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

 文学顾事 2021-07-27

母亲

文/毛清华

    八月八号是我的生日,儿女的生日便是母亲的受难日,在此,谨以此文献给我已故的母亲,也献给所有勤劳、善良、苦难但却被忽略了的生命……

   母亲的一生曲折坎坷,磨难重重,年少时丧父,青年时丧夫,中年时又失去弟弟,生活的打击一次又一次沉重地对她敲打着。三岁丧父之时,外婆是那种缠了小脚的旧社会女子,几位大姨也已出嫁,到了岁数稍微大点之时,沉重的家庭重担便压在了她稚嫩的双肩上,于是逼得母亲不管田里的任何繁重体力劳动她也会干。十八岁结婚生子,二十岁时,第一任丈夫便生病撒手而去,留下她和呱呱待哺的幼女一一我的大姐。三十几岁之时,母亲唯一的兄弟又因矿难离她而去,人生的大灾大悲一次又一次地摧残着她。

   母亲的善良是一束温火,总能温暖身边的人。记得小时候,父亲的一位同事儿子由于家庭变故,使他在小小年纪之时就失去了母亲,我的母亲就会帮他做鞋子,并烧好吃的给他补身子。寒暑假之时就让他住在母亲家里。于是一直到那位哥哥参加了工作并荣升为正科级,他也没忘母亲的恩情。常对她嘘寒问暖。母亲去世之时,他还亲自来送她的最后一程。

母亲的性格是一团烈火,她的话语声,她的笑声,夸张一点三里之外都能听见。只要天一亮,家里就能飘荡起她的声音,厨房里生火做饭之声和着母亲大嗓门的声音,我家新的一天便开始了。

母亲的争强好胜、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一团冉冉雄火。她不怕累,也不怕苦,总想着如何把小日子过得更好,为儿女创造更好的环境。以父亲教书的那点微薄薪水,能把我们兄弟姐妹五个拉扯大已不易了。于是母亲就想到了副业,母亲养的猪是村里屈指可数的大。

母亲除了在学校的食堂烧饭外,还争分夺秒地做夏布。那时的六月也像现在一样热,坐着不动都嫌热的我,真难以想象她是如何在那密不透风的房间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的。汗水湿透了她的衣服,是什么毅力支撑着母亲?我想是那股不服输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美的优良传统,勤劳。

母亲和我的父亲,相扶相持,辛苦地把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养育成人。我们虽没多大的出息,但都是身心健康,道德品性,为人处事,没辱家门。如今,儿女长大了,本是安享晚年的父母亲,父亲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年轻时争强好胜,精明强干的母亲,变成了只围着丈夫和儿女转的柔水。只要听到有利于父亲的食疗和偏方,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去学,去做,成了左人右舍的一段佳话,更是学习的榜样。

天不遂人愿,父亲还是离我们而去,母亲也整日以泪洗脸,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揪心刺痛之中,身体也每况愈下,老年痴呆的病也紧接其来。母亲刚开时是整日哭闹,害怕父亲的离去,儿女会弃她而不顾。病情越来越严重之时,周围亲人,母亲渐是遗忘,只记得年轻时那人、那物、那情和那景。

是的,那段时间,也正是母亲人生最幸福之时,爱人的左右陪伴,儿女膝下承欢,生活的苦累,也会在日子的变迁中变得甘甜。每次看到患病以后的母亲,目光呆滞,行动笨滞,我在叹苍天对她的不公,也叹自己的无能,没能更好地照顾好母亲。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的规律,母亲还是离我们而去了。

一晃这么多年就过了,常常想起,为当年年少不懂事的我而感到自责和愧疚。这世上,能陪你笑,更能陪你哭的也只能是母亲,能不厌其烦听你诉说一切不顺的也只有母亲。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孝而亲不待。等明白之时,身边的一切已成昨天了。母亲是雨水,她来自于大自然,而溶于大自然,环环相扣,我们之中任谁的一生也不正是如此吗?

   当往事随流水飘逝,带走的是人生的苦涩和生活的不易,留下的是生命的强悍与尊严,还有爱的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