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部世界2:你是10247行代码

 新用户1296RLlw 2021-07-31

西部世界2第十集中,熔炉说人类的代码就10247行。

这一点虽然是编剧的脑洞,但也绝不是胡编乱造,正如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发帖给的理由“学过编程的都知道,最厉害的工程师的代码都是简短而高效的”。

诚然,这还是站在人类虽然是简单代码但依然最厉害的人类中心视角提出的观念,却也令人深思。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对自我的认知依然一片混沌,随着探索的深入,疑惑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无论是西部世界、银翼杀手还是黑客帝国,影视作品代表的就是人类对“自我”和“真实”的质疑。

所以很显然,无论是人类自身还是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都是极其“复杂”的。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千禧年之交接受采访时曾被问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人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而我们现在正在进入生物学的世纪。您对此有何看法?”

他的回应是:“我认为,下一个世纪将是“复杂性”的世纪。”

……

等等,你到底在说什么?

到底是简单还是复杂啊?

稍安勿躁,让我们放下观点,先回到十七世纪的英国。

是的,我要提的是牛顿经典力学,三大定律对这个世界的作用。

在我们的认知中,这个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然而在这些复杂的现象背后,其规律往往是简单的,当然,这里要加一个限制,那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维度、数量级。

用更科学的说法,其适用条件是:只适用于质点、惯性参考系、宏观问题,并且存在内在随机性。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科技由此进入了一个长足的发展期。

认识和掌握了这些规律,让人类睁开了某一个维度的眼睛。

即便如此,涉及人类这样的生命体,其复杂程度显然是经典物理学远不能及的。

由于创造了当时很多的科技成果,18-19世纪与牛顿力学观同样盛行的还有还原论信念,这是一种本体论预设,一种关于实在的观念和态度,根源于一元论哲学。

简而言之,还原论的核心理念在于“世界由个体(部分)构成”。

还原论信念的持有者相信客观世界是既定的,世界是由基本粒子等“宇宙之砖”以无限精巧的方式构成,宇宙之砖的性质与相互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世界的性质,最复杂的对象也是由最低层次(同时也是最根本)的“基本构件”组装而成。

由此,古代有机的、生命的和精神的宇宙观被把世界看作“钟表机器”的观念所取代。

这种信念也表现在生物学研究中,有人试图把生命运动形式归结为物理-化学运动形式,用物理-化学运动规律取代生物学规律。

20世纪初的还原论者把人类社会运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运动,把生物学规律还原为分子运动规律,再继续还原为物理-化学过程。

现代生物还原论借用分子生物学取得的成就,认为就像遗传过程可以还原为化学相互作用一样,所有生物现象都可归结为物理-化学运动。

不过,人们很快就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

人类是什么,意识是什么?一种涌现?涌现是什么?还无法理解。

至少,你远远不是组成你肌体的细胞的集合体那么简单。

同样,你的细胞也远远不是组成它们的分子的集合体那么简单。

你所认为的你自己(你的意识、你的个性、你的性格)是你大脑中的神经元和突触多次发生相互作用的集合表现。

它们会和你肌体内的其他细胞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而这些细胞则是心脏或肝脏等半自主性器官的组成部分。

此外,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持续不断地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着。

然而,这些组成你肌体的约100万亿个细胞都不具备你所认为的自己身上的特性,它们也没有意识,不知道自己是属于你的一部分。

可以说,每个细胞都有其自身特性,遵循其自身的行为和相互作用的规则,如此一来,它们近乎奇迹般地与其他细胞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你”。

尽管涵盖了巨大的范围,但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它们都在你的体内运行着,从微观分子层面到宏观规模层面,与你至多100年的日常生活相辅相成。

你,便是一个卓越的复杂系统。

嗯,正解,所以啊绕这么大一个弯你不还是说明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人类很复杂吗?

是的,很复杂,但复杂的原因在于我们还看不见。

人类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根源在于人类的主体思维具有割离本性。

列宁曾经明确指出这一点: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思维对运动的描述,总是粗糙化、僵化。不仅思维如此,而且感觉也是这样;不仅对运动是这样,而且对任何概念也都是这样。

因此,思维上逻辑点所要求的思维割离性必会与实在对象的内在统一性发生冲突、矛盾,因为我们每一刻只能形式地思维。

但是,为了“逼近实在”,我们又只能沿着这样的一个内在矛盾性,不断打开逻辑点,又不断形成新的逻辑点。

如此往复,直到科幻世界中所达到的认知水平那一刻,我们终于发现:人类,只是10247行代码,而已。

·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