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医理论, “湿气”、肥胖和过敏,它们往往都跟脾虚有关。中医理论认为脾归属五脏,五行属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升清,司统血。因此,中医脾脏的意义不仅仅是指单纯的脾脏器官,从现代医学视角分析,中医脾相关的西医组织器官主要是消化系统。除此之外,大脑皮质、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前叶、免疫器官等也与中医脾有密切关系。
饮食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基础,而中医的脾在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脾将饮食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等有效营养成分,并将其吸收、运输到全身。由此可见脾的重要性,人体的能量来源以及各项脏腑功能的盛衰都与脾密切相关,所以《脾胃论》有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气血化生的原动力是脾脏的运化功能,如果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气血生成不足,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功能受损衰退,可以引起多系统的疾病。
脾气亏虚,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脾的运化功能,水谷精微和津液等营养成分不能被人体正常地吸收,而且无法将它们有效地运输到身体各脏器。这些停滞的精微和津液成分就容易形成我们常说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因此湿气、水肿、胀满等病证大多都是脾病,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的:“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湿气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是由于天气或环境过于潮湿所致;而内湿多数就是脾气亏虚,不能健运而产生的。所以,如果你老是打哈欠、打不起精神、身体乏力困重、舌苔厚腻、嘴巴里感觉黏黏的、吃东西没有味道或没有食欲、肚子胀气、大便不成形或排便总是不爽快,那八九不离十就是“湿气”的表现,要注意开始保护并且恢复脾的功能了。
就像前面所介绍的那样,脾脏主要负责吸收并且运输水谷精微和津液等有效营养成分,但如果脾脏的运化功能受损或者人体摄入了过多的营养物质,那么这些过盛的无法被吸收的营养成分就可以转变成为血中痰浊,也就是西医常说的血脂,从而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等亚健康状态。因此脾气虚弱也是导致肥胖和血脂异常的关键病机。
正所谓“清阳出上窍”,脾脏的运化功能正常可以使水谷精微和津液等有效营养成分布散全身,包括鼻窍。鼻腔的位置在人体的上部,如果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受损,营养成分和气血不能被运输到高高在上的鼻腔,那么鼻腔的正常防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容易遭受粉尘螨、病毒、细菌等病邪的侵犯。所以频繁发作的过敏性鼻炎、感冒等也跟脾病相关。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就是说脾气旺盛,一方面人体内不易产生湿气、痰浊等致病因素,另一方面外界的致病因素如粉尘螨等难以侵犯人体。因此注重“旺脾”还可以避免过敏等免疫系统疾病的频繁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