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女人年纪越大,地位和身价越高

 姜子说古书 2021-08-02

  题:古代女人年纪越大,地位和身价越高?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贾母的地位高于邢夫人和王夫人,而两个太太的地位,又高于李纨、王熙凤、尤氏几个奶奶,这是毋庸置疑的,从各人的月例银子也可以侧面看出这一点。

  再者,贾府又有一个规矩,伺候过老一辈主子的下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红楼梦》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就提到了这一点。

  贾母忙命拿几个小杌子来,给赖大母亲等几个高年有体面的妈妈坐了。贾府风俗,年高服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所以凤姐儿等只管地下站着,那赖大的母亲等三四个妈妈告个罪,都坐在小杌子上了。

  《红楼梦》故事里,林之孝的妻子查夜,管教贾宝玉的那番话,亦是明证。换句话说,袭人和晴雯等人虽然是丫环,是下人,但是,贾宝玉得管她们叫姐姐,都不能直呼其名的。

  林之孝家的又笑道:“这些时我听见二爷嘴里都换了字眼,赶着这几位大姑娘们竟叫起名字来。虽然在这屋里,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还该嘴里尊重些才是。若一时半刻偶然叫一声使得,若只管叫起来,怕以后兄弟侄儿照样,便惹人笑话,说这家子的人眼里没有长辈。”

  《红楼梦》故事里,贾府的公子和小姐房中,那些伺候的丫环,所谓的大丫环,其实都是年纪大一些的姑娘,而小丫环明显都是毛手毛脚的小丫头,贾宝玉生病,佳蕙和小红提到论功行赏,其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佳蕙点头想了一会,道:“可也怨不得,这个地方难站。就象昨儿老太太因宝玉病了这些日子,说跟着伏侍的这些人都辛苦了,如今身上好了,各处还完了愿,叫把跟着的人都按着等儿赏他们。我们算年纪小,上不去,我也不抱怨;像你怎么也不算在里头?”

  《金瓶梅》故事里,大多数丫环的身价都只要五六两银子,比如秋菊六两银子身价,小玉五两银子身价,反而是年岁大点可以出阁的女子身价高多了。

  西门庆又花了五两银子另买一个小丫头,名叫小玉,伏侍月娘。又替金莲六两银子买了一个上灶丫头,名唤秋菊。

  婆子道:“一个是北边人家房里使女,十三岁,只要五两银子;一个是汪序班家出来的家人媳妇,家人走了,主子把髟狄髻打了,领出来卖,要十两银子。”

  《金瓶梅》故事里,西门庆靠王六儿的女儿,攀上亲家翟管家,当了蔡太师的干儿子,又看上王六儿,给她买了丫环,又买了大房子。后来,王六儿又买了个十六两银子的丫头。

  冯妈妈道:“爹既是许了你,拜谢拜谢儿。南首赵嫂儿有个十三岁的孩子,只要四两银子,教爹替你买下罢。”

  话分两头,却表王六儿自从得了苗青干事的那一百两银子、四套衣服,与他汉子韩道国就白日不闲,一夜没的睡,计较着要打头面,治簪环,唤裁缝来裁衣服,从新抽银丝(髟狄)髻。用十六两银子,又买了个丫头──名唤春香──使唤,早晚教韩道国收用不题。

  《金瓶梅》故事里,西门庆出了白银二十两彩礼钱,把王六儿的女儿韩爱姐嫁给翟管家,后来,翟管家给了五十两银子礼钱,西门庆仍旧让韩道国拿着,又添了七十两银子,共使了一百二十两银子,替他们买房子。

  迟了几日,来保、韩道国一行人东京回来,备将前事对西门庆说:“翟管家见了女子,甚是欢喜,说爹费心。留俺府里住了两日,讨了回书。送了爹一匹青马,封了韩伙计女儿五十两银子礼钱,又与了小的二十两盘缠。”

  也就是说,韩爱姐的身价银子,西门庆觉得不过是二十两,而西门庆给了王六儿一套一百二十两银子的房子,又给买了丫环,平时又给散碎银子。可见,年岁大些的女子,身价远比小姑娘高。

  此外,院中女子的身价高得惊人。西门庆梳笼李桂姐,先是给了五十两银子加衣服,每月再给二十两银子;西门庆喜欢郑爱月,先是送了三两银子见面礼加衣服,每月又再给三十两银子;苗天秀娶刁七儿,用银三百两;张二官娶三十四岁的李娇儿,花了三百两银子。

  《金瓶梅》故事里,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女人,远比十几岁的小丫头身价高,而且多半是越改嫁,身价银子越是水涨船高。翟管家财大气粗,娶了韩爱姐,也就给了五十两银子的礼钱,潘金莲和庞春梅又是什么样的身价呢?

  周守备见了春梅生的模样儿,比旧时越又红又白,身段儿不短不长,一双小脚儿,满心欢喜,就兑出五十两一锭元宝来,这薛嫂儿拿出家,凿下十三两银子,往西门庆家交与月娘。

  也就是说,庞春梅五十两银子的礼钱身价,媒婆薛嫂儿只交出去十三两银子,留下了三十七两银子,加上吴月娘和周守备都另外给了五钱银子的谢媒钱,媒婆薛嫂儿总共禁了三十八两银子。那么,西门庆当初花了多少银子买下春梅呢?十六两银子!

  果然到晚夕月上的时分,走来领春梅。到月娘房中,月娘开口说:“那咱原是你手里十六两银子买的,你如今拿十六两银子来就是了。”

  《金瓶梅》故事里,潘金莲长得最是好看,被转卖的次数也几乎是最多的。九岁被潘妈妈卖在王招宣府里,换得几两银子的糊口钱,十五岁又被潘妈妈以三十两银子卖给张大户。最后,武松以一百两银子从王婆手中买下潘金莲。

  到十五岁的时节,王招宣死了,潘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转卖于张大户家,与玉莲同时进门。

  看官听说,潘金莲为何会死在武松手里呢?原来,王婆知道陈经济喜欢潘金莲,越发乔张致起来,两人约定,陈经济每见潘金莲一面就给她五两银子好处,又要一百两银子礼钱,十两媒人钱在外。

  婆子道:“休说五六十两银子,八十两也轮不到你手里了。昨日湖州贩绸绢何官人,出到七十两;大街坊张二官府,如今见在提刑院掌刑,使了两个节级来,出到八十两上,拿着两卦银子来兑,还成不的,都回去了。”

  《金瓶梅》故事里,王婆所说也算是事实,这张二官确实一替两替使家人拿银子往王婆家相看,出到八十两;周守备出八十两,后来加到九十两,王婆还是不依。原本守备也吐口给一百两,不争被周忠说这两句话,耽误了,导致庞春梅后来后悔莫及。

  守备说:“明日兑与他一百两,拿轿子抬了来罢。”周忠说:“爷就与了一百两,王婆还要五两媒人钱。且丢他两日,他若张致,拿到府中拶与他一顿拶子,他才怕。”

  可见,无论是《红楼梦》和《金瓶梅》,懵懂无知的小丫头,身价普遍都不如年长的女子。即便是古代,三十几岁的女人,依然是一朵花,人人争着抢着,又何况女子独立自主的当今?那些拿年龄催女人结婚的人,可以歇歇了!

  自古以来,男儿当自强,女儿亦当自立,唯有把自己的命运握在手里,才有机会获得稳稳的幸福。否则,就只能如兰陵笑笑生所感慨的一般:“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最后,借用苏轼的一句古诗结尾:“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金瓶梅》、《红楼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