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 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 二、用法用量 1、肾上腺素(EPINEPHRINE) ①药理 可兴奋α、β二种受体 兴奋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兴奋α受体,可收缩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使血压升高 兴奋β2受体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 ②应用 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粘膜的局部止血。 (1)抢救过敏性休克 由于本品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肾上腺素(1mL=1mg,1/1000)0.01mg/kg.次 最大0.5mg 大腿中外侧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注射,直至脱离危险。 (2)心肺复苏 0.01mg/kg.次,即1:10000浓度0.1ml/kg骨内/静推,每3-5分钟重复。如果无骨内/静脉给药通路,已放置气管导管,可气管内给药:0.1mg/kg (0.1ml/kg,1:1000)。 (3)持续静脉滴注 低剂量:0.01-0.1ug/kg/min 兴奋β1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心率、血压。 中剂量:0.1-1.0ug/kg/min 除了兴奋β1,而且刺激α1受体,致血管收缩、阻力增加 高剂量:1.0-2.0ug/kg/min 显著的α1受体作用,血管强烈收缩、器官血流减少、后负荷增加、心肌受损 2、多巴胺(DOPAMINE) ①多巴胺兼具α-肾上腺素能受体、多巴胺受体、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作用。 ②用法用量 (1)小剂量(2-5ug/kg.min),主要兴奋肾、脑、冠状动脉和肠系膜血管壁上多巴胺受体,有肾血管扩张作用,尿量可能增加,同时兴奋心脏β1受体,有轻度正性肌力作用,但心率和血压不变。 (2)中等剂量(5-10ug/kg.min),主要起β1受体,β2受体激动作用,其正性肌力作用通过提高心脏每搏输出量(SV),增加心脏指数(CI),同时心率加快。 (3)大剂量(>10ug/kg.min),α1受体激动效应占主要地位,致体循环和内脏血管床动、静脉收缩,血压升高。肾动脉开始收缩后尿量逐步减少;随着剂量增加,使心率加快,甚至引起心律失常。 ③临床应用:各种类型休克,尤其适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量低的患者。 ④注意事项:大剂量时可发生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使用本品应先补充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 3、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①药理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量和心脏指数,其增快心率作用远小于异丙肾上腺素,而改善左心功能优于多巴胺。 ②临床应用 (1)充血性心力衰竭 (2)心脏手术后低排高阻型心功能不全。 (3)感染性休克,细菌毒素、炎症介质等致心肌受损,心功能下降,在血容量补充后血压仍不能维持时。 ③常用剂量5-10ug/kg.min。 4、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①药理作用 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兴奋心脏及抑制平滑肌的作用都比肾上腺素弱。 ②低血管阻力、低血压而心搏量正常或增高时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指征。 ③常用剂量为0.01-1.0ug/kg.min 但剂量超过1.0ug/kg.min,可由于对β1受体的兴奋加强而增加心肌做功与耗氧。 ④治疗以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及对液体复苏无反应的休克和低血压。为目前脓毒症性休克首选血管活性药物。 5、异丙肾上腺素 ①能兴奋β1、2肾上腺素能受体,但对两者选择性低。 β1受体激动,使心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兴奋窦房结及房室结,改善心脏传导功能,心输出量增加。但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区灌注减低,不推荐用于心源性休克。 另外,通过兴奋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解除支气管痉挛。 ②多数学者不把该药作为首选的正性肌力药物,除非有显著心动过缓或其他正性肌力药物无效时。 ③目前主要用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其他缓慢心律失常。 ④治疗剂量:0.01-0.1ug/kg.min 6、去氧肾上腺素 ①本品为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作用于α受体(尤其皮肤、粘膜、内脏等处),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升高。主要用于法洛四联症缺氧急性发作的治疗。 ②常用剂量:5-20ug/kg.min。 7、血管加压素/精氨酸加压素 ①作用于V1受体: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脑血管、冠脉除外),引起强烈的血管收缩;生理上,很少发挥作用,强烈应激时可引起强大血管收缩 作用于V2受体(抗利尿激素):生理的主要作用是通过V2受体调节肾小管的水钠重吸收,血浆渗透压1%的变化即可影响渗透感受器,调节AVP(精氨酸加压素)的释放 肺血管缺乏V1受体,故精氨酸加压素不会导致肺动脉压明显变化 ②适用于:心搏骤停,分布性休克,咯血和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③常用剂量:0.01-0.04u/kg.h 8、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 ①正性肌力扩血管药物,可选择性抑制PDE-3,下调β肾上腺素能受体,脱敏的患者仍有效 ②增加CO,降低PCWP(肺毛细血管楔压)、体循环及肺循环阻力,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可以降低PVR(肺血管阻力)、增加PVEF(右室射血分数),改善肺动脉内皮功能 ③适用于低心排合并高血管阻力的患者,不增加心肌耗氧 ④常用剂量0.5-1ug/kg.min 9、硝普钠 ①作用和用途 强效的血管扩张剂,选择性地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对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容量血管(静脉)均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能有效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血压,减轻肺水肿,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 ②用法 本品扩张血管作用的个体差异较大,剂量于反应密切相关。高血压危象及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初始剂量0.5ug/kg/min,依治疗效应逐步调节至适宜剂量 ③常用剂量:0.25-8ug/kg.min。 ④注意事项 按控制性降压原则谨慎使用 严格控制用量谨防氰化物中毒,4-12mg/kg可致死。临床应用不超过72h。 配好的药物需避光,溶液变蓝表示已分解,不能使用。 部分患儿对本品较敏感,开始剂量宜小。 10、硝酸甘油 ①基本作用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其中对静脉容量血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尤为显著 ②注意事项:颅内压增高禁用,大剂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而发生低氧血症 持续静脉注入48h机体可能对硝酸甘油产生耐受。 ③常用剂量:1-10ug/kg.min。 11、酚妥拉明 ①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以扩张小动脉为主,也扩张静脉,可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也用于嗜铬细胞瘤的治疗。 ②常用剂量:1-2ug/kg.min。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小讲座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