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莹主任:胆囊癌肝转移、肝豆状核变性该如何治疗?

 新用户8825scGG 2021-08-06

/ 爱 / 肝 / 微 / 视 /

#7.28世界肝炎日特辑#

本期特邀李莹主任

为大家讲解

胆囊癌、肝豆状核变性的问题

目录导航

●胆囊癌肝转移后要如何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可以通过肝移植来治疗吗?

胆囊癌肝转移后要如何治疗?

胆囊癌是指发生在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的恶性肿瘤,它治疗效果比较差,5年的总体生存率不足5%。

胆囊癌的肝转移,主要是指胆囊癌突破了浆膜层,侵犯到肝床的肝组织,或者在肝内形成远隔的转移灶。

对于胆囊癌突破浆膜层侵及肝床,如果病灶小于两厘米,需要进行胆囊切除,以及肝s4段和s5段的切除。

如果胆囊癌突破浆膜层侵犯肝脏,造成的病灶大于两厘米,或者在肝内形成远隔病灶,但是这些病灶局限在右半肝,并且病灶不多于两个,此时需要进行胆囊的切除,和右半肝甚至右三肝的切除。

如果远隔病灶侵及肝左叶或者侵及肝外,这样的患者已经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对于手术后的患者以及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化疗,推荐的方案多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者顺铂。

但是胆囊癌的患者化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总体生存时间不超过11个月。

由于胆囊癌肝转移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大家要积极体检,尽早发现胆囊的疾病,并且早期处理,尽量避免胆囊癌的发生。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可以通过肝移植来治疗吗?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疾病,它是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是铜代谢导致的肝硬化,以及基底节损害为主的脑变性为特点。它在肝脏的表现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持续的转氨酶升高;急性、慢性肝炎;代偿、失代偿期肝硬化;暴发性肝衰竭。

在2021年最新版《中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中提到,对于暴发性肝衰竭为表现,或者络合剂失效的失代偿期患者,可以推荐原位肝移植和亲体肝移植作为治疗方法。但有两点需要注意:

1、严重的神经症状和精神症状不是肝移植的适应证,因为神经症损害不可逆,肝移植并不能改善神经症状,而且有可能在术后发生症状的恶化,因此这类患者不推荐肝移植治疗。

2、肝移植无法处理基因缺陷导致的铜沉积,它只能处理铜沉积带来的肝硬化的后果。所以即使已经接受肝移植治疗,仍然推荐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低铜饮食,而且需要小剂量的口服锌制剂,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新肝再次发生铜沉积,再次导致肝损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