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 乡 的 火 把 节

 yncxtb 2021-08-01

云南楚雄 田  斌

彝州一年一度的火把节,隆重热烈,人海商潮,总难以抹去我儿时对家乡火把节的那份眷恋情。 

  我的家乡在大姚七街镇,它不是彝寨,也没有彝族,却有在农历六月二十四玩耍火把的习俗。这个习俗不知是受彝族的影响,还是祖辈的谪传。六月二十四耍火把成了全村人欢喜热闹的日子,期盼丰收幸福的日子。 

  寻着节日的气息,准备火把的事就紧张地开始。首先登台亮相的还是山里的彝族人,他们靠山吃山抓住商机,一到街天,人挑马驮,把榨好的火把成捆成驮地往小街上送,一溜摆开,你不占我的位,我不挤你的摊,细长的小街,卖火把的,买火把的,看热闹的,人潮鼎沸,马叫人欢,把个小街快要挤破,小街成了活生生的火把展销会。 

  卖火把的彝族汉子,身着黑布蓝衫,套上一件防湿耐磨又保暖,无袖无扣毛茸茸的羊皮褂,不急不躁地啃着自备的荞粑粑,不时地咕上两口烧酒,几分悠闲,几分悠然,脸上透着惬意,眼里藏着满足。没有叫卖,只有无声的待价而估。揍热闹的小孩,也串出这堆,跳进那排,摸摸这把看看那把,只可惜袋中没钱作不了声,得个空欢喜也高兴。有钱的人家讲个市价,大人小孩的全准备,抱回三四把图个痛快,也图个吉利。没钱的看看热闹心也不慌,心中火把早有盘算,火把要耍,节也要过。 

  自己动手榨火把,有自己的乐趣也有几分成就感。那个年代没有山林保护意识,上山挑柴顺便砍棵又直又粗的松树,削去松皮,趁湿把它从头一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敲入楔子,扎得空空的通风又易干,花花的好看又易燃,茶杯大的树也能扎成碗口大的粗,让太阳晒出滴溜熘的松脂,烤出浓浓的清香。 

  小孩的火把独有自己的扎法,到后山砍些藤条虎刺条,用锤用刀轻轻地敲,敲得花花的,绒绒的,拉拢象绳,放开成条,又用藤条捆好扎牢,加根把就成了大火把,辛勤中溶进了欢喜,创造中充满了乐趣。有的就干脆用薄柴松片扎个小火把,不能到时让人笑话自己也遗憾。 

  火把榨好制沫香,耍火把时它能助燃也能抖威风。沫香就是要那千年老树的糟心,百年的烂根,见火就燃,见风会化的腐朽植物。爆晒后用杵臼冲,用石磨碾,使之成为细如面,轻如粉。在沫香中还要加上梨炭皮沫,让它不仅能助火势,还能增加火星飞溅嗒嗒作响。它是火攻的利器,又是燃烧的精灵。 

  期盼已久的六月二十四终于到来了,太阳才落西山,早已急不可耐的人们,扛着火把,背着沫香,汇集到生产队的大稻场,欢声笑语,七嘴八舌全冲火把评说,你损我几句,我夸你一番,火把大,榨得精细,说的是火把,夸的全是人,火把成了自我炫耀的资本,是一种身份,是一种满足。 

  生产队长是全村的主心骨,没有他发话谁也不敢乱点火把,他沉思踱步,检阅着自己的火把队,对火把权威的点评亦让人激动又振奋,他不时地视察着上村下邻的动静。点早了一条火龙过后灰飞烟灭,不吉祥,点迟了又怕邻村说自己缩在后边没实力,真有点大战前的帷幄大战前的沉静,天黑人声静,蛙声送欢悦,谁都知道耍火把有无声的俗规,也有自身的意义。 

  东村的火光跃起,西村的火光闪亮,南边的火龙成队。只听得队长一声--点火!刹那间稻场内火光四起,欢声一片,激动的人群举着火把绕场三圈,祝福物茂粮丰堆成山,舞个长龙及时雨,风调雨顺应来年,耍个二龙戏珠呈吉祥,欢天喜地兆丰年。独耍的,群耍的,三五成群耍花样的,无不别出心裁,欢声连连。人在火中走,火在人中行,把个稻场变成了火的狂欢,火的海洋。小伙看着自己有意的姑娘,平时不好开口吐心声,这时就迎面甩几把沫香,火团腾起,星火飞溅,显自己的威风也示自己的情,姑娘回敬几把,比那甜言蜜语来得直接更动情;老人们在火把上互敬几把沫香把隔阂怨恨化为灰烬,新的感情又在烈火中诞生;小孩们你一把我一把地甩着沫香,头发烧得滋滋响,嘻笑中皮肤烧出斑点也不当真。几十年的腐朽树根,在与火的拥抱中大展了自己的神奇。风助火势,火助人威,图的就是一个烈火熊熊众人拾柴火焰高,要的就是一个红红火火好年景,盼的就是一个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兆丰年。 

  一时间东西南北,上村下邻的火把长龙涌进了稻香四溢,蛙声阵阵的坝子,涌动的火把在连绵的稻田上描绘出一幅幅流动的图案--一忽儿汇集成圈,一忽儿如长蛇摆尾弯弯曲曲首尾难辩。火龙绕着田坝走,田坝绕着火龙转,成群的害虫飞蛾围着火龙飞,我来你往就是要让害虫在火中葬身。火的光辉,火的精灵,火的灵魂,映照着扬花的稻穗,它不出瘪谷只长长穗;多少祈祷,多少祝福,丰收的希望全在这火中升腾,在沫香撒出的火球中新生。 

  这团结的火把,力量的火把,照亮丰收希望的火把,虽离我远去,但祈求家乡富裕,物茂粮丰的火把仍在我的心中燃烧。 

                            二OOO年十月二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