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月4日)2021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真题模拟题精选

 lxqyizhong 2021-08-04

  1. (单选题)学生由于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交往内驱力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将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题干中,学生学习时通过改变自己的排名,从而赢得一定的地位,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B项正确。

  A项: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交往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 (单选题)如果个体对成功和失败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 外部,不可控不稳定归因

  B. 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 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 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及其同事在 20 世纪 70 年代进行了大量关于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他们归纳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推断(归因),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其中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C项正确。

  A项: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因素有运气和外部环境。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外部,可控和稳定的因素不存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外部,可控和不稳定的因素是努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单选题)举一反三属于( )。

  A. 水平迁移

  B. 垂直迁移

  C. 一般迁移

  D. 负迁移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迁移的类型。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其中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题干中“举一反三”指的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是属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属于水平迁移。A项正确。

  B项:所谓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称为负迁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 (单选题)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

  A. 游泳

  B. 持有的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

  C.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

  D. 有效记忆的方法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分类。梅耶认为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游泳属于一种操作性知识。A项正确。

  B、C两项:均属于陈述性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有效记忆的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单选题)我国学习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个别教学

  B. 复式教学

  C. 班级授课

  D. 分组教学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C项正确。

  A项: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复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主要是在偏远的人口稀少的农村,或者其他人口少、师资缺乏,交通又不方便的地区实施。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分组教学又叫分层教学、能力分组,指在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单选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 巩固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题干中老师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刻,引导学生把知识和生活问题联系起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C项正确。

  A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 (单选题)备课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备课内容不包括( )。

  A. 钻研教材

  B. 了解学生

  C. 课外辅导

  D. 制作教学进度计划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工作基本环节。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此外,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1)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单元计划(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C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B、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8. (单选题)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 常规管理

  B. 目标管理

  C. 平行管理

  D. 民主管理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管理的模式常见的有:(1)班级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2)班级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3)班级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4)班级目标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 (单选题)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奴隶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 (1)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奴隶社会);(3)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4)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B项正确。

  A项:在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在古代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但是始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早已脱离。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近代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渐结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单选题)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 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 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内容。班主任的工作常规主要涉及以下七个方面: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其中,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B项正确。

  A项: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 (单选题)“严师出高徒”等谚语在我国很流行,这是( )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的结果。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辐合论

  D. 多因素论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有内发论、外铄论、辐合论以及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其中外铄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由于外铄论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才能有效地学习。题干中描述的“严师”体现的就是外部力量。B项正确。

  A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所起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但却不能改变和决定人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辐合论企图克服前两种理论的片面性,主张个体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多因素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 (单选题)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

  A. “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 权威和维护社会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 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 惩罚和服从定向水平,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即让儿童对道德价值上相互冲突的两难情境故事作出判断),并解释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然后确定被试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根据被试的回答,柯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和维护权威与秩序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和普遍伦理定向阶段。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3. (单选题)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学习策略只有内容的

  B. 凡是有助于提供学习质量的程序规则的都属于学习策略范畴

  C. 学习策略是会不会学习的主要标准

  D. 学习策略是可以通过教学来发展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是指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掌握学习策略,是检验一个大学生会不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它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它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策略等。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策略包含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在学习中使用的一些学习操作可以直接观察到,足见其外显性的特点。而学习策略又是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语言进行的内部意向活动,因此又具有内隐性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B、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14. (单选题)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

  A. 能力的量的差异

  B. 能力的质的差异

  C.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 能力的速度的差异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个别差异。个别差异主要包括能力差异、个体学习风格差异和性格差异三部分。能力差异指个体间在能力发展上表现出来的质与量的差异。在质的差异方面,既表现为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也表现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前者如个体间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一般能力的类型和品质方面的差异,后者如具有绘画才能的不同个体可以在国画、油画或水彩画方面各有所长。在量的差异方面,表现为能力达到的最高水平和能力提高的速度等各不相同。B项正确。

  A项:在量的差异方面,表现为能力达到的最高水平和能力提高的速度等各不相同。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智力上。智力分布近似正态分布,有些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有些人的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能力的速度的差异属于能力的量的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5. (单选题)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包括以下哪种发展( )。

  A. 认知

  B. 情感

  C. 社会性

  D. 兴趣

图片

↓  ↓

↓  ↓  ↓

  参考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心理发展概述。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在人的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与发展是逐渐的、连续的、有规律的。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不仅是指心理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是指某些心理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等衰退甚至消亡的过程;不仅是指语言和认知方面的发展,也是指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理想、动机、兴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个性意识倾向性,是中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社会性的重要方面,是中学生活动的重要动力系统。D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B、C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