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 | 成都北门,天回镇

 笛子8vxrvb7uaz 2021-07-26
行脚成都
383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图片

成都的周边有许多有意思的古镇,有的名气很大,但环境却很一般,却因为文人雅士的记录,留下了一鳞半爪的风景,天回镇即是这样的小镇。

行走在成都北门的天回镇,总是想起李劼人先生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在这本书中对天回镇有精彩的描写,其中有这样的句子:“这镇是成都北门外有名的天回镇。志书上,说它得名的由来远在盛唐。因为唐玄宗李隆基避安禄山之乱,由长安来南京——成都在唐时号称南京,以其在长安之南的缘故——刚到这里,便'天旋地转回龙驭’了。皇帝在昔自以为是天之子,天子由此回銮,所以得了这个带点封建味的名字。”

泸县苏启元过天回镇时,也曾写下一首《天回镇》:

成都北望剑门开,闻道三郎自此回。

今日经过又离乱,平原莽莽野鸦来。

说起这位苏启元,可能很多人有些陌生。先来看看他的介绍:苏启元(1857—1935),字潜孚,号苏山,四川泸县人,曾任陕西略阳知县,后还乡,著《苏山诗草》十卷传世。在泸州,他是清代“三苏”之一。我看过他的介绍说:其好游山水,历秦、楚、燕、齐、吴越及东游日本,无不寻幽览胜,记以诗歌,著有《澹远斋诗》,文稿留北京行箧,卒后散失,其兄佐搜辑得数十首曰《澹远斋诗存》附《苏山诗草》后。苏启元还曾与朱德有一段交往,他也有诗记录此事。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站在天回镇时,似乎可以“北望剑门开”,从天回镇出发,沿着金牛道蜿蜒前行,穿越剑门关,就进入八百里秦川了。这首句写的是天回镇的位置。

紧接着,作者进入历史深处,“闻道三郎自此回”,这所讲述的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之乱时,途径天回镇而返回的旧事。“三郎”即是唐玄宗的戏称,因其系唐睿宗第三子的缘故。电视剧《宫心计2深宫计》中即有称其为“三郎”的故事。

由此,苏启元联想到蜀中离乱的当下,这里所说的是民国二三十年代的蜀中军阀混战场景,导致了民不聊生。故有“平原莽莽野鸦来”之句。

虽然这诗歌里没有天回镇的细部描写,但通过对比历史,让人感叹一座古镇,应该是繁华的,却是由于战乱让街市变得萧条起来,“野鸦来”一词让人恍如看到街市上的场景,时不时有野鸦鸣叫,大有荒芜之感。

天回镇的美食也很有名。车辐在《锦城旧事》里说:“他们在天回镇停下来打尖吃了有名的天回镇的豆腐。”不知道苏启元途径这里的时候,是否品尝了这天回豆腐。

如今的天回镇,虽然几经开发改造,依然没有走上正途。有好几次,我坐车从天回镇路过,依然看到有些破旧的样子,就忍不住想起苏启元的这首诗来。

- 关于我们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