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凡四训》纵横谈74 | 修心还是修身

 周氏纵横 2021-08-01

修心还是修身

我们先看两则故事。

故事一:

问:“影必肖形,今无形而现影,何也?”

曰:“人镜照形,神镜照心,人作一事,心皆自知,既已自知,即心有此事,心有此事,即心有此事之象,故一照而毕现也。若无心作过,本不自知,则照亦不见,心无是事,即无是象耳。冥司断狱,惟以有心无心别善恶,君其识之。”

又问:“神镜何以能照心?”

曰:“心不可见,缘物以形,体魂已离,存者性灵,神识不灭,如灯荧荧,外光无翳,内光虚明,内外莹澈,故纤芥必呈也。”

故事二:

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箸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筋者反重。

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因问轴中所书何事?

曰:“朝廷尝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

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

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故事一是来源于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故事是讲一个人到了地府看到一面特殊的镜子,镜子可以照射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或者说是想法能够在镜子呈现出来。我们常常说“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尽管一个人内心的想法会通过很多行为表现出来,但要把内心的想法形成“像”,在大众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纪晓岚整理的《阅微草堂笔记》,就是通过讲这些狐仙奇异故事,以达到促进大众行善去恶的目的。

故事二是源于《了凡四训》的第三章,也是讲一个人到了地府,在接受审判时发现自己行善极少,作恶极多。所作之恶包括行为和念头,这里说明心头有恶的想法便是作恶。不过在称善恶的轻重时,发现恶虽然多但是很轻,善虽然很少但很重。恶轻的原因是因为仲达更多是念头作恶,而不是行为作恶;善重的原因是因为仲达的想法是为了整个国家,尽管没有在行为上做成这件善事,但想法是出于公心,所以“善力更大”。

两则故事的中心是心,心是一个人的根本,心在人就在,心死人即亡,所以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但没有说“哀莫大于身死”,虽然存在“行尸走肉”的情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修心呢?

心离不开身,修心当然离不开修身。修出来的心应该是一颗坚定的、活泼的、有爱的、不执著事物的心,而不是一颗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心,但心的祥和离不开身体的健康。假如一个人的身体遭遇重大的创伤,这个人的心便很难正常,很多人应该经历过不争气的身体拉了心的后腿。我有一些学生,由于晚上通宵玩游戏,所以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在教室昏昏欲睡。在这种情况下,再强大的心也挡不住疲惫而缺少睡眠的身体。所以身体出问题,心便容易出问题;身体状况良好,心才容易安定。不过,也有身体好而心表现为两种情况的:一是心太“实在”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开窍。例如有些球员,身体素质非常好但心的层次没有很好地开化,从而又反过来约束身体的进一步提升;二是心太多了,心多基本上是直接影响身体的,忧郁、失眠都有心多的原因。

身心合一是一个人的理想状态:身体能够按照心的“指示”开展行动,身体能够按照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所谓“相由心生”。或者通过调理身体,从而达到调心的目的。身心不能合一即是身心分离,两者之间我行我素。身体不能听从心的指挥,比如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内心清楚但身体控制不了;内心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但身体偏偏要去做;又或者是心想得多,但身体做得少或者做不来。其实根源还是内心不够强大,所以导致身体不能听从心的“指挥”;又或者是身体不能支撑“强大”的心,从而心“瞧不起”身体。

南岳怀让禅师问马祖道一:“譬如牛拉车,车不走,是打牛还是打车呢?”当然假如车的轮子坏了,还是要把车子修好,车才能更好地走。

修身的实质是修心,因为心是根本。当然身心不能统一,身心分离,便是修本身出了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