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1月号 |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之思与行

 三合土 2021-07-31

2020 / 1(总第41期)

编前语

近年来,“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成为艺术教育界热点。“测评结果是否会纳入中高考成绩”“评什么”“如何评”等问题更是引发老师、家长、学生广泛关注。

测评体系的制定是我国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推行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完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对教育改革的要求中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确“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个意见》出台,正式提出“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同年12月,《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颁布,指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维度,明确艺术素养“主要考查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

2015年5月,教育部相继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三个文件,8月,公布102个艺术素质测评先行实验区。

2020年1月10日至11日,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陈宝生部长于工作报告中指出,“为加强美育,2020年要在改条件、改教学、改评价上攻坚。要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总结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

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表明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也意味着在现有教学体系中被忽视、被低估、被靠边站的艺术教育在政策的支持下受到了肯定。

那么,这是否就代表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从此迈向了新台阶,步入“艺术教育的春天”了呢?是否就代表我们的中小学校对艺术教育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对艺术素质测评有作系统了解与深入思考呢?

专题策划中,有老师在与我们沟通交流时,不无惋惜地说,“测评过程中,不少老师敷衍、学生应付,更有甚者,老师让学生从网上下载模板,虚假填写、流于形式。”还有一位音乐教研员在一线教学调研过程中看到,“在一些音乐课上,教师和学生聆听完一首乐曲后,学生打开随身带的笔记本,按照老师的吩咐,记下教师对作品的解释:'这首乐曲的作者是……它的体裁是……曲式结构是……大家记下来,要考的。’”

关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现状,江苏省南通中学艺术教研室主任蒋维老师在专题文章《艺术素质测评实施现状及策略探究》中,用了“三喜”“三忧”来表达。喜在政策层面如此一贯地、持续地推进,至少表明学生受艺术教育权利有了更多的保障,表明我们的艺术教育在朝着外部环境改善和逐步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忧在艺术素质测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如测评内容、测评机制不健全,测评方案不完善,测评过程缺乏可信度,测评管理混乱等不足与缺陷。这与从事测评的人员对测评价值认识片面有关,与其理论、操作水平有关,与整体艺术资源缺乏、师资队伍不足、不成熟有关,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都有关。

面对着这样的现实,在开展艺术素质测评过程中,该秉持哪些原则、把握住哪些关键点、警惕哪些问题?当艺术素质测评成为一项重要且常态化的工作,艺术学科教师又该如何应对?

为此,我们访谈了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郭声健先生。郭教授致力于音乐教育、艺术教育和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相关政策文件的研制起草参与者之一,在2014年3月教育部体卫艺司组织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专项调研中,曾深入各省市、各中小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中,他坦言,建立素质测评制度的出发点和初衷是好的,这一点不容置疑。目的就是希望“倒逼”那些没有配备艺术教师的学校配备教师,让那些从来不开设艺术课程的学校开起课来。但对此,他亦忧虑,“作为目前唯一没有背上应试教育重负的音乐美术课程,一旦真正被纳入考试科目,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强调并呼吁,一定要认识到,测评是推进手段,不是考核目的;是全员达标,不是优生选拔;是快乐展示,不是痛苦考试。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要回归育人,以美育人,育美人。

测评是把“双刃剑”。艺术素质测评直接关系到亿万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若对测评目的缺乏清晰清醒的认知,为了测评而测评,过分关注其评定、筛查、选拔功能,将步步迈入应试之路。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心灵教育、情操教育。艺术学科天然有着审美性、人文性、实践性、情感性、形象性等特点,艺术素质测评必然要遵循艺术学科特点与艺术教育自身规律。但在考试与评价制度中,又是需要具体、可测量、可操作的办法的。这是艺术素质测评落地实施的难点,也是关键。

秉持着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策划理念,本专题呈现了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曾卫东校长、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马晓庆老师在学校层面的思与行。经由文字,我们看到,形成主体多元、内容多维、形式多样的测评样态是这两位教育实践者努力的方向。

课程是落实学生艺术素质培育的重要载体。海滨实验小学不断丰富艺术基础课程、艺术拓展课程、艺术活动课程,构建起学校“艺术 ”课程体系,为测评奠定坚实的课程基础。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作用,依托学校社交学习平台,推行“学生艺术电子成长档案”。作品上传后,教师、家长及学生等都可进入平台进行点评,让测评工作朝发展性、网络化、常态化推进。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根基在课堂。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就将关注点放在如何立足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如何融合课外活动、艺术实践搭建多元评价载体,如何增强测评规范性助推教与学协调发展上。立足教与学,让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艺术测评往实处走,往撬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走,努力实现让高品质的艺术教育落实在每一间教室、每一个艺术课堂、每一位学生身上。

为更细致地深入测评体系内里,思考如何兼顾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如何把握量化标准的尺度,如何命题,如何体现并转化那些在艺术素质测评时经常会遇到的不确定性的、模糊的评价等问题。专题还从音乐、美术两个学科分别呈现了从不同维度开展测评工具设计的探讨。

成都大学魏平副教授、四川省教科院音乐教研员徐伟老师及团队从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素质评价切入,梳理了如何以教材为本、以课标为纲、与形成性评价相连,将知识要点、技能检测与综合素养的测评进行融合,借助移动电子平台,让测评走向丰富、多元、便捷。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博士李健及团队则尝试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对学生美术作品的模糊语言与等级转换为具体分数值,为学生美术作品测评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模型与工具上的支撑。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关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在宏观政策与具体实施之间,这些研究与探索,能为您提供思路启发与经验借鉴,同时也蕴藏着许多值得深究的新问题。

艺术本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食粮。希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能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改善与发展,希望我们的艺术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快乐,获得美的滋养。


《新课程评论》2020年1月号目录

名 家

1.“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现实追问与应对之道——郭声健先生访谈

郭声健(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导,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国家教材委员会体育艺术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杨志平(《新课程评论》杂志编辑)


专 题: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之思与行

1.艺术素质测评实施现状及策略探究

蒋维(江苏省南通中学艺术教研室主任,江苏省首届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音乐特级教师,教育部音乐学科评审专家)

2.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校本实践与思考——以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为例

曾卫东(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校长)

3.艺术素质测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 

马晓庆(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教师,南京市中学音乐中心组成员)

4.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素质评价工具设计研究

魏平(成都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徐伟(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音乐教研员)

张蓉(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教师)

5.模糊综合评价在小学生美术作品测评中的应用

李健(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博士研究生)

王诗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硕士研究生)

张钰(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纵 横

1.不要教的语文

钟世华(湖南省武冈市安乐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2.我的情怀里有你:守望、温润与修行

柳国强(湖南省长沙县第一中学校长)

研 究

1.儿童语文跨界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陈鑫颖(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2.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策略研究——以苏科版“物态变化”教学为例

李进(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初级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以“罗斯福新政”为例

彭亮(河北廊坊市教育局中学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张黎(河北香河一中历史教师)

4.本真与情趣:生命美学视域下的儿童美术教育探析

郑劭煌(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美术教师,福建省小学美术郑劭煌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福建省学科教学带头人)

5.利用传统时节文化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以“时节长沙”传统文化课程为例

刘昌荣(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长沙市刘昌荣初中地理工作室首席名师)


弦 歌

1.与中国新时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同行——由周庆元先生五十年学术生涯看其学术品格

黄耀红(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2.孩子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

田永梅(内蒙古锡盟二连浩特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副校长,正高级教师)


环 球

1.教师文化——美国创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马鸣燕(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硕士,旧金山普利西学校中学部创办人之一,曾任北京四中国际校区课程开发中心主任)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新课程,论大教育。《新课程评论》设置「名家」「专题」「研究」「纵横」「弦歌」「环球」等栏目,刊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理性、建设性助力教育发展,展示一线教育教学成果,加强学术交流对话。

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为:42-1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