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过去多指成都平原一带,比如,川西坝子,多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实际上就是指成都平原。现在的川西,多指四川省阿坝州和甘孜州等高原西藏。7月初,市登山协会组织色达+稻城亚丁环线游,去看看那里水蓝色星球上最后一方净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5月份就报了名,期待此行。旅行归来,回忆旅途所见,确是不虚此行。然而,回来以后,想写点什么,一时又感到无从写起,这此天来,先有罗鼎斌老师逐日美篇介绍,后有王学峰老师美文美图,更有陈霞老师《川西,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娓娓道来,让你倍感那一方天地的神奇与向往。我就想以我的镜头,还原和回味川西之行的那一个个真实的瞬间。 抚州出发,成都集结。穿着一样的红衫,彰显登协向上与红火,大家在下榻的圣嘉酒店门前合影,确是为难——远点拍吧,店标太高,要拍全则人太小;低角度拍吧,站在后面的人则被前面的人挡了;若只拍人,店前的红色滚动显示屏太过抢眼,且无店标,无法表现拍摄地点。于是,便拍了以上两张,即远拍店标近拍人。 将以上两张照片拼合在一起,问题得以解决。想不到入川的第一张照片便造了假。窃以为,坦言“造假”,不啻真实。 次日,往稻城进发。车奔川藏北线国道317线,进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一路往西,山势惭高,云遮雾绕,宛如仙镜。 (以上两张照片,为同行者所摄) 到了汶川地界,还能见到10年前地震留下的痕迹。 停车休息处,灾后重建的高楼。 川西公路沿线的厕所大都是收费的,一元二元不等。轮椅上收费的女子,让人回想起10年的那场灾难。 车窗外,不时有高高的羌碉闪过。羌碉和羌绣、羌笛并称为羌族三绝。现存羌碉最早的建于元朝,最晚的则建于20世纪的前半叶,它们跨越了几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见证了川西高原从战乱走向安定、从萧条走向繁荣、从贫弱走向富强的历史进程。 国道旁湍急的河水之畔、青山之上,随处可见灾后重建的民居、庙宇。 民族建筑风格的学校。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羌寨距离理县城区40公里,汶川城区16公里,成都139公里,国家级重点文件保护单位。 桃坪羌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美名。 桃坪羌寨,羌语“契子”,村寨集古朴浓郁的民风民俗,神奇独特的羌民族建筑,天然地道的羌族刺绣和奔放的羌族歌舞,展示着古朴迷离的羌族历史。 桃坪历史悠久,据史料记截,寨子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西汉时即在此设广柔县,桃坪作为县辖隘口和防御重区便已存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寨房相连相通,外墙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构,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保留了远古羌人居“穹庐”的习惯。 寨内的巨大碉楼,雄浑挺拔,屹立于比肩走袂的村寨中,高高低低,从数米到数十米,以土、石、麻筋、木为料,有的仅用土木。片石与黄泥砌成的坚固经历了无数的地震后仍完好无损。 将高大的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集数学、几何、力学为一体,显示了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 桃坪羌寨因典型的羌族建筑、交错复杂的道路结构被称为“东方神秘古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 桃坪羌寨似乎浓缩了羌族千年历史,在桃坪羌寨内,多少年来羌民们都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从穿著整齐民族服饰的老者,就能看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境界。 下午来到距州府所在地马尔康50多公里观音桥镇。这是通往阿坝、壤塘、甘孜州色达、青海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口城镇,因本地有座非常有名的观音庙,得名观音桥。 镇子依山傍水而建,几乎都是新房。一弯杜柯河河水像脱缰之马,咆哮着奔腾而下,向下游的大渡河冲去,形态十分壮观。 乘着天色还早,租车前往半山腰的观音庙。 观音庙位于观音镇境内,距县城约85公里,有拉萨第二之称,是阿坝州重点开放寺庙,该寺庙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共传承25代。 观音庙坐落在海拔3685米纳勒山半山腰。因寺内供奉着四臂观音而得名,在全国藏族地区的观音菩萨寺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1982年班禅大师曾亲笔写信关心观音庙。观音庙供奉众多神像佛像,收藏有大藏经、唐卡、法器等众多文物,观音庙以灵著称于世,是众多信徒心中的圣地。 天连圣山碧,霞借夕阳红。回到镇上,遥望山上观音庙,已是掌灯时分。 当晚,我们下榻在这水声滔滔的杜柯河畔。 入夜,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揣着相机,从街头起到街尾,这个常住人口才1200人的小镇,街道还是蛮长的。 次日早起,雨依然下着。 街灯的设计,颇有几分创意。软柔柔的兰花指捏着一支绿叶,腕上缠着三圈佛珠,不愧是观音镇的,要多美有多美。 薄雾笼罩着杜柯河两岸,久久不曾散去。可我们已是等不及了,又得启程。 (2018年7月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