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务活: 家庭生活中的最大争端

 逊哥儿 2021-08-05

可怜天下父母心,大热天,我妈还不忘递上一碗浓浓的鸡汤《婚姻里,妻子最不需要的就是勤快》。我怎么记得,前一阵子,我抱怨家务太多,她老人家还劝我说“行呀,在家里就多干点吧”。

(此处给几个捂脸的表情)

要是放在几年前看到这心灵鸡汤,我肯定拍手鼓掌“没错,凭什么女生做家务,女性早该解放了!”。多年的实战演习和交火,历经“多么痛的领悟”,对于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了。

1

如果只为了取悦别人,那还不如别做

鸡汤中介绍了一个女性形象,硬生生把自己塑造成劳动妇女的形象,还不讨好。比如给老公熬了绿豆汤,结果老公正在处理公务嫌没眼力价儿,大晚上的刚吃完饭哪有肚子盛得下;去婆婆家连续忙碌四个小时,婆婆对老公说洗洁精用那么多不好,老公就直接冲到厨房大声斥责。

估计女主人公摊上这事儿是要哭了,很多人压根就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甭管是绿豆汤,还是洗碗事件,有问题的压根不是多做了家务,而是那老公对待老婆的态度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扭转,和干多少家务活一点关系都没有。一定是因为老婆在家里太围着老公转,亦或是过度忍让。否则,绿豆汤和洗碗,那件事都可以畅快的把老公骂一顿。

而如果认为干活表现就能够换来平等对待的话,那简直太天真了。因此,不是说“妻子最不需要的就是勤快”,而是“勤快和幸福压根两码事”。这个题目显然曲解大众嘛。

2

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做家务

如今周围很多朋友请起了小时工,她们愿意用每小时几十块钱,将自己从周末的家务活中解放出来,继而有更多的时间或是陪孩子,或是看电影逛街,总之享受生活。也许在我们上一辈,很多人无法接受。但这种做法,让自己放松,同时少了埋怨,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

(图片来自于网络)

做家务的前提是,你认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你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环境,继而得到满足感。如果这不是你想做的事儿,怀着负面情绪做那一切的话,只会给家庭成员施加无形的精神压力,从而蔓延扩散,也许会酝酿成一场家庭战争。

3

做家务会为我们带来什么?

在这个智能时代,人们习惯与压缩时间和瞬时结果的需求。然而在对乐高的市场调研中,研究人员发现孩子们想在同龄人中获得社会存在感,就是付出努力,最后有所呈现。因此也许我们长期被智能手机欺骗,真实世界里的“付出+回报”模式才是内心的声音。

(图片来自于网络)

大汗淋漓过后的窗明几净、精心烹饪的美味佳肴,这也许就是我们工作中6S和创新的雏形。料理好自己的生活,就像在工作中把一个个事情安排妥帖一样有成就感。

当能够说自己具有生活能力,并且对生活全情投入,只为活出自己的时候,相信家人也不再袖手旁观。

4

智取懒惰另一半

吃瓜群众总是建议“别那么勤快”“别惯着TA”。

(图片来自于网络)

然而,家也许是最需要顾及的集体,如果用这种心态面对家人的话,就更别提在其他团体中的心态了。每个人都希望和自信乐观的人在一起,无论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不喜欢和哭巴精一起做游戏,还是职场中人也喜欢有这些气质的领导,都可以推测出这一点。

显然,祥林嫂似的抱怨者是没法调动家人情绪的,家务全包的小能手迟早要包揽到老,貌美如花也只是一时,比比谁最懒只能让自己生活中垃圾堆中。

除了以上第 3 条中的以身作则的力量,关键是得有看得见的长处,这也许是争取话语权的最好方式。

自古以来,男女在婚姻中这场持久战中就没停止过博弈,两败俱伤永远是下下策。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