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黄 黄连 泻心汤   (古方学习)

 《经络与营养》自然养生 2021-08-05
【日学一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组成:大黄,黄连。

【经典方证】

本方出自《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治心下痞,邪热内陷证。症见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关脉:手脉的一部分,在掌后高骨上,寸口与尺中之间,桡骨茎突内侧处为关)。

本证多因太阳病误下,使邪热内陷与无形之气结于心下。心下痞,即自觉心下胃脘堵塞痞闷,但按之濡软,不硬不痛。心下是脾胃之所居,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脏,其气主降;心下又是阴阳气机升降的要道,若邪热内陷,气机壅滞,故心下痞闷。关脉候中焦脾胃,浮脉主阳热邪盛,关上脉浮为中焦有无形邪热,故其脉必浮大有力,且多跳动很快。治宜泄热消痞,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适用人群】

1、心下痞满,按之不痛,不欲饮食,小便短赤,大便偏干,心烦,口干,头晕耳鸣;

2、喝酒后大吐,癫狂,吐血,双手的寸关尺脉脉搏洪大,且面红;

3、流鼻血,心烦,心下痞满,小便色黄,大便不干净,舌苔黄,寸关二脉均跳得很快;

4、精神失常,语言无拘无束,口臭,舌红苔焦黄而干,脉搏滑且跳动很快;

【临床运用】

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狂暴吐血,精神分裂症,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人体热证(面部发热、痤疮、牙龈肿痛、耳鸣、脱发、鼻血等),头部顽固性湿疹,肾脏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口周皮炎,肝性血卟啉病,支气管扩张,胃癌癌前病变,中毒后惊厥,肝豆状核变性,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高血压,飞蚊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