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国书法创新的方向,以法破法与法法相让

 艺术观止 2021-08-03

书法创新无疑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如何创新?创新的方向在哪里?《二十四品》中的典雅一品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不少有益的启示。

                                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首先,一时有一时之典雅,一世有一世之典雅,这与典雅与时而变的特性相同,书法无疑也是追求丰富的变化和形式的多样性,从最初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到后来的楷、隶、草、行,书法在根本结构上一直发生着变化。

从形状上看,甲骨文朴拙,大篆圆融,秦小篆细长,汉隶扁阔,至以东晋南朝为范式的楷书又变成长方形,其形状一直在变化。

甲骨文

石鼓文

汉隶

王羲之书法

虞世南书法

从字体大小上看同样如此,东汉之前的竹简窄小,字如米粒,魏晋时多在一尺见方的手卷上书写,字仍然不大,唐宋时纸张开始变大变长,书写更加自由,到明徐渭时则出现了宽1米,长达3米多的巨幅书法作品,每个字皆如碗口大小。

秦简

陆机《平复帖》

徐渭《应制咏墨》

可见,从诸多方面来看,书法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变化,一直在随着时代环境和书写工具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故步自封于最初的“典雅”不变,一直坚持使用甲骨文,恐怕我们的文明早已被历史所淘汰。

要不要变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便是如何变或者说如何创新的问题,从典雅一品中提炼出来的以法破法,法法相让或可以作为书法创新的指导原则。

什么是以法破法?书法之中有结构之法、布局之法、笔形之法、笔意之法,以及最基本的笔法。比如为追求更为灵动的布局,改隶书为草书,或为了突出笔意或笔形,布局上不再追求行列整齐,这便可以称之为“破法”,这种破的过程同时也往往是出新的过程。

但在书法的变化过程中,笔笔中锋、藏头护尾、一波三折等基本的用笔之法却一直未变,书法的变化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基本笔法与不同时代、不同工具、不同材料下结合所产生的各种变化。而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其又体现为笔法与不同书者的结合。

黄庭坚书法

在以法破法中,如果说“破法”是创新,那么“以法”便是守正,如果是为了破而破,抛却一切法度,或许也可以算是一种突破,但不一定可以称之为创新,就比如笔笔中锋等笔法是书法之源,万体之源,没有笔法则一切归零,如果笔法全部丧失或被有意地破坏,便不能再称之为书法。

贯穿于典雅之中的是法与法之间的层层相破与整体上的回环往复,悠游于法度之内。书法同样也是一个整体,法之相破是为了使书法的笔法、笔意、笔形、布局、结构都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展现而非破坏。在书法中,一方面一切都可打破,即使笔笔中锋有时亦存其笔意即可,另一方面在可能和必须的范围内又应严格遵守法度。

徐渭书法

所以这便又存在法法相让的问题,布局可以让笔形,笔形也可以让布局,推而广之笔法、笔意、笔形、布局、结构相互之间都存在这种相制又相让的关系。

即使是相对来说不太重要的结构,我们在徐渭的草书中仍可以看到其每个字的结构在可能的范围之内都是法度不失的,甚至形成了其独有的一种书法特色。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大愚书论」之书法中的笔法

「大愚书论」书法的章法布局

「二十四品新解」典雅中的雅俗之辨与以法破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