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靖浩:快速打造个人作品的十大步骤

 平衡人生工程师 2021-08-07

前言:在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年中,我主要在跟随智多星老师学习直复式营销,当然也在践行这套由刘克亚老师引进国内的世界级营销理论,所以当时我创建了一个小团队,并起名为:百群万人战队。

为了战队成员能够快速成长,所以我偶尔会跟大家简短分享些个人经验,那么本篇文章是当时继:《提升个人影响力的十大通道》后在微信群里分享的补充课程。

那么今天为了配合我刚写的《自媒体IP时代如何快速创作优质个人作品?》这篇文章,为了帮助大家提升写作能力,特别是对于想出书的朋友,我也将这堂课程一并公布。

也为了真实度我不做任何处理和排版,直接还原当时我在微信群里的授课场景,以下是当时的授课内容:

大家晚上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新主题,也就是如何快速打造个人作品

因为最近有不少朋友在按照我分享过的《提升个人影响力的十大通道 》在打造个人影响力。

然后都发给我一张很酷的微信背景图,

微信背景图上列了不少身份和头衔,在形象包装和头衔设计这块大家都做的很好

但是我发现大多数人没有个人作品

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让你们每个人都快速拥有个人作品

因为有个人作品才是自明星的核心关键

因为有个人作品才是打造个人影响力的内核引擎

各位,请问,一个领域的专家,一个领域的权威大多都会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是吗?

当然没有作品的人也有不少人是一个领域的专家和权威

但是,一个人如果是一个领域的专家和权威,你不通过作品去展现自己和标签自己,你就没有足够的影响力

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什么人知道你是那个领域的专家和权威,所以人们主要是通过出书或者出课的方式快速证明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专业和权威

所以,自古以来,有影响的人都会以书或教学授徒的形式去记录和传承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或思想或者技能

而这样的人也往往被尊称为是老师

所以,古人说:师者,传道 授业 解惑 者也

同时,因为书的传承还有各种技能的师徒传承,我们人类才得以快速发展,

因为我们总是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高瞻远瞩,然后少走弯路,并不断推陈出新。

那么出书,教学,授徒等传播和传承智慧的方式也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潜意识

这种潜意识就是凡是出书,凡是教学讲课的人都是专家,都是权威,都是老师,或者说是某个领域的成功人士。

而这就给了我们快速打造个人影响力的一个快捷通道

也就是当你还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和权威的时候,你如果能出一本这个领域的书,你如果敢出来讲这个领域的课,人们也会认为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和权威

说到这,明白的回复6

OK,当然我也不是教大家通过出书去欺世盗名,我只是教大家如何快速出书,能出一个领域的书的人也差不到哪去,对吗

再一个就是因为不管任何领域的专家和权威他都有个初中高之分

也就是有初级专家,中级专家,高级专家,顶级专家,骨灰级专家

一个人能在一个领域出书,在一个领域讲课,那么他最起码是个初级专家,针对那些在这个领域的小白,去当他们的老师自然是没问题的。

而大多数的人因为自己是小白,所以他们如果没有深入研究,也比较难知道这个出书或者讲课的人的专业和权威程度在这个领域的具体级别。

所以,只要你出书,只要你讲课,你就算是老师了,也可以算是某个领域的半个专家和权威了。

其实事实也证明确实有不少资深专家和权威也是这样过来的......

特别是中国的培训行业的老师,有不少都是这样过来的,也就是说,在他们出道前,当他们定位好自己之后,他们就会先出一本书再说,然后开始讲课,课程跟书里的内容也大体相同。

然后,他们讲着讲着,做着做着,自己就会变的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权威,然后再出版新书,出新课程,也就是加强版和升级版的书和课程,书里和课里的内容也更加专业和更加权威

在这里就不举例培训行业里的那些老师了,不过可以推荐一部电影给大家,《谁是下一个奇迹》,看完后你就明白了

当我说到这里,我相信大家都应该更能理解我为什么要跟大家分享:快速打造个人作品了吧

当然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作品,影视明星有电影作品,音乐家有音乐作品,设计师有设计作品,建筑师有建筑作品等等

我今天这里主要是针对各位讲讲如何快速打造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课程作品。

那么为了快速提升个人影响力,我们如何在短时间内推出个人的书和课程呢?

在这里先普及一个认识:

书是文字,文字是没有声音的语言

课程是语言,语言是有声音的文字

一句话其实书就是课程,课程就是书,文章就是课程,课程就是文章

当然今天的课程也可以是语音和文字还有图片视频相结合的

好了,下面进入主题

快速打造个人作品一共有十大步骤,这十大步骤,如果快的话2个月就完成了,如果只出电子书,半个月就足矣,当然这也要看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文字编辑能力

智多星老师是7天出一本书,很多人会很吃惊怎么这么牛

其实只要你掌握了下面的逻辑,当你在某个领域实战经验足够丰富之后你也可以做到

甚至没有经验,你也一样可以快速出书

第一个步骤: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也就是出作品前先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

你有什么特长?

你有什么过人之处?

你有什么绝活?

你有什么别人没有或少有的亮点?

你学过什么?

你做什么比别人强?

你做什么会很有兴趣?

OK,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书写自己的过人之处会相对容易,为什么呢?

因为凡是有过人之处的地方,你的实践经验一定很丰富,感触一定会很多,体悟也会很多,所以,说出来或写出来会很快。

第二个步骤:方向定位。

当你全面自我分析之后,你基本就会找到自己的过人之处,如果你确实找不到,那也没关系。那么请思考

你认为你最想学习什么?

最渴望拥有什么技能?

你认为什么技能最有前途?

思考好之后,你就找到了方向和定位,如果你找到了一个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方向,那也不要怕

就像智多星老师常说的不要怕从零开始,就怕从未开始,没有谁一开始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和权威,难道不是吗?

认可的回复1

当然不排除一种可能,你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这个方向完全没有牛人,没有人有作品,甚至没有资料

那么恭喜你,你将开创一个新领域,一个新行业,你就是这个领域的第一人,这绝对是够牛逼的头衔,

那么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量在这个领域实践,然后总结,然后优化,然后再实践,再总结,当你提炼出你的观点和理论的时候,你就是绝对的这个领域的专家和权威。

在实践过程中你把你的每一个观点和理论都记录下来,然后用你的实践案例去论证它,去支撑你的观点和理论。那么一堂课就出来了(相当书的一节内容),观点多了,论证案例多了,一系列的课程就出来了,一本书自然也就出来了。

举例:我又准备出一本书《引爆影响力》,

其实一开始没准备出这本书的,就是跟大家分享课程,我一节一节的分享后的启发

我已经跟大家分享过《提升个人影响力的十大通道》,然后今天又分享了《快速打造个人作品的十大步骤》

然后我还准备跟大家分享《10分钟一篇高质量文章的五大心法》,《九维领导力》,《框架演说》三堂课,再整理和编辑下《利他谈判》和《攻心说服》

那么我把这些融合一下,就可以出一本书《引爆影响力》

好的,我们继续

第三个步骤:收集整理。

当你找到一个方向之后,你就以此定位。

可以说,在这个社会几乎每个领域每个行业都有人在研究,也就是这个社会各行各业本来就有很多专家和权威

而且很多人都有出自己的作品,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行业,这个方向,这个领域最牛的几个人或者一批人。

然后把他们的实体书或电子书全部都买回来,把他们的课程资料全部都找到,或者直接去参加他们的课程学习。

这里大家一定要学会利用搜索引擎检索资料和信息,还有商品信息

可以买到书甚至课程的线上平台:亚马逊,当当,淘宝,京东,微店,公众号,小程序等

课程平台:腾讯课堂,淘宝课堂,百度课堂,得到,喜马拉雅,荔枝微课等几十家在线课程学习平台

社交平台:博客,人人,qq,qq空间,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软件,各种直播平台,facebook

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百度百家,头条,一点资讯等10多个

比如:何为人肉搜索?当你要了解一个人,你就要学会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全面搜索了解这个人,去获取他的一切信息。

这里再给大家提供一条捷径,淘宝里有很多贩卖学习资料的,上万G的学习资料,有网盘,有移动硬盘,里面包含了各个领域的老师的课程。

第四个步骤:学习消化。

我一直很欣赏一句话: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才代表未来

有些朋友一直觉得自己学历低,总觉得小学生怎么可能出书,我想说这个观念大错特错,

这个社会太多小学生学历的老板,但他们却有一肚子的创业和生意心得,还有各种人生感悟,他们跟员工开会时讲的也都头头是道,

那么如果我们把他说过的话,整理下不就是一本书吗

还有传说佛门中的六祖只字不识,但完全不影响他成为一代宗师,开坛授经布道

所以我们必须打消学历低不能出书的念头或思维限制,

好了,上面我们第三步讲了我们已经收集整理了一个领域的全部高手作品,或骨灰级专家的作品之后,我们就要快速学习消化

很多人阅读一本书或消化一本书很慢,他要一个字,一个字去读,去品味,去理解,

我觉得除非是经书(易经,道德经,华南经,佛经,黄帝内经等),其他书籍都没必要

现代的书或者课程我们从书名和课程名就大概可以判断书或课程的内容,然后再看下书籍的大纲,课程的大纲,基本就知道讲什么了,然后挑选观点独特新奇的章节快速看看就可以。

除非你是一个领域的彻头彻尾的小白,你一点不知道玩法,你需要从头到尾看看

这里分享下陈安之老师讲的学习的五大步骤:第一步: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重复为学习之母 第三步:开始使用 第四步:融会贯通 第五步:再一次加强

我总结的学习的六道轮回:

六道:入道,知道,用道,悟道,得道,出道。

道是什么?是方向,是规律,所以我们不管学什么,先确定方向,然后重点学习这个方向的规律

当你有一天可以提炼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规律的时候,你就是绝对的权威和专家

因为掌握了规律就掌握了本质和核心,因为规律是不变的,只有以不变才可以应万变

说到这,请大家务必去学习易经的三易:变易,不易,简易

还有要去学习道德经、佛经,黄帝内经等经书

好了,我还有总结学习的六到:眼到,耳到,手到(身体和肢体),嘴到,脑到,心到。

还有俞凌雄老师分享的学习的两大心法:崇拜+模仿

比如我挺崇拜智多星老师的,在我看来智多星老师是真正的做到跨界融合创新的天才

他精通编程,魔术,街舞,功夫,美工,心理学,催眠学,营销,写作,演说,听说他还会奇门遁甲

而且他不喜欢重复,喜欢不断挑战和创新,不断创造奇迹,他也确实做到了

所以我是发自内心的崇拜他,模仿他,他搞了馅饼计划一期,我就模仿他搞了一个百群万人群控的项目说明会

所以我很快就学到了他的微营销精髓,并出了自己的作品《微信营销百群万人群控兵法》

他非常善于诊断项目和生意,并为各种生意出谋划策,所以我也开始按照他的逻辑帮助一些实体店免费诊断和出方案。

比如等会我就要给一个网吧老板出营销方案,所以只要敢干就会成长很快。

第五个步骤:提炼融合。

当你选择了一个方向,你收集了大师们和骨灰级专家的作品,你也快速学完了他们的著作

当你研究完这个领域的书籍或课程后,你会发现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东西大家只是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了相同的描述

然后用了不同的案例论证,多是作者自己或作者身边的实践案例,

所以,你会恍然大悟,原来针对同一个观点和理论或者描述同一件事,你只需要用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去描述即可

这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太强大

我也有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就凭中国的文化必将让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第一的强国

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语言就是不同的思考维度,思考的维度有多重要?重要到人类最后拼的就是思考的维度!

说到文字和语言的提炼融合,我再举例:智多星老师的作品《点金文案》,

这本书我还没看,但我一看书名我就大概知道里面写的是关于销售信方面的内容,而关于销售信和销售文案方面的书籍和课程太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讲到这里,各位是不是有点感觉了?

好了,我们继续

第六个步骤:画龙点睛。

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一个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强的人多半是领导,或者说是老大。

换句话说想要做老大,你必须提升自己的总结和分析能力,没有总结和分析能力,你如何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没有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你如何有机会成为老大?

那么说到总结能力,说到分析能力,我们首先必须在文字和语言上提升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

而提升文字和语言的总结和分析能力就是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当你熟悉和了解了一个领域,你可否能用一句话,一本书名去总结,去定义?

特别是书名,书名就是对一个行业,对一个领域的画龙点睛之笔!

比如:智多星老师今年的重磅课程:

《打造个人微信银行》

《微信银行赚钱系统》

是不是很经典,很到位,很有内涵?

课程从营销的底层逻辑为你展现了有关微信营销的一切玩法

《微信银行赚钱系统》既是课程也是书籍,

他在微信群里用文字讲完的8堂课的课程融合到一起不就是一本书吗?

第七个步骤:编列大纲。

上面我们讲了当你熟悉了一个行业,熟悉了一个领域,你可否能用一本书名去总结?

那么同样当你熟悉和了解了一个领域,你可否能写一本书或开一堂课教大家如何操作?如何从小白变专家?

那么这就需要分析能力,分析能力就是拆解能力,针对一个问题你可以把它细分,把它拆解,一步一步的说明指导,循序渐进的让大家明白和掌握。

比如当我知道有朋友不会出作品这个问题,我就想到了要出一堂课,或者出一本教材指导大家学会出作品。

于是我就提炼了一个主题《快速打造个人作品的十大步骤》,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清楚具体要分几个步骤,但我有出书的经历和经验,于是我就先定个十个步骤,然后我再一步一步拆解命名,反正创作的过程中步骤是可以删减的。

而拆解的过程就是编列大纲的过程,然后我就开始列大纲,不到5分钟,我就把十大步骤列好了

第一个步骤:自我分析。

第二个步骤:方向定位。

第三个步骤:收集整理。

第四个步骤:学习消化。

第五个步骤:提炼融合。

第六个步骤:画龙点睛。

第七个步骤:编列大纲。

第八个步骤:丰富内容。

第九个步骤:出版书籍。

第十个步骤:讲课推广。

第八个步骤:丰富内容。

那么确定了主题,也列出了大纲,接下来就简单了,就像一栋建筑的框架已经搭好。

或者说就像一个死人的骨架我们已经拼好,我们接下来只需要还原这个人的肉体和毛发就可以还原这个人。

这也是目标倒推法,比如,我们定了一个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就要分解这个目标,分解目标这就要用到智多星老师的三大思维:连环思维,节点思维,叠加思维

通过这三大思维去完善我们的目标计划,或者说是行动方案,我在《微信营销百群万人群控兵法》中也有讲到制定营销战略计划的这三大思维。

还有,我们回忆一下,我们从小到大,我们的写作水平是如何被训练的?

每次语文作文课老师都会布置一个作业,以某某主题写一篇多少字的什么什么文章?对吗?

还有高考的时候作文考题也是如此。

创作的过程本就是围绕主题,围绕要求,围绕大纲不断丰富和再细化内容的过程。

说到这,大家是不是通了。

那么丰富内容,无非就是再细化和论证的过程,你只需要把每一个大纲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各种案例,而案例最好是自己或自己身边人的案例,因为这样的案例才最有说服力。

这也是为什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最有说服力,而不都是空洞的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大家学习智多星老师的《微信银行赚钱系统》是不是很过瘾,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营销案例都很牛逼,都是智多星老师自己实战的,他的课程也都是围绕这些案例而展开的。

说到丰富内容,我再分享一个例子,我过去跟同学一起创办了财智汇商学院,那时我们的课程主要是金融投资理财方面的课程,我负责学院的营销和教研工作。

所以学院的老师都是我在对接,每次我给他们安排课程和沟通课程都很简单。

就是我会给我们的老师一个课程主题,然后我会让他列出课程大纲,并让他做好课件,我们的老师就围绕课程主题和课程大纲去丰富课程内容。

他们备好课后都会把课件发给我审核,所以我只需要审核课件就清楚老师要分享的内容了。

那么围绕课程主题和课程大纲去丰富内容,其实也就是围绕一本书的主题,一本书的大纲去丰富内容,它们是一个原理,所以当你会出书,也就会出课程了,当你会出课程,也就会出书了。

再比如,我最近在编辑一本《揭秘实体店如何暴增10-100倍利润》的书,这本书主要用来抓潜实体店老板和中小企业家,到时大家都可以拿去使用。

当我定好这个书名,我就开始编列大纲,大纲全是实体店的营销策划案例,所以为了丰富内容,我就大量收集和整理智多星老师,还有克亚老师包括他其他弟子的营销策划案例,也就是在做丰富内容的工作。

说到这里,对于丰富内容这块,大家应该很明白了吧。

第九个步骤:出版书籍。

当我们围绕一个主题和大纲完成了一个作品,我们的电子书就出来了,你可以用PDF,你也可以用博客和QQ空间,还可以用自媒体平台去编辑和宣传推广你的电子书。

你还可以把你的某一篇拿出来投稿给报纸,杂志,新闻媒体平台,让他们给你发布。有的可能需要付费。

淘宝里有很多互联网新闻媒体软文营销商家,联系他们就可以帮你在各大主流媒体平台帮你发布营销宣传软文。

当然我们还可以选择联系出版社出版,出版书很简单,你只要写好了电子书,你愿意花大概3万元钱就可以出实体书。

购买一个刊号大概5000-1万,还有5000本到1万本书起印的印刷成本,出版社就会帮你把书出版出来。甚至可以帮你上架到各大书店帮你销售。

当然如果你有粉丝的话,也可以不用自己花钱出书,先预售,把钱收上来再出版书籍,没有粉丝有实力也可以选择在众筹平台预售出版。

但不得不说,如今“书”相对于自媒体来说是比较落后的信息媒介了,所以大多数作者都不出书了,写自媒体多好,实时性更强还可以跟读者进行互动。

第十个步骤:讲课推广。

如果书籍出版了,你可以通过讲课和做分享嘉宾的形式去宣传自己的书,比如很多人出书后会搞一个新书发布会

邀请这个行业或领域的人,还有自己的粉丝来参加发布会,现场跟大家分享些书中的干货,然后就现场签名售书。

当然你还可以开培训班,收费,通过讲课培训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和理论,顺带卖卖书。比如智多星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