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加坡侨领祖居---平和大坪新寨重立楼门

 平和乡情 2021-08-05

新加坡侨领祖居---平和大坪新寨重立楼门

黄 武 疆

       己亥十月十二日(西元2019年11月8日,星期五)上午八时,平和大坪新寨举行楼门重建竣工和土地公神再殿仪式。
       新寨为方形圆角土楼,楼高三层,楼内院深46米,面宽29米。位于大坪平原北面,东与睦顺楼相邻,北与古隆村交界,西面、南面属于村东村所辖的山边社、西高社,沿公路与西爽楼社相连。新寨门匾为“南山拱秀”,因其正大门远眺南方群山而得名,“拱秀”则表示人才“出类拔萃”。为何称之为“新寨”?我们可以理解为“有新必有旧”,确实如此,据说新寨东面原有旧寨,为庄姓所居,可惜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烟云中,仅剩下磨光的门槛石。大坪象岭的“王公庙”也称作“新寨庙”,根据《大坪黄氏族谱》记载:大坪新寨庙前身曰“州主庙”,内祀陈元光雕像,其人其事,向为大坪人所崇拜,间因饶平张琏作乱,庙宇和黄氏家庙被焚毁。大坪黄氏八世祖平川、鲁轩二公,既献出私宅鼎建黄氏家庙,又择地扩建州主庙并改名“新寨庙”。以蕃衍的代数推算,新寨至少在明末清初就已存在,迄今近四百年。
       新寨房属于大坪黄氏第六世朝忠公派下,即:(一世祖)质斋公---(二世祖)平田公---(三世祖)兴隆公---(四世祖)保童公---(五世祖)志养公---(第六世)朝忠公---(第七世)廷礼公---(第八世)国政公。国政公三子:文举(睦顺房),文科(新寨房),文恩(芦溪下黄房)。目前居住新寨以(十三世)位西公、(十四世)元洲公房支为多,十世石楷、石棣迁居台湾。
      黄中于清道光乙未年(西元1835年)中得举人,立旗杆于新寨门前左侧,道光有黄以华、黄耀金荣封“奉直大夫,此后又出了多位文武秀才、庠生。清朝至今,新寨诗礼传家之风未曾间断,裔孙子弟以读书考取功名者多。民国时期,画师黄慧心书画作品名扬闽南及东南亚地区,其弟黄慧南也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人,新寨房先贤黄新兴曾在诏安为官,修堤造路,德政一方,备受尊崇,他晓地理、通诗文,是1995版《平和大坪族谱》主要编辑者之一。继往开来,当今新寨房裔孙靠自身努力、奋发图强,从政者位升股、科、处、厅,勤政廉明,一心为民,如黄忠良、黄添木等;从商者正业利,财富丰盈,热心公益,黄秋扬乃其中之代表。
     新寨是著名的“华侨祖居”和“台胞祖地”,自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就有不少人“下南洋、过台湾”。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黄世应等十多位宗亲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谋生。著名侨领黄文炳曾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主席,新加坡中国商品进出口商会会长,1957年、1984年,两次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其子黄绍基于八十年代在北京市顺义区投资纺织业。据不完全统计,侨居东南亚的新寨房宗亲已蕃衍数百人口。
      “每逢大事有争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副新寨公厅的楹联正好诠释了今天新寨外出宗贤担起重任带头发动众宗亲重建楼门,宗亲们团结一致、踊跃捐资,在短时间内原地上又现雄姿,古老的新寨将再焕荣光!
     

新寨新气象


门匾:南山拱秀

楹联:南薰垂拱歌盛世,山屏环秀谱华章

薪火相传

新寨公厅


新寨大府第


     十多年前,笔者参加某“土楼民居学术研讨论坛”上,曾提出:平和土围楼大多数具有“府第”与“兵寨”文化特征,显得更加大气、豪华、精致,区别于南靖、永定“平民防御性民居”的质朴、粗狂、简单之特点,此观点获得不少专家的认同与支持。
     以下是新寨楼内“府第式”民居,虽然已残缺不全,但那些残桓断壁仍可见到当年的气派。(以下照片拍摄于2016年
     
2016年倒塌的新寨楼门

新寨房黄中,清道光乙未科举人




新寨内的“大府第”是闽粤土楼建筑的精华,将在近年内逐步修复。


作者简介

黃 武 疆

CCTV走進平和「文化向導」

文博旅遊規劃工作者

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

中華鄉土人文探索者

無疆文創旅遊規劃設計院

致力於

景區規劃設計、農莊設計運營

區域發展策略、政策資源對接

文旅項目招商、地方形象包裝

民俗活動策劃、鄉土文化挖掘

歡迎合作。聯繫:626456114@qq.com

高度決定視野 文化指引規劃

精彩回顾

不到平和县,福建土楼都白看!
将平和县乡镇地名嵌入对联,可以很美!

黄武疆为中央电视台走进平和当“文化向导”

头条:中央电视台拍摄首届平和清溪楼太极文化节

掃碼關注平和鄉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