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 | 认识暴雨洪水 科学防灾减灾

 华风云 2021-07-27
Image

汛期

来了

认识暴雨洪水 科学防灾减灾

快快记下来!

01

降雨量如何衡量?暴雨等级如何划分?

降雨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通常,大气中的水汽遇冷后形成小水滴,小水滴在一起组成云,同时在云中又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大气托不住它们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下来,形成了降雨。那么,我们常听到的“某地降雨达xx毫米”是怎么回事呢?


Image

其实“毫米”这个单位是用来衡量降雨量的,也就是降雨的多少。1毫米的降雨量就是指降雨在1平方米面积上形成的水深为1毫米。

降雨量
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
降水强度大小
“暴雨”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
“暴雨”还可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02

洪水量级如何衡量?100年一遇的洪水为何不是100年才出现一次?

和世界上任何东西一样,洪水也有大小之分。一般来说,衡量洪水大小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历史洪水资料,并考虑堤坝的防洪能力,将洪水大致分为大、中、小三种情况。当洪水超过历史纪录时,则又习惯称为历史最大洪水,亦有根据洪水的量级过大,称为特大洪水;也有按江河、湖泊、水库的警戒水位、保证水位(或相应流量)等指标,表示洪水的量级大小。

二是用洪水重现期(**年一遇)衡量洪水的大小。例如,某一量级洪水的重现期为一百年,则称为10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为五十年,则称为5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为十年,则称为1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越长,表示洪水的量级越大,越稀遇;反之,则表示洪水的量级越小,越常见。

需要说明的是,100年一遇的洪水只是基于多年洪水记录的统计数据,这样量级的洪水在历史上平均100年可能发生一次,并不能简单理解为100年才会发生一次。100年一遇的洪水在100年之内可能发生很多次,也可能一次也不发生。

此外,根据我国的江河防洪能力,对洪水的等级一般划分如下:

1. 重现期在5年以下的洪水,为小洪水;

2. 重现期为5年至20年的洪水,为中等洪水;

3. 重现期为20年至50年的洪水,为大洪水;

4. 重现期超过50年的洪水,为特大洪水。

Image

今年我国各地暴雨洪水频发,河南、内蒙古等地均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有人说:我今年不到40岁,已经遇到过好几次100年一遇洪水,甚至超过百年一遇的洪水,真是奇怪!其实,这只是个概率的问题,正如上面介绍的,洪水重现期(**年一遇)只是衡量洪水大小的标准。

如果把一场“洪水”比作一个“人”,“100年一遇”洪水好比是一个体重100公斤的人,“50年一遇”就好比是体重50公斤的人。那么,我们将会遇到什么样体重的“人”,是一个随机事件,它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我们平常走在街上,看到体重超过100公斤的人是比较少的,但是如果刚巧有“减肥俱乐部”的人经过,那我们会见到许多“重量级的人物”。

Image

03

现阶段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分布状况如何?

城市在聚集人口与财富的同时,也聚集了风险。近些年,极端气象事件增多,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频发。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洪涝愈演愈烈,城市洪涝灾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有很多城市都是依水而建,目前,我国现有城市657座,均不同程度受到过江河洪水、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以及局地暴雨等洪涝灾害的威胁。

我国共有防洪任务的城市642座。其中滨海型城市有57座,在江河洪水、台风暴雨和风暴潮“两碰头”“三碰头”的形势下,防汛形势尤为严峻。平原型城市有288座,主要分布于大江大河的中下游沿岸,容易遭受江河洪水与暴雨内涝的灾害。山丘型城市有297座,主要分布于东中部与西南部的山丘地区,易遭受山洪袭击。 

04

中小河流的防洪减灾之路应如何走好?

中小河流需走系统治理道路。目前大江大河防洪能力显著提高,而中小河流易于发生超标准洪水,各地关于中小河流变“重点河段治理”为“统筹规划、分期治理”,提升河流整体防洪减灾能力与综合治理水平的愿望强烈。 


我国中小河流量多、面广,不同河流洪水特性与治水对策不同,同一河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治水的需求、目标与投入的能力亦会有显著变化。中小河流只有坚持实施分级管理,才可能因地制宜、适应多样性的需求,才可能循序渐进、恒久坚持,逐步实现综合治理的目标。

中小河流的治理,只有所辖地方政府发挥自主作用,才可能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多方集资,形成合力。国家的重视与投资,只能起到扶持、鼓励与引导的作用。目前河长制重点解决的是河流污染与环境破坏的问题,从防洪排涝、综合治水的需求出发,还需进一步推动以流域为单元的中小河流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05

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应如何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快速城镇化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双重影响,对防汛工作构成了新的压力与挑战。


一要注重洪水风险辨识,完善应急预警响应体制。灾害处置不力主要存在对雨势判断不足,应急能力不足,灾情统计核实上报不及时、不准确等三方面问题。作为防汛部门的改进措施,应突出强调以下几点:在防汛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洪水高风险区的辨识;完善分级预警与应急机制,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培训力度;加强对河道整治工程的安全监管,落实保障措施。


二要优先骨干排涝设施建设,增强自身承灾能力。近年来城市扩张挤占湖泊的状况得到了有效抑制,在极端暴雨的情况下,湖泊水位上升淹没的湖滨带,过去多为藕塘、菜地,损失有限,现在开发成小区,一旦受淹损失惨重,故必须加大强排能力。海绵城市建设体现了基础排水设施补短板先行、灰绿措施结合综合治水的理念,但要见成效,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三要谋求与基本国情相适宜的人水和谐发展模式。针对堤防维护难,抢险压力大的问题,新时期水利建设应更加重视人水和谐,防洪工程体系的规划建设要遵循“标准适度、布局合理、维护良好与调度运用科学”的方针,在提高防洪排涝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雨洪调蓄能力,避免堤高水涨的恶性循环。

对于中小河流,以“沿堤设溢流堰,自动溢流进洪”作为促进人水和谐的治理方式。堰顶高程即为自然进水纳洪条件,避免人为开闸分洪决策难、风险大的矛盾;堰顶溢流保持了河道的行洪能力,空肚蓄洪能有效削减洪峰;圩区进水过程缓增,破坏力小,便于组织群众安全转移;进圩水量有限,无须等待堵口复堤,在河道水位退至保证水位以下后即可酌情排水,缩短受淹时间,有利于及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Image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