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温升高,小曲高粱酒的操作,应该做哪些调整

 星星知我心yeS 2021-07-30

自从入伏以后,气温逐步上升,为了避免温度、湿度等原因,对酒产生影响,所以,在酿造小曲高粱酒的时候,在操作工艺上应该做一些调整。

一、泡粮

气温升高,小曲高粱酒的操作,应该做哪些调整

小曲高粱酒泡粮是为了让高粱吸水,便于后期蒸煮时糊化更彻底,而泡粮需要注意三个要点,分别是时间、温度和保温。

1、时间

气温上升,车间里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但这还不足以达到保温的效果,因此,仍然注意泡粮时的保温措施。不过,由于温度的上升,泡粮时间如果太长,在泡粮过程中会有少部分淀粉溶于水中,再加上杂菌活跃度增高,这就很容易导致粮食发搜,所以在泡粮时间上应有所缩短。

2、温度

因为气温的升高,最后的初始温度可以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但都不能低于75摄氏度。

3、保温

气温升高,小曲高粱酒的操作,应该做哪些调整

糠壳是传统小曲高粱酒中重要的辅料,通常用量为8%-12%糠壳,起到调节淀粉浓度、酸度水分以及糟醅的蓬松度的作用。而气温升高时,应该要减缓发酵速度、减少糠壳用量、减少入教时糟醅的含氧量,从而减缓发酵初期的升温幅度,避免出现升温过猛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气温升高时,要将用糠量控制在8%-10%。

二、下曲

下曲是为了将酒曲中的酿酒微生物与熟粮食混合,以便能够更好地糖化发酵,而酒曲中的酿酒微生物是处于休眠状态,需要较高的温度来使其恢复活力,但是随着气温升高,微生物的活性有所回升,温度过高则容易使酿酒微生物过于活跃,从而造成糖化老箱等情况,因此,气温回升时,可以将下曲温度下调三到五摄氏度。

气温升高,小曲高酿酒操作调整减少用曲量,酒曲中酿酒微生物的活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活性越大,因此在气温升高时,要通过减少用曲量来减缓温度升高带来的发酵速度过快的影响,减缓发酵速度控制发酵升温,从而减少苦味物质的生成以及糟醅感染杂菌几率。

气温升高,小曲高粱酒的操作,应该做哪些调整

一般情况下,可将用曲量调整为说明书规定的下限或中偏下的用量,增加配糟用量(配糟能调节入窖糟醅的淀粉浓度和酸度),在气温升高时,发酵比较旺盛,容易出现升温过猛的情况,而增加配糟用量至四倍,可以进一步降低入窖糟醅的淀粉浓度,控制发酵升温。同时糟醅用量增加以后,入窖糟醅酸度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酵母菌的活性,也能起到减缓发酵的作用,但是配糟用量也不能太大,最大量控制在头梁的4.5倍即可。

夏季炎热,气温上升,这些要点各位酿酒人需要牢记于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