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24.8万头,猪粮比回归5.56:1,立秋后猪肉要涨价?答案来了

 果然悠 2021-08-06

2018发生的非洲猪瘟给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的打击,生猪存栏量最低仅有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在我国巨大的猪肉需求量支撑下,猪肉价格从几元钱一路上涨到了30多元,毛猪价格也从5元上涨到了最高20元,养猪利润创下历史之最。

据权威数据统计,当下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达到了4564万头,生猪存栏量达到了4.39亿头,产能基本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的99%以上。随着产能的恢复,我国猪肉供应紧张的局势全面改变,毛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双双走低。

猪价系统显示,外三元生猪15.56元/公斤,相比前一日下跌0.14元/公斤,同比下降58.9%,环比下降4.13%;内三元生猪15.13元/公斤,比前一日下降0.2元/公斤,同比下降59.26%,环比下降4.18%;土杂猪14.65元/公斤,比前一日下降0.08元/公斤,环比下降4.25%,同比下降60.04%。8月4日14:00时,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21.99元/公斤,比8月3日下降0.8%。

近来,河南、浙江、山东、河北一带遭遇洪涝和台风天气,给畜牧养殖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地区畜牧业损失很重,据报道,这次灾情中生猪共死亡24.8万头,此外还有大量的泡水猪,这部分泡水猪虽然没有直接死亡,但是泡水母猪也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也就是说产能受损情况比24.8万头要严重的多。

猪粮比作为我国生猪养殖盈利与否的重要指标,7月份储备肉收储工作就是在猪粮比跌破5:1,猪价下跌触发过度下跌一级预警时启动的,随着三次收储工作的结束,当下猪粮比回归5.56:1,摆脱了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处于二级预警状态,储备肉处于暂停收储的状态

马上就要立秋了,立秋后虽然还有一段时间的秋老虎,但是整体气温是走低的,尤其是晚上会非常凉爽,而随着温度的下降,猪肉需求也会随之增加。猪粮比回归5.56:1,说明猪肉供应没有6月底那么充足,叠加洪水导致24.8万头生猪死亡,更多的母猪被淘汰,是不是说立秋之后毛猪和猪肉价格都会迎来上涨呢?

进入8月,生猪价格并没有朝着养猪户期盼的上涨方向发展,而是持续走低,这主要是因为近期国内的新冠疫情持续发酵,不少地区升级为中高风险地区,餐饮行业猪肉消费受疫情冲击很大,原本受猪肉价格相对较高的影响,猪肉消费恢复情况就不理想,这受到冲击之后猪肉消费形成进一步利空作用。加上为了防控疾病,北方生猪南下数量减少,而北方作为猪肉产区只能以当地消费为主,在生猪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屠宰企业有减量压价的操作,指示北方猪价持续走低。

而南方,虽然消费稍好,但是受到西南和中部地区非瘟的影响,大量生猪和淘汰母猪集中出栏,填补了猪肉消费增加产生的供应空白,猪价同样遭遇下跌行情。

短时间来看,当下利空猪价的因素都不会发生好转,8月猪价大概率会延续7月份整体窄幅下跌的走势。而大家担心的几个可能导致8月猪肉涨价的因素其实都不是大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此次洪涝灾害导致生猪死亡24.8万头,此外还导致了大量泡水母猪被迫淘汰,虽然看起来这个数据很大,但是相比于国内4.39亿头的生猪存栏来说,这仅是九牛一毛,一次收储2万吨猪肉就能消耗66万头生猪来提供,也就是说这20多万头生猪的死亡对猪价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二、猪粮比回归5.56:1,虽然猪粮比相比此前5:1有明显上涨,但是当下猪场依然处于亏损之中,养猪户仅仅是降低了损失而已。以当前的饲料、污水处理等的成本来看,猪粮比回归7:1才有可能有盈利,所以猪粮比的窄幅上涨并不能证明猪肉价格要上涨了。

最后就是立秋后猪肉消费的恢复,其实对最近大半年时间的生猪价格走势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节日对猪肉消费,对猪价的影响越来越弱,清明节、端午节、五一劳动节,都是上半年难得的猪肉消费利好,但是都未能成功扭转猪价下跌的步伐。预计立秋之后,猪肉消费会有所好转,但是在禽肉、牛肉、羊肉等其他肉类供应充足的影响下,猪肉消费想更上一层楼就更难了。

此外,还有两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进口冻肉和养猪户压栏信心的下降,由于储备肉收储工作的停止,猪价高不过8.5元,养猪户也逐渐认清了猪价发展的走势,先不说猪价到底会不会涨,即使上涨也不会大涨,此前高价外购仔猪和二次育肥的猪场该亏还得亏,而且可能养得越久亏得越多,这就导致养殖端压栏信心不足,生猪出栏体重将会减轻,大肥出清进程也将会被加快。

当下,国产猪肉的批发价格仅11元左右,算上运费、仓储费用和关税等,进口猪肉的价格比国产猪肉的价格还高,这就导致大量进口冻肉积压在冷库中等待毛猪涨价,其也是制约猪肉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语:按照专家预测,下半年猪价确实会迎来阶段性上涨,猪肉价格也会随之上涨,但也仅是窄幅上调,都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大家也不必担心猪肉的涨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