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是原子论。原子论的创始人是留基波,其鼎盛年约在公元前420年,但我们对于他的生活情况知之甚少。通过有限的资料,我们知道他大约是米利都人,曾学于埃利亚学派的芝诺,在阿布德拉创立了原子论,该理论由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发扬光大。德谟克利特,阿布德拉人,古希腊最博学的作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早年游历埃及、波斯、巴比伦、印度等地,广泛学习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几何学、伦理学、文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传说他八十多岁时结束游历生活返回家乡,受到故乡人的礼遇,还为他立了一尊铜像。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流传下来的很少,而且很难分辨哪些内容属于他,哪些内容属于他的老师留基波。一般认为原子论的首创者是留基波,德谟克利特将它发展为一套完整的体系。原子论继承了埃利学派的基本思想,认为绝对变化是不可能的,存在在本质上是永恒不变的,没有发生和毁灭。但不同意埃利亚学派存在是一的观念。在原子论里存在不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的、静止不动的事物,而是被虚空隔离开的数量无限多、不可分、不可见的微小粒子——原子。在原子论里存在是多不是—,所以,原子论同时也继承了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所引导的多元论,尤其是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更为原子概念的起源提供了思想雏形。在埃利亚学派中,虚空等于非存在,非存在不存在,所以虚空不存在。但原子论却认为,原子不比虚空更真实,所有物体都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原子是充实于空间的实在,虚空为原子的活动提供场所。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认为如果不设想非存在的虚空存在,那么运动、变化、生灭便不能想象。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也认为无中不能生有,存在是永恒不变的,不生灭、无变化。所以原子论规定原子由相同的质料构成,永恒不变、无生灭、不可分、不可见,而且数量上无限多。每一粒原子都是巴门尼德意义上的存在、一,所以原子本质上是打碎了的巴门尼德的存在、或一。“原子”一词的原意是“不可分割”的东西,在原子论中它是构成一切自然事物的最基本的实在单元。原子在虚空中永无休止地向各个方向运动,运动是原子本身固有属性。原子的运动受严格机械法则的控制,没有任何东西可会毫无根据地发生,万物都受必然性的支配。无数原子在空间中相互碰撞、弹射,形成了漩涡运动。在这漩涡运动中,原子相互纠缠、结合,相同大小和重量的原子聚焦在一起,较重者位于中心,较轻者位于外围。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有中心、圆形的原子团系统,这些原子团就是构成可见的物质世界的基础。原子聚集,自然物体生成;原子分离,自然物体就毁灭。由于所有原子在质上是相同的,所以万物是一。仅仅由于原子团中原子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方式上的不同,才产生出自然事物各不相同的万千景象。所以,生灭、变化都是相对的。这样一来,原子论的宇宙观既符合埃利亚派存在是一、不生不灭、无变化的规定,又能很好地解释了经验世界中运动、变化现象的存在,较完满地处理了一与多、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问题。原子论规定运动是原子本身固有的属性,这样就否定外在精神动力(心灵或努斯)或爱憎等力量对于物质世界的推动作用,代之以机械运动的必然性。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也与其它事物一样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当人死亡时,构成灵魂的原子就消散了,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不死的灵魂”。德谟克利特认为神也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所以神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服从原子运动的机械法则,所以也不存在“不死的神明”。原子论只承认虚空、原子及其运动真实,从而确立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彻底贯彻了唯物主义的原则。在原子论的基础上,德谟克利特分辨了事物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他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颜色、甜、苦等事实上都只是原子和虚空”,只有重量、密度和强度等性质才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诸如颜色、温度、气味、口味等性质并非原子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它们是由我们的感官的感觉能力所决定的,都是主观经验,并非客观存在。所以称这些性质为事物的第二性质。反之,质量、密度、硬度等才是原子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所以称这些性质为事物的第一性质。从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出发,德谟克利特推导了享乐主义的伦理学原则。宇宙之中只有原子和虚空是真实的,原子在虚空中作自发的运动,遵循必然的机械运动法则,所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目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求幸福。他认为人生的幸福在于内心的满足和愉悦。而这种满足和愉悦并不依赖于物质财富,而在于灵魂的安静与和谐。所以获得幸福的方法就是节制感官感受,注重精神修养,在理智的指导下过上一种节制而有规律的生活。他说,“人们只有通过有节制的享乐,度一种宁静的生活,才会得到精神上的愉快。”发展到原子论,古希腊自然哲学达到了它的顶峰,古希腊人的自然观实现了较完备的形态。但自此以后,自然哲学逐渐衰颓,首先出现的是智者学派和怀疑主义,随后苏格拉底活动于雅典,引导了希腊哲学的伦理学转向,伟大的古典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