的;然后是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土地兼并问题,因为盛唐、中唐有军事扩张、募兵制、藩镇等因素干扰而呈现四个不同时期的特点。

       所以唐朝的军事走向、门阀世家问题、土地兼并问题这三个历史格局决定了唐朝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