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医案学到的治疗失眠的两味药

 新用户30785771 2021-08-04
看医案学到的治疗失眠的两味药

现在门诊上失眠的病人特别多,大家又不想长期吃安眠药,所以找中医调理的病人也是非常多的。

所以做一个中医研究,治疗失眠是非常有必要的。

之前看到一本书上记载了一个名医的经验。

近代《范文甫专辑》:“苦不寐,百药不能治,召余处方,以百合一两,紫苏叶,二味煎服,三贴而安。问曰:此治不寐而效,本何书?余曰:我尝种百合花,见其朝开暮合,又种紫苏,见其叶朝仰暮垂,取其意而用之,不意其得效之速也。

范文甫治疗失眠,经常用到这两味药,一个是百合,一个是紫苏叶。

别人问问他为啥用这两味药。

他说他经常种百合花,见到百合花早上开放,晚上闭合。

紫苏叶也是一样的。

取这种天人相应的道理

现代医家观察花生叶也是这种道理。

而且把花生叶作为睡眠的茶疗方。

所以临床上我遇到一些睡眠不好的患者,会用这两味药。

在辩证的基础上加入百合,紫苏叶。

同时让患者购买花生叶,泡茶饮用。37、温补镇摄法疗顽固失眠。

不寐一症,原因甚多。清林矾琴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证诸临床,不寐确以阴分亏虚、心火偏亢、阳不交阴居多,而养阴敛阳一法,较为常用。但由于禀赋的差异、病程的久暂以及施治的失当,阴阳的偏胜偏衰常互相移易,遂有徒执此法无效者。不得不为之通变。朱老指出: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言生理之常;但阴阳互根,若卫阳偏衰,失于燮理,又当予温补镇摄之法。然而无论养阴敛阳,或者益阳和阴,无非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而已。

    参用温阳药治失眠,先圣近贤,名论迭出。如章次公先生云:“有些失眠患者,单纯用养阴、安神、镇静药物效果不佳时,适当加入桂、附一类兴奋药,每收佳效。”历代治失眠的名方,着眼两调阴阳者不乏其例,比如交泰丸,黄连泻心火之偏亢,降阳和阴;肉桂温肾化气,蒸腾津液,终成水火既济之功,而擅治心肾不交的失眠症。从此意扩充,不少具有燮理阴阳作用的方剂均有安寐之功。例如《金匮》桂枝龙骨牡蛎汤,原为虚劳病“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而设,但桂枝与芍药、龙牡相配,兴奋与抑制结合,故能调节神经功能的紊乱,朱老引用以治疗失眠症,确有交恋阴阳,安神定志之功。若偏于阴虚者,适当加入百合、生地等,获效亦佳。

    凡失眠久治不愈,迭进养阴镇静之品无效者,朱老恒用温补镇摄法以补偏救弊。常以黄芪、仙灵脾、五味子、灵磁石为主药,补气、温阳、益精、潜镇,动静结合,益气而不失于升浮,温阳而不失于燥烈,随症化裁,屡获佳效。同时对长期失眠引起的神经衰弱症,亦有使其脑力渐复之功。

    王××,男,45岁,干部。患失眠症已近一栽,经常彻夜难以交睫,记忆力减退,头晕神疲,周身乏力,心悸阵作,夜有盗汗。曾间断使用西药谷维素、利眠宁等。并长期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乏效。脉虚大,舌边有齿印,苔薄。精气亏虚,阳气浮越,当予温补锁摄。处方:

    炙黄芪20克,仙灵脾、甘杞子、丹参各12克,五味

    予、炙远志、炙甘草各6克,灵磁石15克(先煎),

    茯神10克,淮小麦30克。

    服上方3剂,夜间即能入寐。连服10剂,夜能酣寐。后嘱其常服归脾丸以善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