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一生的自卑,都是父母逼的

 鸿凯泰收藏 2021-08-01
男孩派
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
42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图片

图片
有一天,那个不爱说话的小孩会长成一个自卑的大人,过于懂事、过于讨好、很难快乐——别让这一切,起源于父母。
——虎妈

作者丨凯约
来源|凯约(ID:kaiyue6666668)
图片
孩子的自卑情结

起源于父母的不得体

公交车上有一条身高线,过了线的人都要花钱买票。
空调车的起始价是一块六,下车时依据乘坐站数来结算。
坐到终点站,最多花四块钱。
32度的盛暑天,公交车到站后,一群人有条不紊地上车。
一个母亲带着穿校服的男孩上车,母子俩刷了一次卡之后找了个扶手站定。
男孩的身高超过了身高线,司机提醒母亲:孩子个头到了,该买票了。
母亲口气不善地说:我不是买票了吗?
司机接着说:你的票买过了,但孩子的票没买呀。
母亲蛮横地吵嚷起来:我就不买,你爱咋咋地,不行你就把孩子杀了吧!
司机有些愤懑地问:我为啥要杀他?你坐车就得花钱呀。
母亲白了一眼司机,冷笑着说:我不管,他跟我没啥关系,你爱开不开,不开就搁这等着。
环顾一车人不屑地说: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反正我不着急。
车上的人窃窃私语,有人帮腔,有人劝和,有人催促司机赶紧开车。
司机为了节约其他乘客的时间,吐槽了一句什么人啊,就发动了汽车。
公交车缓缓向前驶去,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那对母子,母亲的脸上是洋洋得意的笑。
那个男孩躲在人群里,头埋得很低,直到下车都没有抬起来过。
那辆车上,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有十多个,其中有两个是男孩的同班同学。
后排的我目睹了全过程,男孩此刻的尴尬无法想象。
于他而言,今天的遭遇一定会时常涌上心头。
母亲成功省下了一块六毛钱,可这个孩子,要花多长时间来消解这件事的阴影?

图片

图片

父母的打击和否定

正在夺走孩子所有自信

幼时听到最荒谬的一句话,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越是穷困的家庭,越喜欢把自己的无能发泄在孩子身上。
他们对孩子极度苛刻,怎么看都觉得孩子不顺眼。
有一年文艺晚会,班上的学生排演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有热心的家长准备了服装和道具,参加演出的同学都很兴奋。
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被班上的同学推举为白雪公主的扮演者。
她性格安静,不怎么爱说话,在老师的要求下才勉强答应参演。
本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却因为她父母的介入闹得很不愉快。
那天放学,参加演出的同学在教室里排练。
女孩刚带上塑料王冠,她妈妈就冲进了教室。
在我们还没开口叫阿姨的时候,她妈妈扬手给了她一巴掌。
她妈妈把王冠扔在地上,指着女孩骂:不学好的小贱货,你还扮上了,你以为你是谁,考那么点分你有脸搞这些没用的?
她妈妈的谩骂难听至极,在场的同学都愣在原地。
女孩看向她妈妈的眼神里有委屈,也有恨意。
她忍住没哭,和班长说了声对不起之后,就转身跑出了教室。
剩下的同学面面相觑,一个和女孩相熟的同学和我们讲述了女孩的故事。
她的成绩一直是班上的前十,但他父母每次都嫌她考得太差。
不仅如此,父母还经常打骂她,在家里喊她没用的赔钱货。
她有个调皮的弟弟经常捉弄她,父母总是向着弟弟,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打女孩。
女孩没有出演白雪公主,她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回避所有关于家庭的话题。
不明真相的同学问她为什么不演,她犹豫了一下说:
“我不配。”
演出的时候她坐在台下,所有人都在为精彩的演出大笑,只有她,看着看着就哭了。
很多年后,她远嫁到了离家千里外的城市,除了逢年过节,她几乎和父母断了联系。
身边的人都说她是个文静的好姑娘,只是性格有些自卑,场面上放不开。
只有她自己知道,童年时有过怎样的遭遇。
从没有被鼓励过的孩子,你让她如何自信?
图片

图片

父母的“强行感动”

是滋养孩子自卑的毒药
我们国家推崇孝道,最经典的莫过于那句百善孝为先。
很多父母也很喜欢在孩子面前重复自己的不易。
反复言说:爸妈为了你抚养你多不容易,你知道现在赚钱有多难吗?
你知道我们为了你受了多大的委屈,忍受了多少白眼?
我们吃也不敢吃,穿也不敢穿,省吃俭用,就为了供养你长大。
你长大以后赚钱了,一定要孝顺我们啊,我们这辈子都是为你而活。
要不是因为有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每一句都苦情满满,一步步都把孩子推进极度愧疚之中。
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亏欠。
长大之后,畏惧一切的长辈和引导,觉得所有的善意都源于施舍。
他们小心翼翼讨好着身边每一个人,明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相应的酬劳。
却还是觉得自己欠了公司,有负领导。
面对任何人都觉得没有底气,总是觉得低人一等。
工作中是这样,情感中也是如此。
一个人只要稍微对自己示好,就觉得自己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哪怕自己早已付出了等量的回报,却还是觉得没做到最好。
巨大的亏欠感会让孩子时刻想着讨好别人。
说一句话怕伤着别人,倒一杯水怕烫到别人。
这一切,都源于从小到大那些苦情满满的言传身教。
永远把别人放在自己之前,本质上就是自卑的体现。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
小时候和邻居家的孩子打架,母亲就告诉我,打架的时候手底下不能吃亏,大不了打完了家里的大人再出面解决。
这样的教育让我从小到大惹事不断,却从来不怕事。
我一直以为所有的父母都会这样教育孩子,直到接触的人多了,才发现并非如此。
前几天我家乡的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一个女孩被几个同龄人带进一个仓库。
施暴者们一边嬉笑,一边对着女孩拳打脚踢,过程被围观者录了下来。
施暴者们的耳光十分响亮,隔着视频我都觉得痛。
女孩全程没有反抗,任由几个女孩对着她的脸扇耳光,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变化。
这起事件在当地引起了舆论,每一个看过视频的人都觉得愤怒。
出乎意料的是,女孩的家长却没有对施暴者追责。
小道消息说,被欺凌的女孩父母从小就教育她:你不要惹是生非,凡事都要忍让三分。
不要去得罪别人,因为我们家根本惹不起别人。
遇事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世上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找你茬,但凡别人和你起了争执,那肯定是你有错在先。
在女孩被霸凌的视频流传出去以后,她的父母拉着自家女儿责问:为什么她们不去欺负别人,就来欺负你?
不知道听到这句话的女孩,会不会觉得眼前一黑。
孩子受到侵害时,父母都不站在自己这边,他们还能向谁求助?
这一世的胆小怕事不是没有缘由。
只因为每一次遇到不公,身边没有人为他们站出来撑腰。
久而久之,他们学会默默忍受一切,委屈吞咽地久了,就成了不可逆的自卑。
所有人都能对着他们说三道四,他们不懂反击,一味承受。
因为父母教给他们的,是委曲求全,自认倒霉。
图片

图片

我见过很多自卑的孩子,因为安全感的缺失。
一点小事就让他们眼光躲闪,方寸大乱。
很多自卑都源于家庭教育,这种影响可以长伴一生。
一个人的性格是在和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成年之后,定要多去外面看看世界,纠正三观,培养自信。
在孩子没有长大之前,父母要耐心一点。
多给他们点阳光雨露,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
绝对不要让自卑这种情绪困扰他们一生。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那么正确的教育方式。
自负会被现实慢慢磨平,可自卑这种情绪一生难愈。
图片

*来源:凯约(ID:kaiyue6666668),一个写故事的人,希望文字和观点,可以给迷途人一点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