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典型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病变(IIDS)

 新用户84201TUC 2021-07-29

前言 虽然在临床时间久了,但对罕见病也知之甚少,有时候想把不典型脱髓鞘归归类却爱莫能助,故只能求助文献纲举目张的学习一番。所幸的是有桑老师,当我说出我的想法时,铺天盖地的文献把我砸得有些晕。本文正是从中筛选出来,将更多不典型脱髓鞘进行分类的文章,学习中并作以分享。在此感谢桑老师的文献提供。


非典型脱髓鞘病变在临床上很难诊断,常常表现为病灶大有占位效应、不规则病灶、边界模糊、显著的不均匀强化,需要和各种肿瘤、感染、血管炎等疾病鉴别,文献对69例非典型脱髓鞘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年龄为34.518-69 2643女),平均随访96周(61-108周)将这种不典型病变分类4个类型, 分别是大囊型,Balo型,浸润型,环型。还有一个未分类型并未做重点研究。 其中环型和浸润型发生年龄较小平均分别为30.8,28岁,大囊型和Balo型年龄偏大平均分别为37.6和43岁。大囊型和浸润型病灶单发,后两者病灶多发。

脑脊液的研究,43个病人行脑脊液检查,发现IG病理指数8例,寡克隆带的16例,细胞计数增高15例。3个参数都异常的病人只有2个,寡克隆带见于浸润型(54%),环型(30%),Balo型(9%),大囊型未见。

大囊型(Megacystic)直径≥3cm,在半球的白质内呈类囊样病灶,它沿皮质功能区向外扩展。可有轻度的占位效应,以及T1增强可见不完整的边缘。Balo型,明暗环需大于2个,占位效应轻度或无。浸润型表现为病灶大,T2异常伴有不均匀强化,强化出现代表弥漫浸润过程。环型更为常见,主要在白质多发或单发圆形病灶,增强可见环形强化。病灶无或轻度占位效应,常常有模糊带提示为水肿带。


图1, 非典型的IIDL的大囊型:直径≥3 cm  左顶叶囊样病灶从半球的白质扩展到皮质区. 轴位的FLAIR (a) T 2 (b) 显示靠近白质侧病灶清晰的界限(黑箭头)以及病灶周围局部水肿。轴位c以及冠位dT1强化显示病灶边缘向心一侧轻度强化(黑箭头)



2,BaloIIDL: 质子密度加权显示信号强度的明暗环 (a), T 2 (b, c)和FLAIR(d).多个同心圆环在T1强化最容易看到(e, f).cf为原始的图片的解剖放大,靠近右侧侧脑室旁的有一些非增强的高信号部分,提示早期脱髓鞘中心灶.


图3,浸润型,不同的纵向排列显示病灶随时间的演变.第一排T2,第二排FLAIR,第三排T1强化。仅在第5周后有些不均匀增强和T2异常模糊区病灶迅速增加。病人接受高剂量皮质激素冲击后首次检查没有阻止病灶增大,在6个月后,病灶大小迅速下降以及组织破坏程度通过T1低信号相对变小显示出来。


图4,环型FLAIR (a), T2 (b) T1强化。2个病灶显示环形增强(c)其中之一环绕着模糊带,T2高信号为水肿(黑箭头ab.几个其他高信号病灶和强化也遍及半球二侧。


临床随访结果

临床结果

总数 

52

大囊型

6

Balo型

7

浸润型

10

环型

20

未分类型9

完全恢复

16

3

3

1

9

0

改善

26

3

3

5

9

5

恶化

5

0

1

3

2

0

死亡

5

0

0

1

0

4

复发

14

1

1

4

5

3

文献:MRI characteristics of atypical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lesions of the brain A review of reported findings,J Neurol (2008) 255:1–10 DOI 10.1007/s00415-007-0754-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