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退位,商业回归:共享单车酝酿新一轮格局之变

 懂懂_笔记 2021-07-29

0.57分!

这是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运营服务的考核结果中出现的一个数字,这一项是“运营管理”,满分是30分,得分最高的一步单车,也仅为13分;得分最低的只有0.57分。

文丨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丨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作为消费者,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我们,都已经切身感受到共享单车野蛮生长带来的混乱,但还是没有想到他们的运营管理水平低到这种程度。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此次考核的包括五家企业:摩拜单车、ofo单车、赳赳单车、优拜单车、一步单车5家运营企业。结果显示,共享单车企业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安全应急响应机制;但在日常车辆维保、停放秩序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

资本挟裹,共享行业跑偏

深圳只是一个缩影。在去年资本加持下的共享单车大战中,一些共享单车企业以数量为惟一标准,造成的各种“后遗症”逐渐暴露出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个大城市开始对共享单车“急刹车”,禁止新增投放单车。但我们看到今天路面上共享单车管理、运营的现状,依然堪忧。

如果说深圳是共享单车的一个缩影,共享单车则是整个共享经济蒙眼逛奔的一个缩影。我们看到,从网约车开始,再到后来的共享单充电宝、共享健身房、共享雨伞等各种名目的共享,其实都出现了“资本逻辑主导”而非“商业逻辑主导”的现象,而导致整个行业出现跑偏。

滴滴顺风车事件、摩拜“卖身”给美团、ofo发展困局,这些最为风光的共享明星或多或少都遇到了“成长烦恼”,也让公众开始怀疑:共享经济本身成立吗?

哈罗单车COO韩美以哈罗单车实际运营的经验来看,认为共享经济完全是成立的。在前两天的一次活动中她这样说道:为什么很多人失败,也有很多佼佼者陷入困境?排除恶意免费竞争情况下,这个生意完全是成立的,并且是有利润的。她透露,哈罗单车第一天就测算得很清楚,造什么样的车,如何控制成本,如何提升运营效率,进入一个城市要怎么测算哪些因素等等。并且在不少城市哈罗单车已经实现盈利。

此前,懂懂笔记跟几位投资人聊过,他们也表示:他们投资之前,做财务模型的测算时,共享单车这个模式是完全可以赢利的。只是在过度的竞争中,背离了合理的商业逻辑,所以才会出现ofo欠下供应商巨资、摩拜挪用60亿押金的情况。

押金不该是门“生意”

就以押金为例来讲,押金的本意是信用体系的一部分,不应该成为商业的一部分。随着信用体系的完善,押金应该逐渐退出舞台。

去年,ofo和摩拜等企业都尝试过不同范围内的免押金,但是最终都没有大面积推行,为什么?吃得太多,吐出来太难,甚至有些已经被挪用。而随着用户对押金担忧的蔓延、越来越多企业因退押出现资金链断裂甚至跑路现象的爆发,押金已成为悬在整个共享经济行业之上的一把剑。

据哈罗单车CEO杨磊透露,据后台数据统计,有40%的用户在面临交押金的环节时选择放弃继续使用共享单车。对于押金难退的担忧显然已经成为行业新用户增长的阻碍。

打破桎梏还是继续视而不见?

今年3月,哈罗单车率先宣告全国信用免押。用户的“投票”非常直接,单截至5月13日的两个月期间,哈罗单车注册用户就增长了70%,日骑行订单量翻倍。

在懂懂笔记看来,哈罗单车全面信用免押金这件事对于整个行业都意义重大。首先,依托信用体系的免押模式,彻底打消了用户对押金监管、去向等问题的担心。与此同时,这一免押模式又保障了企业风控处于可控状态,避免监管漏洞。

其实去年出台过针对共享单车押金“专款专用”的管理规定,但是还是出现了大面积挪用的情况,资金监管已是行业一大难题。如果全部免押,就不存在挪用的现象了。

此外,信用体系的完善,押金也变得不再必要。哈罗单车COO韩美表示,与芝麻信用挂钩后,用户如果出现“失信”行为,将会影响其信用记录,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用户文明使用单车。

对于企业而言,免押金降低了使用门槛,激发了更多用户的潜在需求,使得市场盘子进一步放大,用户数量飞速增长,形成良性商业逻辑的正向循环,在爆发的用户基础上,向更多创新商业模式延伸。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全国免押对哈罗单车带来的用户增长和骑行订单增长效果都非常明显。杨磊透露,最多的一天新增了190万用户。从生意的逻辑来看,哈罗单车的核心商业模式已经建立,随着用户数的持续扩大,其可以向广告、数据服务等等延展。而从其立体化的出行方案看,深化大出行生态也是必然。

商业逻辑替代资本逻辑,共享单车下半场格局重塑

可以说,免押促使共享单车回到良性的商业逻辑中,而不再是所谓的飘在风口的概念。

人民日报前两天发表了一篇文章《法治让共享经济行稳致远》,这篇文章是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去看待一个行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行业要“行稳致远”,离不开法律法规,更离不开核心的商业模式。

在去年共享单车最疯狂的时候,哈罗单车避开风口,从二三线城市做起,这样避免了过度竞争,一个企业可以接照自己的节奏去发展,而不是被整个行业裹胁着往前走。

去年,一位投资人也跟懂懂笔记吐槽过:按照商业模型,共享单车如果好好做是完全可以赢利的,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个行业被资本裹胁着,完全背离了商业本质。所以最初跑得快的企业,虽然有了市场占有率,但是商业模式并没有建立起来。

有人说,共享单车下半场是比拼精细化运营,懂懂笔记认为下半场比拼的是完整的商业模式,精细运营只是商业模式中的一环。也就是说,整个共享单车行业正在从粗放的资本主导的上半场,向精细的商业主导的下半场过度,一切终将回归商业本质。

当一个行业发展的主线变化的时候,也是格局变化的转折点。据懂懂笔记了解,ofo和摩拜都已经暂停了生产、投放新车,而滴滴和哈罗正在慢慢向一线城市渗透。

之前,一线城市共享单车饱和,城市叫停投放,这也被认为是ofo和摩拜最核心的价值:他们已经占有了一线城市,新的进入者没有机会了。但现在来看,这种情况也将会有所松动和改变,基于目前一些企业运营情况不好,各地交通部门已经开始酝酿动态监管,有进有出机制。

就以文章开篇所说的深圳为例,在这次明确表示:未来,深圳市将把相关考核结果作为企业进入与退出、车辆投放管理的重要依据。

其实,暂停投放都是去年各个城市出台的“应急策略”。从长远看,未来,任何一个城市都不会希望“0.57分”的企业继续运营吧?

综合以上所有的变化来看,懂懂笔记认为,资本驱动下出现的ofo和摩拜两强争的时代已经结束,行业回归商业本质的同时,行业格局也将重写,哈罗单车来了。

【结束语】

在商业领域,基本都是老大老二打架老三死掉,而哈罗从77家单车公司中活下来,然后冲到前三,并且通过免押这一奇招,正在上演弯道超车逆袭的最新样本。

总结回溯哈罗的发展路径,说明资本只能是助推器,而不能登堂入室作主角。任何风口的发展,最终还是:谁能建立商业模式谁才能走到最后。

     推 荐 阅 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