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信件来传达心意——《谢谢你》

 新用户2021DA6b 2021-07-30

松浦弥太郎温暖的文字总是让人在心中容易动容,《谢谢你》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关于松浦弥太郎人际关系管理的书,里面主要从 4 方面,分别从与人相连、持续给予、加深感情出发在具体接人待物过程中如何去处理人与人之间这种微弱而又敏感的关系联系。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谨慎和很真实,尽量从对方角度去出发,特别在很多细节方面做好。看的时候我不禁联想到认识数年的一位台湾老师,同时也有几位身边的台湾朋友,在我观察看来,他们与我们在大陆生活外表其实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就是可以从很多在人与人交往之中的细节做得特别到位,让人倍感温暖和舒服,我想这可能也就是从日本传播过去的文化,在这里看得出影子。

松浦弥太郎说:

交朋友的能力,也就是去发现对方优点的能力。


似乎在日常中,也没有特意去观察和发现,如果对方一旦发生错误反而会容易集中在缺点方面,其次就是对于对方本人也容易受到身边人影响因此非常容易就带着有色眼镜去与对方交往。这样的方式想必把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灰暗。

不要以为观察对方的反应,等待对方先释放出好感,而是自己先行动。光靠表情和态度,便足以传达很多。

实体见面在活动中总是容易与陌生人在一组,在活动开始前几乎大家都不好意思先说出口,以致现场总有一种莫名的安静尴尬感。但几次努力鼓起勇气之后,原来大家心中都有很多话说,只是不知道第一句怎么说而已,所以需要做的就是说出第一句话即可。而在日常朋友关系维护中,因为持续坚持写晨间日记多年,几乎每日都知道上年或者上上年或者更以上的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看到有感触的地方我现在就会直接马上给对方发一条问候的微信——感恩,你还记得上年今天……吗?我想这种主动就是如此,即使远在天边没有什么交接,一旦想到就主动去连接这样的意识也可以把这份难得的缘分友谊保存若干年。

信件是十分个人的东西,所以能够真切的传达心意。

松浦先生不打电话的原因是因为彼此生活形态不同,活动的时段也不一样,很难掌握打电话的时机,所以就经常提笔写信。当然,在这里不仅仅是手写,也包括使用邮件的方式。提及到信件,昨天我就收到微信上一位素未谋面也只线上沟通一次的 Lina 信件,原来是在 2015 年番茄工作法活动认识的。因为我持续地写作和零碎信息也通过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方式发布出来,结果我们有如此类似的价值观,也深深影响了她的生活状态。那是一个长达 3 M 的长文字图片,我很认真地阅读完了,后来还反复阅读了 4-5 遍,而且这还是她 2016 年第一封信,我就被感动了。

以及之前做了一个早睡护卫队 30 天的活动,达成者会在未来某一天收到我所手写的明信片。一位参与者叫小娟在半年后收到,本身工作非常忙碌,心情也有点低落,收到之后犹如一剂强心针,也是一份惊喜。

可能也是因为 Lina 是女生的缘故,直接就表达爱愿和感谢。松浦先生认为不管对象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没有一种关系能在不互相表示关爱的情况下成立的。在这点方面我也得好好向 Lina 学习。然后她现在开始慢慢地去开始写作、跑步,还有读书,看见她朋友圈那每天一副超美的早餐照片就像生活中的美学家,在一点一滴的开始发生改变,追求一个积极向上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想信件的作用也是因为这样而特显寄信人的心意吧。

好了,从未来开始就要改变这种之前“人与人的互动往往都是事务性的联系,只要说过就行”的方式,而是应该从心与心的交流开始,把时间投给对方和认真倾听对方说话才是最关键的。

任性、自恋、改变

任性 | 是世界上最大的骄傲,用此可以追寻自由

自恋 | 是因为你有足够的自信,强大到战胜整个世界

改变 | 是痛苦,却是成为英雄之前不可缺少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